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紀(jì)事(三十九)---保衛(wèi)姑蘇
開平元年(907),淮南兵犯信州(今江西省上饒)。此時信州在刺史危仔倡的統(tǒng)治之下,與信州相鄰的撫州(今江西省撫州)在危仔倡的兄長危全諷的統(tǒng)治下。淮南在吞下信州撫州西面的洪州(今江西南昌)后,早已對危氏兄弟的地盤垂涎三尺,這次出兵更是志在必得。
危仔倡在這危難之際向錢王求救,當(dāng)年衢州睦州兵變之時,他危仔倡也好歹陳兵邊境為吳越壯聲勢。所以這次錢王幫忙也是毫不猶豫,兵出甘露鎮(zhèn)(今浙江省常山縣西北)。
這下危仔倡的信州是安全了,但是淮南對于兩浙的這種動作自然大為光火,嘴邊的肥肉眼睜睜地飛了。于是開平二年(908)九月,淮南的步兵指揮使周本、南面統(tǒng)軍使呂師造率兵洶洶而來包圍了蘇州城。這時蘇州守將乃是大將曹圭,錢王為了緩解蘇州圍城壓力,派出張仁保攻打東洲(今江蘇省通州)。但是這招圍魏救趙并沒有管用,淮南啟用兩浙叛將陳璋救援東洲,結(jié)果張仁保被打得大敗。

畢竟曹圭駐守蘇州已然十年有余,早已將此地經(jīng)營得如鐵桶一般。當(dāng)年淮南圍攻區(qū)區(qū)一個嘉興縣城,尚且無功而返,更何況今日他守的是姑蘇這樣的堅城呢。城外的周本也是十年前飲恨姑蘇,這次勢必要一雪前恥。攻守雙方都展現(xiàn)出了非同一般的信心和意志。
周本和呂師造為了攻取蘇州城,還是提前進行了充足的準(zhǔn)備,甚至籌備策劃了近百種攻城方案。云梯、天橋、拋石、渡濠、沖車、軒車、井闌等種類繁多、五花八門的攻城工具,還是使用筑山對攻、鉤梯爬城、填塞城溝、放水淹城、、開挖地道、穿突暗門、密集爬城、隧道攻城等品種各異、稀奇百怪的攻城方式,一一上陣使用。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曹圭輕而易舉地化解了淮南的次次攻勢。
被逼無奈之下,周本祭出了這一行的王牌武器--洞屋。洞屋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攻城工具,其外觀形狀像一個小型屋子,只不過這個小屋用木柱支撐,四周全部蒙有牛皮,并且下面帶有四個車輪,可以行走。四周因為蒙有牛皮所以可以抵御箭矢和擂石的攻擊,士兵躲在里面幾乎刀槍不入,簡直就是個古代版的牛皮裝甲車。

淮南千算萬算沒有想到,蘇州城內(nèi)還有一位武器大師,孫琰。孫琰,臨海人,以驍勇多智而著稱,人稱“孫百計”。此時他的職務(wù)是蘇州城牙將,想出了一招對付洞屋。在竹竿上方設(shè)置滑輪,然后在滑輪上設(shè)置粗長繩索,繩索上放置尖鐵錐,利用竹竿滑輪作發(fā)射器,將鐵錐對準(zhǔn)洞屋彈射而出,瞬間牛皮洞屋盡破,洞屋內(nèi)的士兵全部暴露,成為守軍的攻擊目標(biāo)。同時在城墻上鋪滿漁網(wǎng),抵消沖車和攻城錘的傷害。
這下周本和呂師造是徹底沒轍了,仗著自己兵勢強盛就采取圍而不攻的策略,準(zhǔn)備把蘇州城生生困死。
那么接下來誰會帶兵前來救援?蘇州之圍能否解開?請看下期---司馬救城。
參考書目 《十國春秋》(卷七十七)(卷七十八)
《新五代史》(卷六十七 吳越世家第七)
《舊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三·世襲列傳二)
《資治通鑒》(后梁紀(jì)一)(后梁紀(jì)二)
《吳越備史》(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