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以來最強冷空氣來了,北京會提前供暖嗎?
10月中旬,北京迎來一場大風降溫天氣。據介紹,此輪天氣是今年下半年以來,北京面臨的最強冷空氣影響過程。大風降溫影響時間長、降溫幅度大、風寒效應明顯,氣溫比常年平均偏低,接近去年同期。
除了要提醒大家穿秋褲之外,早晚也適宜穿棉衣或薄羽絨類的冬裝。戶外活動要戴好帽子、圍巾和手套,初冬穿衣的裝備都要備好了。

?
這場冷空氣影響何時結束?北京會不會提前供暖?北京何時入冬?
今年冬天入冬會不會提前?根據最新的氣候預測,10月下旬平均氣溫預測為9℃-10℃,與常年同期的9.3℃是接近的,而常年入冬時間為10月30日。
如何判斷是否進入冬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行業(yè)標準氣候季節(jié)劃分》,要連續(xù)5天的滑動平均氣溫小于10℃后,把第一個小于10℃的日期作為冬季的起始日。目前來看的話,具體的入冬時間還不太好判別。
往年10月中旬也出現過這種大風降溫天氣。根據歷史氣象觀測記錄,2019年10月11日至14日、2013年10月13日至15日、2012年10月16日至17日,北京都出現過類似的明顯降溫天氣,有的甚至達到了寒潮的標準。
北京市氣象臺將根據天氣形勢適時發(fā)布寒潮和大風預警信號,請市民及時關注臨近預報和預警信息。
大風降溫時間長,
初冬衣物也可以“上線”了
此輪天氣是今年下半年以來北京最強冷空氣影響過程,大風降溫影響時間長,降溫幅度大,風寒效應明顯,氣溫比常年平均偏低,接近去年同期。

?
針對此次大風降溫天氣,北京市氣象服務中心提出了服務綜合提示。目前來看,15日至17日風寒效應明顯,體感溫度低,公眾要注意防風防寒。除了要提醒大家穿秋褲之外,早晚也比較適宜穿棉衣或薄羽絨類的冬裝。戶外活動要戴好帽子、圍巾和手套,初冬穿衣的裝備都要備好了。
此外,降溫對健康方面也有影響。氣溫大幅下降,人體受寒之后免疫力降低,體弱人群就要防范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另外,氣溫下降使血管處于收縮狀態(tài),心腦血管疾病會進入高發(fā)期,有這個疾病基礎的人群病情易加重,所以要注意保暖,關注身體變化。
關于山區(qū)出行,據介紹15日至16日山區(qū)陣風達8級左右,交通出行就應注意防范橫風和樹木倒伏、樹枝斷裂等影響;16日至17日山區(qū)夜間氣溫降至零下,農林作物需防范霜凍害。對公眾來說,16日、17日正好是雙休日,從天氣角度來看,不適宜到山區(qū)去游玩。

?
近期氣溫大幅度下降,今年冬天北京會不會提前供暖?每年供暖的起止時間,氣象部門都要多次和城管委進行會商、研判,最終由城管委根據氣溫的預報情況,請北京市政府作出決定。
按照慣例,北京啟動供暖的標準是連續(xù)5天的日平均氣溫低于5℃,目前來看,這次過程可能達不到這個標準,所以開啟供暖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后面會不會提前供暖,我們會根據今后的天氣來進行會商、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