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響吧!上低音號》系列作品回顧 Interview 1——作畫篇

監(jiān)督:石原立也?
角色設計:池田晶子?
系列演出:山田尚子?
樂器設定:高橋博行
第二季的新挑戰(zhàn)
?
——《吹響吧!上低音號》(以下簡稱《上低音號》)系列TV動畫的第一季和第二季,在作畫方面有什么變化么?
石原:第二季中3D作畫的部分增多了。
池田:樂器方面確實變化很大呢。
山田:因為我們想挑戰(zhàn)一下“把手繪人物和3D樂器融合在一起!”。
——所謂“融合”具體指什么呢?
池田:在第一季中,只有那些和角色分離的、放在椅子等物體上的樂器是用3D制作的,而第二季則是手繪的角色拿著3D制作的樂器。
山田:有的地方需要表現(xiàn)出類似于演奏的動作,為此我們也試著挑戰(zhàn)了一下手持3D樂器。
高橋:在第一季中,演奏場景里的樂器都是一張一張手繪的呢。
池田:這樣一來作畫的負擔也就減輕了。
山田:不過分層作畫的難度也相對提高了。本來樂器的觸感和持法等部分就很難把握,還要把3D的樂器抱在懷中,這樣一來就必須要對樂器的表側(cè)和里側(cè)分別進行作畫……
池田:還有就是檢查的時候,一定要把在錯誤狀態(tài)下進行上色的部分找出來。雖然乍一看似乎完成得很不錯,但實際上手的重疊部分很可能搞反了……像這樣,檢查起來也是非常麻煩的。
高橋:即便用一般的手繪來做也絕對會搞錯的,更何況還要和3D進行組合,究竟會變成什么樣呢……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吧,真的非常困難。關(guān)于3D樂器的問題,我認為如果能讓自己的作畫效率有所提高的話,那就試試看吧。

池田:第二季高橋先生的樂器作畫量是不是減少了?
高橋:第一季每集樂器的登場次數(shù)都比較平均,但第二季登場的集數(shù)和未登場的集數(shù)間差距很大,某些集數(shù)中樂器的鏡頭甚至不到10個……鑒于這種狀況,樂器多的集數(shù)日程就很可能會推遲,而較少的集數(shù)則容易補救回來一些。當然,由于采用了3D的作業(yè)方法,手繪的樂器鏡頭自然就減少了,我想這種情況確實是存在的。
山田:雖然這樣能夠提高動畫和上色工序的效率,但對于將作畫與3D進行合成的攝影staff來說,大概會麻煩很多吧。
池田:攝影staff總是任勞任怨地接下各種工作,然后想方設法地將之完成呢。
山田:這一點超帥的!
池田:關(guān)于作畫與3D的融合,其實就是一個“‘找不出課題’的課題”呢。
高橋:說起《上低音號》,樂器自然不可或缺,但樂器在第一季和第二季中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雖然形態(tài)本身沒有改變,但陰影的表現(xiàn)方式還是有很大差別的。擔任色彩設計的竹田明代小姐在重新看了第一季圓盤包裝盒上的插畫后,還曾驚呼“線數(shù)好少??!”(笑)。
池田:到了第二季,高橋先生把動畫本篇的作畫也提高到了版權(quán)繪的等級,當時我就在想“不找個人來阻止下高橋先生真的好么”(笑)。
山田:當時我已經(jīng)不知道高橋先生的腦袋里出什么問題了(笑)。那么麻煩的東西到底該怎么畫出來啊,真的非常吃驚。
高橋:實際上還是有人拐彎抹角地來阻止我(笑)。大概意思就是“線數(shù)增加會增加作畫的負擔,請調(diào)整一下”。
石原:不不,我記得我當時說得很直接的!(笑)
池田:所以高橋先生是完全沒有注意到么?!
高橋:我有注意到的!
池田:正因為沒有注意到,所以才會有那種“照著這個勢頭沖下去吧!”的感覺不是么?
石原:我,可是直接地問了他哦。
池田:所以是“明明說了請減少線數(shù)但就是不減”么?
高橋:并沒有那么直接!不過增加了作畫量確實很抱歉……
池田:不,我認為這種貫徹到底的力量還是很有必要的!
山田:托你的福,畫面也變得非常漂亮呢。
池田:沒錯沒錯。我曾經(jīng)有一次向高橋先生請教樂器的畫法,問他“畫成那種輕飄飄的感覺可以嗎?”,結(jié)果他回答了一句“沒戲”……
山田:這話還真是沒法接啊。
池田:畢竟被說“沒戲”了呢。
山田:不過這種不因一時興起而作畫的特點,也確實很厲害。
——第二季樂器線數(shù)的增加,是什么原因?qū)е碌哪兀?/span>
池田:其實在第一季中,有“TV用”和“版權(quán)用”兩種對于樂器作畫精細度的區(qū)分。不過從第一季結(jié)束到第二季開始這段期間,一直在畫版權(quán)繪,于是就這樣保持下來了……我印象里大概是這樣一種情況。
高橋:不光是版權(quán)繪的原因,第一季和第二季中間還有一個劇場版(劇場版《吹響吧!上低音號~歡迎來到北宇治高中吹奏樂部~》),我想劇場版的話還是保持版權(quán)繪的作畫精細度比較好。
池田:雖然必要的地方必須認真仔細地畫好,但可以從整體的工作量上對其進行調(diào)節(jié)。為此我們使用了3D。
山田:高橋先生的樂器修正質(zhì)量非常高,以至于原畫staff在清稿時非常擔心:“我能把線條清理好么,好緊張啊……!”高橋先生是使用放大鏡進行作畫的,真的非常精密。
池田:我甚至希望高橋先生不要用帶顏色的修正用紙,而是直接在白紙上作畫并進行合成!一般的清稿,都是為了使修正畫能達到可以掃描的干凈程度而進行的摹寫,但高橋先生的修正畫已經(jīng)無法被清理得更干凈了!

