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人物評鑒-蘇烈 字定方

蘇烈 字定方

蘇定方(592—667),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世,冀州武邑(今河北武邑縣)人。蘇定方驍勇彪悍,力氣過人,膽氣超群絕倫,十五歲時,跟隨父親征戰(zhàn),多次率先沖鋒陷陣。蘇邕死后,信都郡(冀州)郡守令其接替父親,統(tǒng)領(lǐng)部眾。蘇定方在郡南大破賊首張金稱,殺死了他,又在郡西打敗了楊公卿,追擊逃兵二十多里,殺死俘獲很多,從此叛軍們不敢挨近州縣邊境,鄉(xiāng)親們都靠他保護。隋末各路英雄逐鹿中原,蘇定方投奔竇建德帳下,竇建德的大將高雅賢很喜歡定方,收其為養(yǎng)子。他隨從高雅賢為劉黑闥大軍攻城略地,每次都立有戰(zhàn)功。等到劉黑闥、高雅賢敗亡后,蘇定方便歸隱故鄉(xiāng)。
貞觀初年,蘇定方被唐廷重新啟用,任匡道府折沖。貞觀四年(630年),蘇烈隨從定襄道行軍大總管李靖前往磧口襲擊東突厥頡利可汗。二月初八夜,李靖派蘇定方率領(lǐng)二百名手持弓弩的騎兵為先鋒,乘霧秘密行進。離賊大約一里遠,大霧突然散去,蘇定方望見了突厥的牙賬,縱馬突襲殺死了幾十上百人,頡利可汗和隋朝的義成公主狼狽散逃,余眾俯伏在地。李靖大軍趕到,東突厥潰不成軍,唐軍斬首萬余級,俘虜男女十余萬,獲得雜畜數(shù)十萬,斬殺義成公主,擒其子疊羅施。
永徽六年(655年)春,高句麗聯(lián)合百濟、靺鞨進攻新羅,攻占其北境三十余城。新羅向大唐遣使求援,蘇定方和程名振討伐高句麗,得勝而歸,拜授右屯衛(wèi)將軍,封臨清縣公。顯慶元年(656年),為前軍總管,隨同左衛(wèi)大將軍程知節(jié)出征西突厥阿史那賀魯。顯慶二年(657年)被擢升為伊麗道行軍大總管,任雅相、回紇婆潤為副總管,率軍擊敗阿史那賀魯主力,并一路追擊至中亞石國,擒阿史那賀魯,平定西突厥。蘇定方因功升為左驍衛(wèi)大將軍,封邢國公。又封蘇定方之子蘇慶節(jié)為武邑縣公。顯慶四年(659年),鐵勒和疏勒反抗唐朝,蘇定方率軍順利平叛,升為左武衛(wèi)大將軍。
顯慶五年(660年),蘇定方跟隨高宗巡幸太原,拜為熊津道大總管,率軍從水路進攻百濟。蘇定方大軍從成山渡海,到達百濟國熊津江口。擒其義慈王。龍朔元年(661年),蘇定方再任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出征高句麗,圍平壤不下,被迫撤軍。龍朔三年(663年),吐谷渾被吐蕃祿東贊所破,蘇定方奉命任涼州安集大使,負責對吐蕃的守備。據(jù)吐蕃文歷史文書記載,蘇定方曾在烏海擊敗吐蕃達延,以一千破八萬,達延戰(zhàn)死。又以八千大破祿東贊十萬眾,祿東贊受創(chuàng)而亡。之后還有進襲吐蕃,火燒布達拉宮等事跡,但存在爭議。乾封二年(667年),蘇定方去世,終年七十六歲。唐高宗聞訊后悲傷痛惜,責備侍臣道:“蘇定方對國家有功,按例應當褒獎封贈,卿等不說,致使死后榮寵未能及時頒下。言及于此,不禁哀傷悲嘆。”于是立即下詔追贈蘇定方為幽州都督,謚號為“莊”。
統(tǒng)帥 S+
(蘇烈御侮,闞如虓虎,發(fā)揚蹈厲,凡攻皆取。師行數(shù)千萬里,鬼神無以蔽其形,風霜不能改其色,揮戈掃百濟,奔騎裂烏海。所滅三國,皆生擒其主;蔥嶺以西,因而朝拱。伐國之功,架李霍而不追;經(jīng)略之術(shù),俯彭韓而高視。其猛銳英姿,焜耀千古,雄視百代。)
武力 A+
(蘇烈驍悍多力,膽氣絕倫,年十五,從父戰(zhàn),數(shù)先登陷陣。嘗破賊首張金稱于郡南,手斬金稱。)
軍謀 S
(蘇烈神略翕張,雄謀戡定,乘霧行而破頡利,見塵起而搗敵營,電發(fā)風行,迎雪競馳,出天入地之奇,致遠鉤深之妙。)
智略 B
(蘇烈養(yǎng)士卒,撫邊夷,上奉神謀,下專節(jié)度,輔平屯難,始終成業(yè)。時裴行儉為左屯衛(wèi)倉曹參軍,定方謂曰:“吾用兵,世無可教者,今子也賢?!蹦吮M畀以術(shù),后行儉果為良將。惜乎疏封陟位,未暢茂典,蓋闕如也。)
內(nèi)政 B-
(蘇烈治軍齊肅,及平賀魯,息兵,諸部各歸所居,通道路,置郵驛,掩骸骨,問疾苦,畫疆場,復生業(yè),凡為沙缽羅所掠者,悉括還之,十姓安堵如故,唐之州縣極西海矣。)
魅力 A-
(蘇烈少驍勇,為本郡討賊,鄉(xiāng)黨賴之。初仕竇建德,建德將高雅賢甚愛之,養(yǎng)以為子。后歸唐,王文度嘗猥曰:“比我兵回,彼還作賊,不如盡殺,取其資財?!倍ǚ皆唬骸叭绱?,自作賊耳,何成伐叛?”文度不從。及分財,唯定方一無所取。卒后,高宗聞而傷惜,謂侍臣曰:“蘇定方于國有功,例合褒贈,卿等不言,遂使哀榮未及。興言及此,不覺嗟悼?!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