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武器科普之INSAS槍族——印度神槍,在線白給

其實一開始做這期專欄時,我是拒絕的,因為,你不能讓我做,我就馬上去做,第一我要gao一哈,看看這期專欄有沒有毒...好8不皮了,開始正文[滑稽]
眾所周知,印度是一個神奇的國家,所以接下來的部分內容可能會引起不適,你做好準備了嗎?
INSAS是“印度輕武器系統(tǒng)”(Indian Small Arms System )的縮寫,由印度武器研究與開發(fā)部于1980年代中期開始研制的,目的是要取代印軍裝備的伊莎波爾7.62mm半自動步槍(Ishapore,印度生產的FN FAL)和IAI 9mm沖鋒槍。INSAS槍族中包括有基型的步槍(固定槍托和折疊槍托)、卡賓槍和輕機槍(重槍管型步槍)。

INSAS采用了多種武器的結構,其中導氣系統(tǒng)和閉鎖原理以Galil為基礎,快慢機可以選擇單發(fā)和3發(fā)點射,但沒有連發(fā)射擊功能;機匣、握把、彈匣、卡筍及快慢機均取自AK系列,槍托、氣體調節(jié)器和可拆卸的消焰制退器取自比利時FN FAL,槍管下方有一個刺刀座;護木有一種與Galil相似,另一種則與FNC相似;拉機柄則與G3系列一樣位于護木的左上方,很靠前;INSAS發(fā)射5.56mm SS109北約標準彈,彈匣由輕質的透明塑料制成,但彈匣槽也可以直接安插美國M16的標準彈匣。
雖然到1980-90年代都很流行在輕武器上應用工程塑料,但INSAS的槍托、護木和握把都是木制,固定式槍托也為木制,折疊式槍托則用鋼管制成。機械瞄準具采用FN FAL的片狀準星和FN FNC的L形表尺,表尺分劃為200m和400m,有風偏調整。(這里我點評一下,印度想要整合所有外國好槍的優(yōu)點,反而做出了這把神槍...)

固定槍托型INSAS步槍數據:
全長990?mm
瞄準基線長470?mm
槍管長464?mm
初速885?m/s
槍口動能1627?J
彈匣容量20、30 rds
空槍重3.2?kg
發(fā)射方式:單發(fā),3發(fā)點射
表尺射程400?m




在INSAS最初交付部隊時,據傳許多接受了INSAS的部隊都很滿意,認為INSAS非常可靠,而且射擊精度高。印度陸軍還計劃在1998年至2000年3月前裝備27.5萬支步槍和輕機槍。當得知尼泊爾打算更換使用了30多年的伊莎波爾步槍時,印度極力向尼泊爾推薦,為此尼泊爾皇家陸軍的一個4人代表團專門赴印度參觀生產INSAS的工廠。印度還打算向其他第三世界國家推銷INSAS,至少已經接觸過肯尼亞和越南。
然而在1999年的印巴喀什米爾沖突后,印度陸軍卻提交了一份公開報告,指出現裝備的INSAS根本達不到正常使用的要求。
在這份報告中,陸軍抱怨INSAS存在重大缺點,質量也有問題,在一些如錫亞琴冰川、喀吉爾高地這樣的高海撥地區(qū)使用的INSAS有部件損壞或破裂。主要的問題是突擊步槍和輕機槍的快慢機、提把、槍尾的螺桿很容易損壞,槍管易膨脹,此外還有士兵抱怨INSAS只能實施3發(fā)的短點射。陸軍指這些問題在喀吉爾沖突期間尤為突出,為此伊莎波爾兵工廠曾派出專家到部隊調查,但這些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
陸軍官員還說,INSAS的研制和生產速度一緩慢,直到陸軍要求在1990年裝備武器,才在1989年7月開始加快研制速度,但實際上“武器的研制和生產已經落后了八年”。INSAS的輕機槍已經在1987年11月至1992年4月期間完成試驗,并在1995年之前完成軍隊的試驗性裝備,但陸軍在1997年下訂單時仍提出需要改進提把、光學瞄準鏡座、握把和固定銷。INSAS卡賓槍的生產也非常失敗,要花費總值約2.218億印度盧布的費用購買獨立的生產設備。另外工廠研制5.56mm系統(tǒng)的曳光彈所花時間超過12年。

工廠也沒有按預定的時間表交付INSAS。在1993-94年期間,印度陸軍共************,但只有7,000支交付部隊,一支不多。然后軍方計劃在1995-2000年期間需求528,000支步槍,伊莎波爾兵工廠只提供了269,612支批次中的一半數量,約1萬8千支,至于采購的37,600支輕機槍的需求,陸軍僅接收了5,778支。雖然在1998年巴基斯坦的空襲中INSAS的生產線遭到破壞,但此前工廠就一直沒有按時交貨。
此外,報告中也指出彈藥供應不足的問題。由于印度嚴重缺乏5.56mm北約標準彈,曾經在1996年向以色列訂購了5千萬發(fā)5.56北約標準彈,但這個訂單最后被以色列人終止了(據說是迫于美國方面的政治壓力),只有最初交付的四分之一數量送到印度。印度在1997中期開始生產低標準的5.56mm北約標準彈,陸軍在共************,但工廠只************。彈藥供應導致的后勤問題使得直到1998年,INSAS也只是裝備特種部隊和傘兵部隊中的精銳部隊。
由于INSAS的缺陷和工廠無法訂出解決問題的時間表,加上彈藥問題,迫使印度軍方花費8.5億印度盧布從羅馬尼亞購入10萬支AKM和配用的彈藥,于是有許多特種部隊干脆用AKM和FN FAL代替INSAS,并已經用于與巴基斯坦軍隊的武裝對峙及平息喀什米爾的武裝叛亂。
2003年,印度與IMI簽訂了一份價值2,000萬美元的合同,IMI將為印度特種部隊初始生產3,500支Tavor步槍,另外還可能再采購6,000支。這背后可能還包括大量的5.56mm北約標準彈訂貨,如果印度國內仍然無法供應足夠的彈藥的話。至于尼泊爾,只試驗性地少量采購了INSAS,但同時也選擇了HK G36。





好吧,那么本期的內容到此為止,小伙伴們想在下期見到哪一支槍呢?可以在評論區(qū)說出你的想法哦,點擊頭像可以查看往期內容,點個關注不迷路,讓我們下期再見!
注:轉載自槍炮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