山田:即便是純手繪的地方,看起來也不像是純手繪能夠做到的,反倒如同使用了尺規(guī)一般。我想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神技”吧。
——對于參與了眾多樂器作畫的高橋先生來說,印象最為深刻的樂器鏡頭是哪一個?
高橋:我腦海中最先浮現(xiàn)的,是晴香的上低音薩克斯。在對第二季第7集吹奏《寶島》的那個場景進行樂器修正時,我想著“這個,動起來了啊……”,結(jié)果負責的staff完全不知道該怎么辦,一臉擔心(笑)。那是個俯瞰上低音薩克斯的鏡頭,有很多充滿魅力的畫面,從各種意義上都令人印象深刻。還有就是第一季開頭上低音號初次登場的鏡頭,我記得那個地方也是費了不少功夫才畫好的。另外葉月打開大號的箱子時,里面那把收納好的大號,也是我努力的成果之一!

角色與樂器的平衡
?
——角色的部分有什么特別用心或者費工夫的地方么?
山田:在角色設計確定下來之前,池田小姐把設計稿反復畫了很多遍。角色設計所經(jīng)歷的漫漫征程讓我印象很深。
池田:真的嗎?
山田:池田小姐非常有耐心,畫了一遍又一遍。當時我看到畫風迥然不同的成品,不禁感覺“真的好棒啊,太厲害了”。在設計基本固定下來的階段竟然還能夠這樣搖身一變……

池田:能得到“迥然不同”這樣的評價,讓我感覺當初反復修改真是太好了。
山田:通過采用不同風格的角色,也就能打造出不一樣的《上低音號》。
池田:在進行角色設計時,我把在閱讀アサダニッキ先生(原作插畫師)的漫畫時體驗到的“這個畫,真可愛”的心情表現(xiàn)了出來。
山田:一開始我們的目標是“把角色和樂器的線數(shù)減少一些”……結(jié)果高橋先生畫的樂器信息量大得過分了。
池田:于是角色也開始向著樂器那種感覺靠攏了呢。
山田:當時的線數(shù)比現(xiàn)在要少很多,還曾有過“按照把小號也當成一種‘喇叭’的方向進行考慮”這樣的故事呢。
高橋:所以說樂器設定還是影響到了角色設定么?
池田:最終確定角色設計時,樂器設定還是非常重要的。
高橋:對我來說,池田小姐畫的角色包容性很強,讓人覺得“無論樂器的線數(shù)如何增加,角色都能完美配合!”,真的是幫了大忙,不過反過來我這邊的話……
山田:在得知“樂器設定是高橋先生”的時候,我想staff全員就一定有所預感了。“不可能把小號變成喇叭”什么的(笑)。
池田:關(guān)于角色的問題,其實角色并不是我設計出來的,盡管我創(chuàng)作出了種種變化,但最終不過是角色寄宿于我的畫上罷了。然而正是經(jīng)歷了這樣一段曲折的過程,我的畫才得以成立的吧。
——在迷你角色中樂器的作畫也十分細致呢。
池田:畫迷你角色的時候,一開始我們希望樂器也能夠迷你一些,把線數(shù)減少下來,畫得如同玩具一般,但這部作品的核心果然還是樂器,于是便改變了做法。本來打算告訴高橋先生“請畫出迷你可愛的樂器”……雖然確實有些許模型的感覺吧……但還是超級有“樂器”范兒啊。不過就結(jié)果來說,畫得仔細一些還是很棒的。

