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速度就是武器:不帶彈藥的前蘇聯(lián)M-25特種攻擊機項目

2020-09-03 14:49 作者:lancer1117  | 我要投稿

前蘇聯(lián)航空工業(yè)部于1969年6月17日啟動了一個新的項目。該項目的研發(fā)工作為設計一種“具有沖擊波的特種攻擊機”,項目名稱為M-25。前蘇聯(lián)多家設計局及空軍參與了該計劃。

M-25特種攻擊機想象圖

關于“帶有沖擊波的飛機”這一思路最早是在1968年提出的:這種新型飛機無需攜帶“常規(guī)”武器就能攻擊敵人。根據設計構思,該飛機必須具有極高的推重比,以使其能夠在低海拔和超低海拔條件下持續(xù)超音速飛行。這架飛機在敵軍上空超音速飛行時會產生強大的沖擊波,破壞敵軍的設備,并摧毀輕型建筑物。

M-25特種攻擊機想象圖

1968年年底,前蘇聯(lián)使用米格-21戰(zhàn)斗機進行了驗證實驗。試驗表明,低空高速飛行的沖擊波高達0.025-0.05 kg / ㎡。這足以造成人員傷亡。但沖擊波會受地形起伏和溝槽影響而降低強度。

米格-21戰(zhàn)斗機

根據初步研究結果,該飛機的尺寸及性能大致確定:設計師認為M-25飛機應該是一種具有較大尺寸和重量的飛機,并裝備一種強大的發(fā)動機用來在低空為飛機提供持續(xù)超音速飛行能力。在飛機外觀氣動布局上,刻意采用可定向增大激波的布局來加強沖擊波對地面的打擊。

M-25特種攻擊機設計圖,最初采用的翼下吊掛發(fā)動機

形成激波和強大的推進系統(tǒng)成為整架飛機最重要的設計指標。為了尋找最佳解決方案,研發(fā)團隊設計了從起飛重量20噸到165噸不等的各種滑翔機,這些試驗是最后飛機定型的基礎。M-25飛機采用了翼下與機身融為一體的楔形機翼,但在細節(jié)處做出修改以改變飛機周圍的氣流,在低空高速飛行時可以向機身下面和側面形成強大的指向性沖擊波。

采用翼下吊掛發(fā)動機的M-25特種攻擊機被認為工作效率不佳

M-25預計將搭載不超過四臺渦輪噴氣發(fā)動機。在戰(zhàn)斗模式下,飛機的速度應達到1.4馬赫。當時最新的AL-21F和圖曼斯基R59F-300發(fā)動機也只能將飛機加速至1.15馬赫。因此有人提出在進入攻擊時使用液體推進劑的火箭發(fā)動機為飛機提供額外的加速度。

楔形機翼產生的氣流分離可能會導致安裝在機翼或機身下方的發(fā)動機進氣效果不佳。因而安裝在機尾和機背的布局被認為是最佳設計。

背部安裝發(fā)動機的M-25特種攻擊機設計圖

所有型號的M-25起飛重量均為110噸,尺寸大致相同。當在50米的高度飛行時可以制造出0.22 kg /㎡的沖擊波。計算表明,如果幾架飛機編隊從目標上方高速飛過,形成的幾道沖擊波應該能導致能量的增加,對目標的破壞會更大。

M-25的研發(fā)一直持續(xù)到1972年,在此期間,所有參與該計劃的科研機構都進行了大量研究,并設計出了多種型號的飛機。但是,所有這些努力都沒有產生預期的結果。

該項目面臨許多當時無法解決的困難。在低空高速狀態(tài)下,該機必須承受較高的機械和熱負荷。并且引擎問題仍未解決。

尾部安裝發(fā)動機的M-25特種攻擊機設計圖

此外,由于M-25攻擊機需要在低空以超音速持續(xù)飛行,地形的變化對飛控系統(tǒng)的要求極高,甚至導致需要使用自動駕駛儀才可以正常飛行。這為之前提到的編隊飛行帶來了新的困難。

因此,即使經過長時間的研究,M-25項目的設計構思被認為在不久的將來也無法實施。在沒有大量資金支持的情況下,進一步的研發(fā)也變得極為困難。因此在1972年M-25項目的研發(fā)最終被取消。

速度就是武器:不帶彈藥的前蘇聯(lián)M-25特種攻擊機項目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会泽县| 宜川县| 江源县| 永安市| 湖北省| 确山县| 新泰市| 广平县| 禄劝| 玛纳斯县| 大厂| 冕宁县| 独山县| 郸城县| 和田县| 文安县| 巴东县| 柏乡县| 盘锦市| 天全县| 刚察县| 固阳县| 乌审旗| 华容县| 义乌市| 龙里县| 崇仁县| 石家庄市| 万源市| 象州县| 娱乐| 荔浦县| 临猗县| 达州市| 徐水县| 祁门县| 志丹县| 连平县| 镇雄县| 阿拉善左旗| 云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