月之始源與終焉 章末隨想

????????最近補崩三劇情,「始源」的故事真的是一篇很長的故事,接近結(jié)局依舊有許多朦朧、意識流的對話耐人尋味,于是想胡亂寫點隨筆留作日后思考,畢竟只是浮光掠影草草地過了一遍,而真正的內(nèi)核恐怕只能用哲學語言去闡述。我所做的可能只是在涂抹自己的不舍與感動吧。以下源自34章的最后一幕。

? ? ????現(xiàn)實或許正如劇情最后所說的,「......大家,都是我們」——她們的故事早已融入我們的內(nèi)心,每當我們迷茫之時、困頓之時,她們的故事、她們的意志、她們的美好都會化作一個個我們「夢境」深處的「倒影」,述說著靈魂本真的樣貌、鼓舞著我們的心繼續(xù)向明天前行,屆時我們的腦海里也一定會浮現(xiàn)出她們的樣子,回想起她們的聲音,仿佛她們在心中與你交流,與你一同經(jīng)歷分秒的時光......就像此間的下午茶一樣,哪怕現(xiàn)實周遭空無一人,但她們就在那里,她就是她,「愛莉希雅就是愛莉希雅」——這便是精神位面的同在,以至永遠。因為真正令人恐懼的,不是肉體的死亡,也不是記憶的消失,而是「存在」被人遺忘。這或許是隸屬于存在主義的哲思吧。
????????在游戲里,我更傾向于愛莉回歸了始源,那個自她誕生的地方,始源之地,那里的璀璨就像我們頭頂寰宇密布的星辰,事實上在那浩瀚無垠的時光里,愛人的神明無時無刻都在注視著她所愛的人類,自始至終,不曾離去。倘若現(xiàn)實的林林總總似有打破這一說法的可能,那也只是她與你開的一個玩笑吧,她只是想要看看你的反應,倘若你真的就此一蹶不振,那可就真的要被她“占據(jù)上風”啦,因此芽衣在最后一刻選擇了「微笑」或許也正是明白了這個道理,這不僅是愛莉想要帶給人們的,也是人們在歷經(jīng)成長之后方能領(lǐng)悟的——相信愛與美好。
????????而所謂最后的最后,正是因為真正的愛是建立在彼此獨立的個體之上,所以誰也不會成為誰,誰也不會取代誰,芽衣是始源之律者的傳承但不是愛莉希雅的傳承,愛莉希雅不再是作為始源之律者的存在但依然是作為愛莉希雅的存在,因此在得知這個世界有了獨自追尋、創(chuàng)造并且守護幸福的可能性,曾經(jīng)的愿景已然生根發(fā)芽,最后的最后,她才終于滿意地放下心,將延續(xù)文明火種的下一棒交還給這個曾由她呵護、守望了五萬年而降生的新的時代。
????????「不想前進的時候,就暫且停下腳步吧」,那么作為新一代文明一脈傳承的我們,不妨也偶爾停下腳步,看看頭頂?shù)男强瞻桑热籼爝呝咳粍澾^一顆躲閃的流星,那或許也是神明小小的惡作劇,在你許愿時悄悄靠近你的耳邊輕聲俏皮地說道:“無論何時何地,愛莉希雅都會回應你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