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崗潮中的千禧大合唱,孩子們用歌聲揮別一個時代 | AniOne專訪


“正如那個時代,一種安穩(wěn)的集體環(huán)境突然消失。有些人會認命,有些人會去努力爭取,即使那失敗了、沒有意義,但這種努力的過程,正是我們片子想要表達的。”
文/ 徒步 編/ 彼方
今天這一期「AniOne線上展」,小趴給大家?guī)淼氖恰獊碜?span id="s0sssss00s" class="color-blue-01">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專業(yè)的尹暢、李君怡同學的畢設作品《千禧合唱》。在一場大的社會變革中,一群孩子并不清楚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他們只是為了一個簡單而純真的目標,特別單純地氣憤和不甘,并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去抗爭——在聽著片尾孩子們的合唱時,你會不會也懷念起自己天真而無畏的小時候呢?
《千禧合唱》
導演:尹暢、李君怡
中國傳媒大學

首先,讓我們趕緊來欣賞一下這部作品吧~

《千禧合唱》完整版
—?作品簡介 —
本片講述的是1999年一個東北老廠區(qū)的一群小學生本來為畢業(yè)典禮準備了合唱表演,但小學即將被拆了,畢業(yè)典禮也被取消,他們用各種方法努力要去唱這最后一首歌的故事。
— 作者介紹 —

尹暢(左)
導演 編劇?分鏡 場景?剪輯
郵箱:825599797@qq.com
李君怡(右)
導演 分鏡 原畫 動畫 后期
郵箱:3442763241@qq.com
— 角色設計 —




— 場景設計 —



— 早期分鏡?—


— 作者專訪 —
學術趴:創(chuàng)作這個故事的靈感來源是什么,你們小時候有相似的經(jīng)歷嗎?
尹暢: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吧,我是編劇。這個動畫的構思確實來源于我童年時生活的老廠區(qū),這個老廠區(qū)在成都,而成都的下崗潮其實比東北來得晚。幾年前,我從小生活的那個地區(qū)的國企工廠終于支撐不下去,宣告破產(chǎn)了。
而這十幾年,由于工廠的落敗而致使廠區(qū)的人們生活也逐漸改變,這種變化有一種很獨特的氣質(zhì)。這種改變既包含著人們對逝去的單純集體生活的懷念,也有他們對自身的迷茫與不安,還有對未來既馴良又激越的希望。因為我身處其中,但又并不是完全的當事人,所以我所感知到的大時代的改變,也正如片中小孩的視角一樣,是比較狹窄的。
李君怡:我不是在工廠長大的,但是對這方面比較有興趣。其實一開始做這個片子的時候也是一臉懵的狀態(tài),一點點慢慢去了解做出來的哈哈。
學術趴:在你們提供的資料中,能看到去工廠實地考察的圖片,那就是你曾經(jīng)生活過的地方嗎?
尹暢:有一張家屬區(qū)的照片是,但工廠其實并不是。我小時候生活的廠區(qū)是個化工廠。而我們?nèi)タ疾斓牡胤绞且粋€倒了的鋼鐵鑄造廠。也就是和片子里的鋼廠是一個性質(zhì)的。我們在考察前,挑選過要去考察的廠是什么類型的。


學術趴:片子的畫風和劇本的決定過程是怎樣的?
尹暢:因為一開始就是想要呈現(xiàn)一種懷舊的氛圍,所以找了很多那個時代的東西來參考,甚至關注了“80s-10s bot”、“千禧bot”這些博主,看各個網(wǎng)友的童年生活是怎樣的?;幔ɡ罹┻€帶來了他家小時候的照片。
李君怡:畫風參考了《乒乓》,然后結(jié)合了自己的畫風,就是用平涂的填色和比較簡單概括的描線(當然根本比不上湯淺大佬)。因為原畫都是我負責,考慮到工作量,對畫風也沒過多細致的要求,所以現(xiàn)在成稿的畫風可以說是經(jīng)過重重精簡后達到的最適合的樣子。同時影片風格和處理方式也參考了《乒乓》的分屏方式,這樣會顯得故事沒有那么刻板單調(diào)。
尹暢:然后場景最后選擇手繪,是因為我負責場景,進入中期的時間比較晚,只剩下三個多月了,場景包括倒放的鏡頭有一百二十多張。然而我手速太慢啦,手繪可以快一點。因為定下了手繪風格的畫面效果,所以我們想說加入一些漫畫式的分屏元素來精簡原畫的工作,代替敘事。我們在確定現(xiàn)在的畫面效果之前,因為原畫的工作量太大,愁到頭禿,《乒乓》在如何處理群戲上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fā)。

學術趴:劇本的決定過程是怎樣的,你們想通過這個故事抒發(fā)怎樣的情感/觀點?
尹暢:劇本的話,其實這個下崗潮的題材是我兩年就想做的了。但最開始是想做一個主角都是下崗工人的片子,而非現(xiàn)在的以一群小朋友為主角。因為我不想片子過于沉重,于是以鋼鐵廠的落敗作為背景隱去,把小學的合并拆除作為片中最大的矛盾點,來講一群小學生努力想完成畢業(yè)合唱的故事。

