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書|高效的開會方法就是“把任正非趕出會議室”

隨便找個打工人,讓他暢所欲言地吐槽一下職場生活,你會發(fā)現(xiàn)“開會”絕對是個高頻出現(xiàn)的詞。在《脫口秀大會》第四季,選手龐博的一段話就引發(fā)了巨大共鳴——開會簡直是在玩劇本殺。

進門發(fā)劇本等于會前發(fā)資料,厚到讀不完,里面無效的干擾信息還特別多。撇清嫌疑推理真兇時那陣勢,宛如項目出了問題,會議室里各方大型甩鍋現(xiàn)場。
劇本殺一場幾個小時,玩家們從頭緊張到尾,堪比一些公司動輒耗時半天以上的員工大會。劇本殺玩到最后,經常出現(xiàn)所有玩家都失敗的局面,就像很多人開頭腦風暴會,討論2小時啥都沒聊出來,最后滿心失望地離開會場……
不難看出,職場人討厭的不是“開會”本身,而是“低效會議”對時間和精力的無意義消耗,以及隨后工作毫無推進帶來的挫敗感。

在提高開會效率方面,亞馬遜公司堪稱最好的老師。一直以來,很多亞馬遜的“神奇”開會方法都在江湖上流傳:會上不準用PPT,會議的前15分鐘不許發(fā)言,會議室里經常擺一把空椅子……
但我們一直聽到的都是這種零散案例,很少有機會一睹這套高效開會方法論的全貌。
直到今天推薦的這本《貝佐斯如何開會》出現(xiàn)為止。這本書的作者佐藤將之是日本亞馬遜的元老人物。

他年輕時本來在一家游戲公司工作,某天老板大發(fā)雷霆地說了句“那個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的亞馬遜……”改變了他15年的職業(yè)生涯。
后來,他以創(chuàng)始成員身份加入日本亞馬遜,一路做到日亞最核心的管理崗位。
在這本小小的使用手冊里,這位近距離學習過貝佐斯管理技法的管理專家總結了亞馬遜高效開會、高效決策的全部秘密。
學開會,搞清努力方向再開始
說到提高開會水平,很多人立刻想到必須提高溝通能力:學演講、學辯論、學肢體語言、學做PPT……
有用嗎?當然有用,但本末倒置。
《貝佐斯如何開會》講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為什么提高開會效率那么難——因為大多數(shù)人的努力方向就錯了。
先說一個“把任正非趕出會議室”的故事。

有一天,華為公司的總工程師鄭寶用正在開技術會,恰好任正非路過會議室,推門進來準備講兩句話??伤€沒開口,鄭寶用就說:“任總,這個會你不用參加,我會把結果告訴你的。”任正非真就一言不發(fā),轉身離開。
一個趕人,一個走人,除了在工作上的互相信任外,還因為兩人都知道:開會是為了討論、爭論,最后做出正確決定。
技術問題由總工程師跟技術團隊討論效率最高,老板半路插話,或許會講得很漂亮,全場掌聲雷動,但對于達成技術會議的目標并沒有幫助。
佐藤將之在書中說:“會議的價值在于討論,而不是表演。”?

良好的溝通技術當然有助于會議的順利進行,但如果不從“推進討論、解決問題”這個根本目標出發(fā),那優(yōu)秀的溝通術就會變成表演、詭辯和甩鍋的工具,甚至學得越多,開會效率越低。
亞馬遜從來不以表面上進展是否順暢來評價一場會議的好壞,貝佐斯教給員工的,都是有利于在短時間內討論出最佳方案的真功夫。
是時候展現(xiàn)真正的技術了
不同于很多公司自上而下發(fā)起會議,在亞馬遜,一線員工才是會議的主人,甚至有一條規(guī)則:項目會議的負責人必須是項目主管,他可以決定關于會議的一切。
所以這本《貝佐斯如何開會》里的方法全是平民視角,很接地氣。小團隊開會、項目小組碰頭,甚至你平時喊同事討論問題,都能用得上。比如——
關于會議資料:亞馬遜標準的會議資料有哪些、都怎么寫……