山田:“這個樂器是用餅干做的哦”,如果不把話說到這種程度,我想高橋先生的樂器作畫精度是不會降低的(笑)。
高橋:“雖然迷你但樂器就是金屬!”我是抱著這樣的想法畫出來的(笑)。
長期系列作品中的變化
——《吹響吧!上低音號》現(xiàn)在正作為系列作品進行長期發(fā)展,這其中有什么讓人感到變化的地方嗎?
山田:進入第二季后,角色似乎變得更加色氣了。這只是我個人的想象,我感覺大概是池田小姐意識到了石原先生的風格,然后刻意畫成這樣的吧……
池田:畢竟我和石原先生有那么長的交情了呢(笑)。
山田:因為第二季第1集的分鏡和演出均由石原先生負責,所以我想池田小姐會受到他的影響而做出一些改變。石原先生向來喜歡腰部比較結(jié)實的角色,因此畫分鏡時大概也會把那周圍的曲線畫得色情一些吧。這種表現(xiàn)導致的結(jié)果就是,池田小姐畫出的角色也變得更加色氣了……
池田:確實如此。本來我想要好好地畫一下角色的身形,但我負責的總作畫監(jiān)督的確認鏡頭中,幾乎不會出現(xiàn)角色的身形。畢竟所謂的總作畫監(jiān)督確認,僅限于對臉部的修正罷了……
石原:還有,經(jīng)歷了第一季的制作,我認為在演出方面,搞笑型的表情或許已經(jīng)不適合本作品了。所以這樣的表現(xiàn)方式減少了很多。
池田:后來還追加了久美子的驚訝表情設定,這就相當于進行了限制,“搞笑表情要控制在這個范圍之內(nèi)”。Staff們也無意中察覺到了這一點,并開始使用新的表情。
石原:其實單純是因為搞笑的場景比第一季少了很多。
山田:第二季講的是個比較嚴肅的故事呢。
池田:不過還是有 “死魚眼麗奈”之類的例外。但整體來說搞笑的場景確實減少了很多。第一季還時不時會出現(xiàn)頭身縮小的情況,然而第二季staff全員都意識到要做一部“認真”的作品,所以演出方面也盡量避免崩壞。
山田:話說池田小姐有參與各集的作畫監(jiān)督工作么?
池田:不,這次我沒有擔任單集的作畫監(jiān)督,所以我想各位作畫監(jiān)督都能夠畫出自己的風采。啊,不過第1集D部分的layout全部都是我一個人完成的!所以,我也充分展現(xiàn)出了自己的繪畫風格。
山田:整個D部分嗎?太厲害了……
池田:雖然說了“我來做”,但看到分鏡中煙花大會的場景時,頓時感覺“完蛋了!”(笑)。
山田:不過即便如此還是完成了,池田小姐的斗志真的很強!另外圓盤中的映像特典也是池田小姐的原畫呢,里面有很多正片中無法登場的搞笑之處,非常有趣哦!