我想借孩子的眼睛去看這場大的社會事件。因為他們無法理解更深層的原因,也無法改變這個時代。孩子所能做的努力,就是表演好這一場合唱。即便在成年人的眼里,這樣的行為幼稚、沒有意義,他們?nèi)耘f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完成一件事情。
一開始片子里的“畢業(yè)典禮”其實有考慮過很多別的方式,比如六一啊,國慶啊之類的。但最后選擇用“畢業(yè)典禮”這樣一個設置代表時代的告別,是因為“畢業(yè)典禮”是一個只有身處其中才能理解它的重要性的一個儀式化的東西。雖然旁觀者難以理解它的重要性,但是對身處其中的人來說,排練了那么久的典禮突然取消了,是很難接受的。
這就正如那個時代,一種安穩(wěn)的集體環(huán)境突然消失。有些人會認命,有些人會去努力爭取。這些東西即使失敗了,在很多人眼里也沒有意義,但這種努力的過程,正是我們片子想要表達的。在我們的片子里面,其實小孩子們最終也沒能參加畢業(yè)典禮,也沒能完完整整的合唱,但是這些小孩子一定不會后悔。
學術趴:?“千禧合唱”這個標題應該怎么理解?
李君怡:千禧代表的就是千禧年,也就是2000年左右的那段時間,這是一場發(fā)生在千禧年的合唱。
尹暢:因為千禧年聽起來很快樂。
學術趴:在表現(xiàn)李快樂放紙飛機的那一段落時,你們都有過怎樣的考慮?
尹暢:片子前半段一直很寫實,但是到了合唱那里就變得幻想、浪漫了。所以爆炸這一段我們是想要融合、過渡兩者,有一定的幻想色彩(更主要的原因是我們只有兩個人,實打?qū)嵉漠嫳茖W校我們血灑動院也畫不完)。
爆炸前后兩次階梯狀的分屏,一次是表達爆破聲音穿過層層樓房,一次是表達紙飛機飛向?qū)W校。這兩個都是比較抽象不好畫的,所以我們用階梯狀的分屏來輔助聲音(而且這樣工作量比較少?。┑谝淮稳语w機也用了階梯狀的分屏,是因為飛機扔出去,有一個實體的運動,這樣分屏可以讓觀眾先建立邏輯,便于理解后面的兩次分屏。


學術趴:最后所有人在不同的地方一齊合唱。當歌唱聲響起的時候,讓人不禁起了雞皮疙瘩,很多觀眾表示都在那里看哭了。在設計這個結(jié)尾時,你們有想過別的版本嗎,設計過程是怎樣的?
李君怡:最開始的設計是:大家最后全都聚集在了一起圓滿地完成了這個合唱,寓意和現(xiàn)在還是有蠻大差別的。另外我們一開始還想過別的版本,比如大家一起在工廠上的天臺完成合唱,那算是一個比較美好的結(jié)局。
尹暢:對,最后我們還是選擇了選擇這個不太圓滿的結(jié)局,大家并沒有真的聚回來唱這最后一首歌,而是身在各處,天涯共此時這么一種感覺。因為還是想表達給觀眾,即使努力并沒有換來成功,即使抱有遺憾,但是一起努力過就不會后悔這么一種感情。不完滿的結(jié)局,會讓這種情感更純粹。


學術趴:在配音和音樂上感覺你們應該費了不少功夫,這方面的制作過程是怎樣的?
李君怡:這個片子的合唱我們找的是野孩子合唱團的小朋友,因為我們追求一種素人的合唱感,所以找的是在校的普通小學生,自己有合唱的興趣愛好就聚集在了一起,為了讓合唱達到比較好的效果他們也是不停地排練,真是辛苦他們了。
尹暢:配樂方面,是楊秉音師哥幫我們制作的。除了最后合唱的《送別》這首歌,那是國民度非常高的畢業(yè)歌曲。樓道那一段還使用了手風琴,是為了引起那一代人共鳴。
配音上我們非常想找東北的小朋友來配,有老師也幫我們發(fā)了幾個小朋友的視頻給我們看,可惜最后因為時間原因沒有找到足夠多的東北小朋友。最后是找到的說普通話的小朋友,雖然小朋友們也非常厲害,都配的很好,可是沒能配成東北話,還是比較遺憾的。
學術趴:最后對學弟學妹們分享一些畢設創(chuàng)作的經(jīng)驗和建議吧!
尹暢:那就是照顧好身體……我一周去一次大保健,你看我22歲了看起來還這么精神矍鑠。
李君怡:做動畫要買好一點的設備,好的設備真的救你命,然后做畢設一定程度會影響身體健康,提前養(yǎng)好身子對抗(來自親身經(jīng)歷的自己的真實經(jīng)驗〒▽〒)。
學術趴:感謝你們的分享!最后再次感謝你們能接受學術趴的采訪,期待未來能再創(chuàng)佳作!
本文來自「動畫學術趴」,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zhuǎn)載。我們需要 全職編輯、全職運營,有意者可以投稿至 babbler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