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基礎(chǔ)知識(青銅器辨識第四部分)
四、水器
盤、匜、鑒、盂(或歸食器);等。
1、盤:承水器。早期多作深腹、圈足、無耳,單獨使用。自西周中葉開始,盤、匜組成一組盥器,以匜澆水沖手而以盤承,故又謂之承盤,形制也逐漸變?yōu)闇\腹、矮圈足,春秋以后又變?nèi)ψ銥槿F蹄足。

2、匜:注水器。西周中期出現(xiàn),與盤同用。一般形制是腹如水瓢,前有流,后有鋬,底下有三足或四足,春秋以后或作圈足。

3、鑒:盛水器,可作鏡子,還可以盛冰、沐浴。其形廣口闊腹,有平底無足的,有作矮圈足的,有無耳的,有作二耳或四耳的,皆為春秋戰(zhàn)國時器。《說文》云“大盆也”。

4、盂:盛水器。形狀作侈口圓腹,圈足,兩側(cè)有附耳。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