池田:只不過后半段分成了四卷就是了。究竟能向著搞笑的方向崩壞到何種程度,我試著挑戰(zhàn)了一下。
山田:雖然很可愛,但也略微有毒,十分有趣,請大家務必觀看一下圓盤特典。
角色設定的重要性
?
——從作畫層面來看,《吹響吧!上低音號》系列的魅力究竟在何處呢?
石原:對我來說,“樂器”是一種帶有機械感的要素,所以樂器和女孩子的組合讓人感覺非常帥氣。
高橋:舉個例子,拿著武器的女孩子身上表現(xiàn)出的不平衡感,就十分有魅力呢。不過拿著武器終究是一種“非現(xiàn)實”的情形,《上低音號》則是通過樂器,來表現(xiàn)出日常中的那種不平衡感。
石原:男孩子都很萌那種機械感哦!
高橋:所以真實感更強的樂器就再好不過了!
池田:確實,正因為有了“堅硬”的樂器,才更能表現(xiàn)出女孩子的柔軟吧?!渡系鸵籼枴分械呐⒆雍芏啵蟮膭霭孢€會有新角色登場,如此豐富的人物形象,真想快點讓大家看到啊。
山田:因為北宇治高中進軍全國大賽了,所以會有很多新部員加入吧。
石原:我喜歡的角色也登場了呢。
池田:畫風自不必說,仔細做好設定也能夠增添人物的魅力,所以我會加油的!
山田:哪怕只是設定好角色喜歡的某一種東西,也能據(jù)此對她的背景展開想象呢。
池田:角色喜歡的東西以及部員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性等,我擅自在設定的旁邊寫上了(笑)。本來我只是想讓原畫staff在作畫時,能夠更輕松地畫出后方活動的角色,僅僅如此。不過由于《上低音號》的設定很早就完成了,所以擔任腳本的花田先生也以此作為參考,這讓我十分開心。
石原:角色設定完成了的話,腳本就更容易寫了。我也想讓花田先生寫出那種眾多部員七嘴八舌閑聊的場景。
池田:這樣的話,就要盡快把新人部員畫出來了!
——對吹奏樂部的描寫也是《吹響吧!上低音號》的魅力之一。在描繪這樣的場景時,有什么比較注意或是印象深刻的地方嗎?
石原:這部作品講述的內(nèi)容,讓人感覺社團活動的運營也是非常不易的啊。
池田:在作品里,不僅是學生們,瀧老師也非常辛苦啊。
石原:雖然現(xiàn)實中的社團就是在解決各種問題之中運營下去的,但發(fā)生在北宇治吹奏樂部中更加現(xiàn)實的問題,就是明日香母親的事情吧。我認為母親在瀧老師面前說的那番話未必就是錯誤的……“備考期間還要進行這樣的練習,真的沒問題嗎?”父母的話一定會擔心不是么。
池田:在劇場版(劇場版?《吹響吧!上低音號~想要傳達的旋律~》)中,增加了很多讓人對明日香母親留下溫柔印象的場景,那是刻意為之的么?
石原:嗯,因為擔任監(jiān)督的小川太一先生希望這樣做。雖然職員室的那個場景會讓人覺得她是個不講道理的人,但并不總是這樣的,她只是個普通的母親而已,因此想讓人看到她不同的一面。
想要專注于更加細微的部分
——《吹響吧!上低音號》中也出現(xiàn)了很多音樂的場景。其中有什么非常辛苦的部分嗎?
石原:在關(guān)西大賽上演奏《新月之舞》全曲的場景,我記得那里的鏡頭分割真的超級辛苦啊。為了在動畫中運動起來,就必須要進行樂音分割的作業(yè),不過分割后的樂音會成為動畫中的哪一格場景,這種推斷就需要非常精密的計算了。那個時候我甚至感覺自己的腦子都變得好使了呢(笑)。
池田:在討論這部分的時候,我不禁感嘆“畫分鏡的人竟然如此不易?。 ?/p>
石原:就是說??!
山田:從音樂方面看,《新月之舞》這首曲子本身就是很難的。弱起(注1)部分較多,樂音也不是從第一拍開頭就加入進去,需要一直盯著譜子來合上節(jié)奏(笑)。說起《新月之舞》……在第一季中,這首曲子的一個改編樂句經(jīng)常作為劇伴(注2)來使用呢。那個耳熟能詳?shù)臉肪?,在最后一集演奏出來時,不禁讓人十分感動,“啊,原來是這首曲子!”
石原:就是第一季第1集開頭,麗奈哭泣的時候流淌的那個樂句呢。
山田:沒錯。所以我在畫最后一集的分鏡時,打算參照著那個樂句來畫。與音樂相配合的分鏡真的很難,而且最后一集中,演奏的場景自不用說,角色們的劇情啊等等,這些需要展現(xiàn)出魅力的要素有很多,我的大腦已經(jīng)超負荷運轉(zhuǎn)了,甚至在自己沒有注意到暴走這一事實的時候,就開始暴走一般地畫起來了。所以我……就把要用的樂句搞錯了,并沒有把本來想用的樂句融入分鏡中去。然而,因為正處于暴走狀態(tài),所以就這樣毫無察覺地把整個分鏡畫完了。
池田:就這樣畫完了??!
山田:是的……(笑)。因為是負責劇伴的松田先生和音樂制作人努力創(chuàng)作出的曲子,所以在最后一集中看到的話他們一定會很高興,我是這么想的。所以當他們說“山田小姐,我看了最后一集的分鏡!你沒有用那個樂句啊!”的時候,我還“欸?!”了一聲。在那個時間點,我仍舊沒有意識到自己搞錯了樂句的事情,所以一瞬間懵了,然后感覺非常吃驚。不過還好,沒有使用的樂句在劇場版(劇場版《吹響吧!上低音號~歡迎來到北宇治高中吹奏樂部~》)中還有登場的機會。每次畫音樂場景的分鏡都很辛苦,甚至會產(chǎn)生“下次還是不畫了吧……”的念頭,但稍微過一段時間就忘掉了之前的辛苦,然后還想要再多畫一些。
石原:我可是不會忘的哦(笑)。
——在《吹響吧!上低音號》系列中,有什么特別在意的地方嗎?
石原:從整體而言,就是活用第一季的經(jīng)驗教訓,盡量避免出現(xiàn)動畫風的動作吧。
山田:動畫風的動作是指?
石原:所謂動畫風,就是那種過于流暢漂亮的動作。要表現(xiàn)出真實感的話,我想或許還是土氣一些更好吧。日常的動作果然還是很難的,第1集中希美向明日香低頭的那個動作,就經(jīng)歷了無數(shù)遍的演出修正。我之前從沒想過,就一個低頭的姿態(tài)而已,居然會困難到如此程度。
高橋:把頭低到那種程度去拜托別人,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會有這樣的經(jīng)驗呢。
池田:還有就是和演奏相關(guān)的場景,第二季的時候,我想把吹奏樂器時的口型畫得更好一些。
山田:那個地方確實很有魅力呢。
石原:口型(注3)可是很難畫的哦。
池田:畢竟是動畫嘛。
石原:甚至連臉部的肌肉都真實地描繪出來,這也成為《上低音號》的風格之一了。
池田:第一季OP中久美子吹上低音號的那個鏡頭里,也畫出了臉部的動作,然而只看其中一張畫的話,我不禁會想“這樣真的可以么?”,但成為影像后確實沒什么問題。所以,如何才能僅通過一張畫,就切實表現(xiàn)出吹奏的場景呢……

