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下的煤原來是這樣割出來的
2023-06-28 17:14 作者:井下門禁考勤系統(tǒng) | 我要投稿
很多沒去過煤礦井下的朋友非常好奇煤炭在地底下是什么形狀呢,是塊狀還是粉末狀呢。 其實不能用塊狀或者粉末狀來形容煤在井下的樣子,用專業(yè)術語的話來講,應該是層狀,就是一層一層的。

通俗來說,比如在某地發(fā)現了一塊煤田,距地表300米有一層煤,煤厚3米。再往下50米,又有一層煤,煤厚3.5米。再往下多少米,又有一層煤。跟個漢堡似的。那么中間的這層煤是怎么回收的呢?把這層煤的回收過程叫做采煤,通過用采煤機把煤從煤壁上割下來,落到運輸溜子里,再通過皮帶運到地面。

從運輸溜子機頭割到機尾稱為一刀煤,就是一個循環(huán)。一個循環(huán)結束后,再進行下一個循環(huán),工藝都是一樣的。 煤礦井下割一刀煤可不是像我說的這么簡單,中間還有許多工序和其他隊組進行配合才能把井下的煤運到地面。
在井下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照明設備了,有一款好的充電設備對礦工來說至關重要,隨著智能化在各行業(yè)的高速發(fā)展,智能礦燈柜在煤礦業(yè)生產中越來越成為不可或缺的角色,智能礦燈柜提供了礦燈的穩(wěn)定充電。煤礦工作一般是倒班制,礦工需要在井下工作長時間,因此礦燈的電量需要保持充足,以確保照明設備的正常運行。礦燈柜內的充電設備能夠為礦燈提供穩(wěn)定、快速的充電,而且能夠實時顯示礦燈的充電狀態(tài),確保了礦燈能夠隨時滿足礦工的需求。
標簽: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