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嘌呤致男性不育癥動物模型【動物實驗代做】
腺嘌呤致男性不育癥動物模型【動物實驗代做】
【造模機制】腺嘌呤是一種含氮雜環(huán)嘌呤類化合物,是合成維生素 B(腺嘌呤磷酸鹽)的主要原料,最終代謝產(chǎn)物為尿酸。腺嘌呤可導致睪丸等生殖腺體組織損傷,重量指數(shù)降低及功能損害,進而精子數(shù)目減少,睪酮、黃體生成素等均降低,突出表現(xiàn)為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低下,反映了中醫(yī)腎陽虛性功能障礙的特點。
【造模方法】
1.動物和試劑 SD 和 Wistar 雄性大鼠。腺嘌呤。
2.模型制備方法 1:1~2 個月齡 SD 健康雄性大鼠,體重 220~250g。給予高嘌呤飲食(每 100g 固體飼料中混入 0.75g 腺嘌呤),自由飲食;15 天后給予正常飼料。方法 2:雄性健康 Wistar 大鼠,按 50mg/(100g*d)劑量腺嘌呤,連續(xù)灌胃 12 天可造成比較明顯的生殖損傷,制作成雄性大鼠不育癥模型。
3.觀察指標:促卵泡激素(FSH),促黃體生成激素(LH)、睪酮(T),精子活動率和密度、臟器稱重、精子活率,畸形率(檢測方法依據(jù)《現(xiàn)代藥理實驗方法》),大鼠處死后,迅速摘取附睪尾部近輸精管端,剪一小口,隨即有少量精液涌出,取一載玻片蘸少量精液,用少量生理鹽水稀釋后,立即在顯微鏡下觀察精子的活動,計算精子活動百分率,并觀察精子形態(tài)有無頭尾斷裂和其他異常。
【模型特點】促卵泡激素(FSH)、促黃體生成激素(LH)、睪酮(T)等性激素的分泌量較正常雄性大鼠明顯下降。精子活率和密度也顯著下降。生殖器官(睪丸)和腎臟重量較正常大鼠呈緩慢的進行性下降。
【應(yīng)用范圍】廣泛應(yīng)用于治療不育癥藥物的開發(fā),是最簡便有效的不育大鼠制作方法。
【注意事項】腺嘌呤誘發(fā)雄性大鼠睪丸功能損害的確切機制還不清楚,在個體上出現(xiàn)兩種不同器官的損害,也給研究男性不育癥的發(fā)病機制和篩選有效防治藥物帶來了復(fù)雜性和不可確定性。
【模型評價】近年國內(nèi)外同行在不育癥動物模型的研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般認為研究中醫(yī)腎虧不育證的模型中,從模型動物的表現(xiàn)以及實際操作方面比較,以腺嘌呤(adenine)模型最優(yōu)。該模型是在腎衰竭模型基礎(chǔ)上進行改進形成的。腺嘌呤能夠誘發(fā)雄性大鼠睪丸功能損害,所以常用來作為男性不育癥模型的研究。有研究發(fā)現(xiàn)在早期腺嘌呤可直接降低 17-羥類固醇脫氫酶的活性,此酶可將雄烯二酮還原為睪酮,17-羥類固醇脫氫酶活性降低,導致睪酮合成減少。該模型大鼠生育能力明顯下降,全部不能使雌鼠受孕。但經(jīng)藥物治療后,生物化學,組織學異常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表明該模型是一種睪丸功能損害的腎陽虛不育癥模型。
文章轉(zhuǎn)載于北京吉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