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兒多年,孩子還是窮二代”:這3點,讓人無法翻身

01
從古至今,每個層次的人都有一個想法: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
這個改變命運的過程,到底容不容易呢?很艱難。成功,需要滿足這十個條件,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養(yǎng)生。
這十個條件,我們可以用6個字來概括,天時地利人和。那些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人,十有八九都能實現(xiàn)層次的跨越。
談到成功,就不得不談到這么一個定律,二八法則。大致意思是,20%的精英,擁有80%的財富。而80%的普通人,只能在20%的資源中競爭。
兩成是精英,八成是普通人,比例是不可能改變的。這就注定了,后者想要晉升到精英的階層,沒有一定的資源和本事,是做不到的。

02
“養(yǎng)兒多年,孩子依舊是窮二代?!?/p>
老陳夫妻倆都是工廠的打工人,干著辛苦的活,領(lǐng)著幾千塊的工資,供孩子讀完了大學。孩子從211大學畢業(yè)后,就到了大城市打拼,稅后薪資8000元。
一聽到孩子稅后收入8000元,老陳夫妻倆很高興,認為孩子一個人賺的錢,比他們倆賺得還要多,孩子絕對可以順利地改變命運。
一年過去了,孩子只有一萬五的存款,面對價格高昂的房子,以及高不可攀的婚姻,老陳夫妻倆和孩子,都絕望了,為什么打工賺錢,還是看不到頭呢?
先來算一筆賬。
孩子在一線城市上班,房租1500到2000元一個月。吃飯、喝水、穿衣、通勤的費用,接近3500元。日常的應(yīng)酬,1000元左右。其他零零碎碎的費用,當1000元。
這么算的話,在大城市上班,沒房沒車的外地打工人,能夠存一兩千,就不錯了。至于買房買車,結(jié)婚生子,只能說,就是一場奢望。

03
要想拿到稅后8000元的收入,那稅前的工資肯定要有10000元。為什么月薪上萬的年輕人,依舊很難改變命運呢?
我們可以來作一個對比。
一個211的畢業(yè)生,他是北上廣深的本地人,父母有房有車有存款,那他月入一萬,不用租房,足夠他花,也足夠他存起來。存款,自然就會越來越多。
一個211的畢業(yè)生,他是農(nóng)村出來的普通人,父母沒房沒車沒存款,每個月還需要他寄錢回家。那他在大城市還要租房生活,如此,月入過萬,也不夠他生存。
對比這兩人的人生經(jīng)歷后,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的能力、學歷、本事、收入都差不多,之所以存在差距,就是因為父母一代的差距太大。
父母一代能幫你一把,那你就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容易成功。父母一代啥都沒有,無法幫你一把,那單靠你一個人,是無法順利成家立業(yè)的。
當然,在二三十年前,市場還未飽和,普通人還有希望。而在二三十年后的今天,市場飽和,房價極高,階層固化,那改變命運,就真的難如登天了。

04
讓普通人無法翻身的,是這3點。
首先,內(nèi)卷的陷阱,不是針對精英的,而是針對普通人的。
近幾年,內(nèi)卷二字頻頻出現(xiàn),現(xiàn)實中的競爭越來越大。為什么精英感受不到內(nèi)卷,而普通人不得不參與到內(nèi)卷當中呢?
精英有資源、有資產(chǎn)、有渠道,哪怕不內(nèi)卷都能賺到錢。而普通人不一樣,啥都沒有,不就只能用命去內(nèi)卷,透支身體去賺錢了嗎?
可以肯定的是,拼命內(nèi)卷,了不起2到3萬一個月,依舊買不起大城市的房子,也許身體健康都出問題了。如此,又能改變什么呢?越內(nèi)卷,越無法改命。
其次,當下以及未來,所比拼的,不僅是個人,還有家境。
大學讀書的時候,每個人都差不多。等大學畢業(yè)后,差距就出來了。這差距,就是家庭的差距。你是大城市的本地人,他是農(nóng)村的普通人,差距不就巨大了嗎?
說句很難聽的話,前者在大城市的一套房,就價值幾百上千萬,這是后者內(nèi)卷幾輩子,都賺不到的。那后者翻身就很難了。

05
第三,落后的觀念和想法,影響了人生的進程。
《教父》中有這么一句話:“一秒鐘就能看透一件事的人,跟一輩子也看不透一件事的人,本就有不一樣的命運?!?/p>
要想看透這個世道的本質(zhì),沒有一點邏輯和閱歷,那是做不到的。什么是本質(zhì),就是別人都不跟你說的關(guān)鍵。
比如說炒股,別人有“信息差”,能夠提前得知內(nèi)幕信息,而他啥都不知道,就冒冒失失地闖入其中,那他注定只能成為韭菜。
為什么別人有信息差,摸透了人性,而普通人沒有?想通這個問題,也許命運的齒輪,就轉(zhuǎn)動了。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