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年味

? ? ? 世間燈火處,年味漸濃時。大家珍惜著每個平凡的一天。
響亮的鞭炮聲此起彼伏,打破了夜的寂靜,它們急切地想要送走“瘟神”!
遠(yuǎn)處騰空的煙花,化作千萬顆小火星飛濺開來,在天空開了花。在這點(diǎn)點(diǎn)星火中,也帶走了我的年華。
出生在北方農(nóng)村的我,由于家境貧寒,小時候?qū)^年充滿了期盼,因?yàn)檫^年代表著——穿新衣,吃白面。但是做好的新衣服不能馬上穿,好吃的東西要先凍起來。那時沒有冰箱,也不需要冰箱,嚴(yán)冬是真的冷,我們耐心等待除夕的到來!
當(dāng)然,忙活是少不了的。小年一過,父親拿著拂塵,仔細(xì)打掃房屋的每個角落。母親會剪很多福字,要貼滿每一扇門窗。
夜幕降臨,室內(nèi)外溫差大,窗戶玻璃會出現(xiàn)一層水汽,慢慢流下來。調(diào)皮的我,劃拉著手指,在窗戶上畫起了小人兒。
白天,家里迎來送往,也很熱鬧。父親帶了很多泥水匠徒弟,他們來探望師父,再送些年貨,其中少不了的就是鞭炮。他們逗留的時間很長,有時怕我放炮崩了手,就陪我一起放。
四五十年前,我家一年到頭吃不了幾次白面饅頭,過年最多只能蒸兩鍋,一家六口人根本不夠吃。因此父親開始蒸年糕,母親用小米面做小米餅。這也算當(dāng)作細(xì)糧白面吃,以彌補(bǔ)細(xì)糧的不足。
大年三十,是最熱鬧的一天。下午就開始貼春聯(lián)、貼福字。晚上可謂是最幸福的時刻,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北方的習(xí)俗就是饅頭肉菜,香得不得了。
開始吃飯時,父親總會先給家中年齡最小的我,夾一塊瘦肉到碗里,這是對小兒子的一種偏愛吧。
一年中最豐盛、最期盼的晚餐,在家人的“埋頭苦干”中,從來沒有剩過。此外,還要吃些年糕和小米餅,才算圓滿。
吃完年夜飯,我和哥哥、姐姐跟著大人“守歲”。除夕夜,家里所有的燈徹夜不熄,以象征來年光明、吉祥。我守著守著,不知不覺就進(jìn)入了夢鄉(xiāng)。
次日醒來,天光漸亮,我急忙起來放鞭炮。有一年,還把手崩出血來,但過年的興奮,很快把手疼的感覺拋到了腦后。因?yàn)榻酉聛砭褪浅燥溩?。小孩就離不開吃!
母親專門在一個餃子里放了兩分錢的硬幣,誰吃到就表示誰新年有福!我記得自己吃到過一次,那一聲“蹦”,惹得全家人笑個不停!
在歡聲笑語中,村里的本家親戚開始走動拜年了,有時還沒有吃完餃子,拜年的親戚們就來了,就像串聯(lián)似的,有時一波還沒有走,另一波就來了。
在你來我往中,新的一年就這樣開始了。
“時光留不住,春去已無蹤。潮來又潮往,聚散苦匆匆?!币患伊跓狒[過年的情景仿佛就在昨日,但歲月已流淌到五十年后。
世間萬物都會無常,但兒時過年的情景,仍動人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