關于主持人:選誰當主持人最合適,怎么控制整場會議的節(jié)奏,怎么在會議結束后以最快速度(甚至1秒鐘)就把會議紀要寫完……
關于常見的各種會:決策會、創(chuàng)意發(fā)掘會、進度管理會、信息傳達會,各自什么時候開、怎么開最有效……
有人說“我只是個小團隊的team leader,可沒有亞馬遜那么偉大”。
這本書里也專為小團隊設計了一套會議瘦身tips:怎樣減少開會次數(shù)和與會人數(shù)、縮短會議時長、降低開會頻率……
讀進去之后,你一定會感到“最會開會的公司”絕不是浪得虛名。

對于一些出了名難搞定的會議,亞馬遜也有針對性的好辦法。
比如頭腦風暴。這是一種很難開的會,誰都知道,誰都操作不好,因為它太容易失控。亞馬遜就從防止頭腦風暴“暴走”的角度開出藥方,為這種會議劃定了清晰的邊界——
人員:提出了“兩張比薩”原則,限定與會人數(shù),并且規(guī)定了一次會議應該由哪些部門的人組成,什么關系的人不能一起參會。
時間:以一場60分鐘的會議為例,應該分幾部分,每部分合理的時間安排。你可以參考這個案例,根據自己的會議時長靈活安排。
討論框架:頭腦風暴失控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每個人都天馬行空地亂想。這本書里有一張圖,列出了討論時常用的思考框架。這就像劃定了經緯度,讓你有秩序地討論,容易出成果。
主持人:主持人是把握會議節(jié)奏的關鍵,書里規(guī)定了主持人必須擔當?shù)慕巧鸵欢ú荒茏龅氖隆?/p>
必備物品:介紹了對頭腦風暴有用的小物件,其實都是辦公室里常見的東西。這里還引申出一個有趣的規(guī)定——會議期間不能記筆記,必須把想法寫在白板上,給所有人看到。
毫不夸張地說,這是一本非常全面、實用的開會手冊,它能解決你可能遇到的所有開會問題。

是方法論,還是工具箱
作者佐藤將之現(xiàn)在是專門幫助中小企業(yè)管理團隊的培訓專家。
他知道很多問題光講原則、講方法論是沒有用的,所有方法必須有工具性,要提供可復制的樣本,讓人從模仿練習開始,才能逐步做到真正掌握。
所以,本書在講完很多方法之后,都附帶了詳細的參考模板。

一些重點方法后,還附帶了亞馬遜一直流傳的經典案例。別以為這些案例只有大企業(yè)才能遇到,其實都是我們日常工作中非常熟悉的場景。

最后,還有一張以開會各環(huán)節(jié)為線索的思維導圖,用言簡意賅的幾個詞,點出每個環(huán)節(jié)最需要注意的問題。就把它放在手邊,每次開會前看一眼,也能起到很好的提醒作用。

此外,如果你足夠細心,就會發(fā)現(xiàn)這本講開會方法的書里,也處處隱藏著一些通用的工作邏輯。
比如在講會議資料的寫作方法時,書里詳細介紹了亞馬遜最常用的一種資料規(guī)格“1頁紙”——只用1張A4紙就能應對絕大多數(shù)日常會議場景,把事情講清楚。
掌握了這套思路,給領導寫郵件,填各種表格,甚至在微信上跟同事講工作,你都能做到思路清晰、言簡意賅。有誰會不喜歡跟一個“頭腦清晰”的人一起工作呢?

想提升職場能力,無非在兩點上下功夫:有效的方法,豐富的經驗。經驗只能自己通過時間來積累,方法卻可以從有一技之長的人那里學習。好方法不一定要長篇大論,思路清晰、言簡意賅的傳授更有效。
作為一本實用的開會方法手冊,這本《貝佐斯如何開會》的目標就是給你一套職場好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