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字體“Monu”介紹與其排版特性 (第十版)

發(fā)布:github.com/MY1L/QuQi
設計上與雅黑、蘋方、思源3種系統(tǒng)正文*中文字體搭配的英文字體今天更新到第十版了,作個階段性小結罷。圖略多。

面對字體的感應,不同的人也許有不同“敏銳度”。
有某國外的字體愛好者敏銳到甚至無法忍耐街上招牌字距(kerning)欠妥,相對的則有字幕組遲鈍到感覺不出字體缺字。

也許有人猜到前述“字體愛好者”正是某字體設計師(略)總之我忍耐雅黑的☆已經很久了:這個☆好像是不屬于這個字體一般,而且區(qū)分不出是不是粗體——假如在用視窗上的瀏覽器看本文,你能看出本段哪個五角星加粗了嗎。

另外,”引號“輸入方向反了←這樣的情況實在太多,往往是自己用的字體看不出引號的方向導致……
同時也經常遇到大寫三字母配漢字不搭的情形:雅黑自帶英文因為太窄與漢字不搭配,三字母看起來只相當于1.5~1.8漢字,后面兩漢字往往還長一些。因此理想中的大寫英文應當足夠飽滿,與漢字視覺上和諧。用空隙特大的全角英文顯然不行的。
偶然發(fā)現(xiàn)MEGA網(wǎng)站的網(wǎng)頁字體蒙塞拉特(Montserrat)符合這個要求——呃不,指望隨便一個字體就能符合要求可太甜了:相比雅黑常規(guī)(Regular),Montserrat的Regular太細,Medium又過粗,位于之間的沒有,某些符號畫得過于飽滿顯得很憨憨(尤其是@,這半角比全角還寬)還缺不少字符。
于是就在這個開源字體Montserrat的基礎上修改補字……由于后來差異過大,索性另起名稱Montserrat+onum:“Monu”。

這導致我從字體使用者進化成字體修改者,然后,字體制作者。
最初是撿有趣的抄。這個有趣的@參考的等寬字體更紗(Sarasa),如果不喜歡可以用如圖我畫的全角@(否則半角@比全角還寬,無奈使用異形變窄寫法)而同時@內部“a”的形狀又借鑒了清楚(Clean)的“a”,粗體則直接就是清楚@的圓滑復刻版。

接下來沒得抄,就是原創(chuàng)。
先是解決引號輸反的問題。雖然可以把“蝌蚪”頭部放大提示方向,但會顯得粗細不搭配,大號字也很難看。且要保證適配中文和英文——因為沒有全角彎引號,統(tǒng)一碼里中文英文用的是同一對……總之解決了不少中文西文標點的問題。Monu包含個別中文標點,確保“?”和“?”這類半角全角符號風格一致,某些中文標點相遇會有特殊效果。

星星符號是本字體得意之處。除了空心星實心星粗體可區(qū)分(沒錯,實心也能區(qū)分),Monu可能比所有商業(yè)字體都優(yōu)先支持統(tǒng)一碼11.0(2018年6月)添加的4個半星符號★★★?☆←看不見第4個半星是正常的,可以安裝本字體解決。

顯然下了不少功夫專門解決澤野弘之文字,準確來說是希臘文。上文說到缺字,Montserrat只包含4粒希臘文“ΔΩμπ”,有大寫ΔΩ卻沒有小寫δω?只好做了???????????????φ????????????????????等等一大批希臘/科普特字母。

還解決了SCP黑條顯示:齊全、對齊且密實的橫向正方形方塊元素:▁▂▃▄▅▆▇█


排版特性
上文提及的字距是“低級”排版特性,大多數(shù)英文軟件或多或少都支持一點。接下來涉及的OpenType features,需要軟件本身支持高級排版特性才能看到,而一般人都有的高級排版軟件是瀏覽器(除了IE)
Monu也為那些不支持的軟件提供了兼容選擇,所有特殊字符都可以通過這個免費免安裝字體管理軟件(magictea.cc/topic/1253)復制調用。
注意到標題圖了嗎?“QuQi”的兩個“Q”,前一個伸腳勾引“u”,后一個則沒有?!皁fficial”的“ffi”連了起來。
“Q”是唯一“伸右腳”出基線的大寫字母(而像“j”就是伸的左腳),右腳如果太長可能會戳到右邊字符,所以許多字體都干脆做成短腿Q。但我沒必要妥協(xié),OT特性可以預測右邊字符替換Q字,類似的字體有風流才子(Libertine)使用liga,遇到Qu直接替換為Q_u合字(因為英語中Q往往后跟著u)。

Monu這方面更強,使用calt,Q會根據(jù)右邊字符和英文有效組合選擇性更多地伸腳,比如遇到“i”不伸腳以防被誤認為“Qj”?!癴fi”則是模仿風流才子用的liga。

由于我還制作成woff2網(wǎng)頁字體,你可以不安裝字體預先于下列網(wǎng)址在線測試效果,手機瀏覽器也可以:
liquvote.info/contact (目前是第8版)
這階段性小結寫得也太長了,所以更多的信息如更新內容都放在 [請回到頂部] GitHub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