山田:這確實是個很重要的問題。雖說要畫得真實一些,但這也不全是好事,我還是想在動畫的世界觀內(nèi),找出一個帶有可愛感的結(jié)論來。
池田:與把嘴唇貼在吹口的銅管樂器相比,木管樂器必須把嘴貼在3D的樂器上才行,比如晴香的上低音薩克斯就很難畫。
石原:第二季第7集的《寶島》中,晴香非常努力地吹奏了上低音薩克斯的獨奏呢。
山田:還有,不僅是吹奏,吸氣的那個瞬間也非常有魅力。
池田:那個地方啊……能做到那種程度確實很厲害,然而在演奏場景中,光是把握好手指按鍵的時機就已經(jīng)筋疲力盡了,換氣的時機并沒有畫得很好……不過僅僅是那個手指的動作就已經(jīng)很棒了呢。
山田:通過作畫,把活塞的按壓與回彈這樣的小細節(jié)表現(xiàn)出來,甚至還用心畫出了晴香全情投入的狀態(tài),無論怎么想都十分厲害。不過去看看實際演奏的話,確實能感受到吐息換氣那個時間點的魅力,還是想把這個也表現(xiàn)出來啊。
池田:看了實際的演奏后,就想在動畫中也做出來呢。
山田:今后還有很多挑戰(zhàn)的機會,所以想要進行更多的研究。
池田:想再挑戰(zhàn)一下呢。
高橋:樂器方面的話,因為我擅自認為《上低音號》系列會在第二季完結(jié),所以就強行提高了第二季的難度。結(jié)果現(xiàn)在告訴我之后還有續(xù)篇……真是個讓人欣喜的悲劇?。ㄐΓ?。
池田:像這樣能夠長時間延續(xù)下來的作品可是很少的哦。
石原:劇場版我們會更加用心地制作的!
——今天非常感謝各位。
注1? ?弱起:樂句從小節(jié)開頭強拍之外的弱拍開始。樂曲從第一拍強拍之外的弱拍開始。
注2? ?劇伴:動畫等作品中作為伴奏使用的音樂。
注3? ?口型:embouchure,主要指演奏管樂器時口唇部的狀態(tài)。

原文:2017年感謝祭BOX
翻譯:yszk
潤色:撫璃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