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701對比IE60,初燒進階大耳機先看這個
本文已獲得作者授權,文中言論不代表乙迷觀點。
作者:生吞馬鈴薯
很多燒友在購買了耳塞之后都會開始想買頭戴式的耳機,因為普遍流傳著同價位的大耳,音質一般都會優(yōu)于耳塞。這里面的差別很多剛接觸耳機的初燒可能并不是很了解,這里拋磚引玉,希望能給燒友們帶來一點幫助。

這里會挑選兩款耳機作為參考,聽感和物理參數(shù)相結合去討論,同價位的耳塞和大耳分別有哪些優(yōu)勢和劣勢,這兩款耳機分別比較適合聽哪些音樂風格。當然,這些內容只能用來做參考,畢竟每個人的聽感喜好都是不同的。
首先幾乎所有的耳機都會在包裝盒上標明這款耳機的阻抗和靈敏度。這兩個參數(shù)一般需要結合起來看,通常靈敏度很高,阻抗很低的耳機對前端推力的需求會比較小,就算是手機也可以讓耳機發(fā)揮不錯的實力。但是如果靈敏度比較低,而阻抗又比較高的話,就需要考慮手上前端是否能推動,推好耳機了。

從官方給的數(shù)據(jù)就可以看到,森海塞爾ie60的靈敏度和阻抗分別是115db和16歐姆,AKG K701是105db和62歐姆。明顯可以看出K701會比ie60更難推,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判斷。手機用相同的音量去播放一首歌,接ie60時的聲音會明顯比k701的聲音更響。

如果前端推力不足聲音聽起還有什么問題呢?你會覺得一首歌聽起來氣勢不足,沒有感染力,樂器的聲音不夠清晰,人聲干薄,低頻悶糊等等。所以很多人會戲稱k701為大手辦。Ie60就明顯會比k701好很多,哪怕前端是手機也可以有不錯得聲音。

Ie60我認為比較適合聽歐美男聲這一類偏中下盤的歌曲。它的低頻質感和量感都很不錯。人聲貼耳飽滿,男聲那種偏低沉磁性的聲音還原的很有味道。

K701我認為比較適合ACG這一類日系歌曲,小編制器樂類也很不錯。開放式的結構使得K701聽起來十分“通透”,聲場也會比較大。中頻和高頻是它最亮眼的地方,女聲聽起來很空靈。
大耳因為發(fā)聲單元面積比耳塞大,設計師們也會有更多的發(fā)揮空間,可以調校出更好聽的聲音。但是單元面積變大,相對對電流等需求也會提高,用普通隨聲播放器和手機去聽,往往需要開到非常大的音量才能得到耳塞差不多的響度,而且還原出來的聲音很不完整,人聲偏遠,低頻單薄,高音暗淡等等。

但是如果前端推力足夠,你就會發(fā)現(xiàn)大耳有著耳塞很難達到的空間感。人聲的遠近,器樂的排布,聲音還原得也會更加的完整。推力的增加,耳塞雖然也會有提升,但是效果遠遠沒有
大耳那么明顯。就像是玩游戲給裝備升級,耳塞就是白板,最多加到3,而大耳就是藍裝,可以加到10。

大耳的腔體可以做文章的地方也會比耳塞多。大耳大致可以分為開放式、封閉式和半開放半封閉的結構。而耳塞相對單一很多,更多的是對腔體的形狀去做變化。開放式結構的聲音中高頻比較自然,聲場大氛圍比較寬松,但是人聲一般會有一點偏薄偏遠。封閉式結構低頻會更好,人聲飽滿,但是聲音相較開放式會有一些渾濁。

雖然同價位的大耳會比耳塞好聽,但是因為體積的原因,在便攜性方面是完全沒有辦法和耳塞相比的。并且對推力的需求,導致在購買前一定要考慮到前端的問題,大推力的前端往往價格也會高很多,像耳塞還能在手機上用用,大耳用手機就真的只能算是聽個響了。
作者:生吞馬鈴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