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評價福建茶,安溪人莫生氣
福建產(chǎn)茶歷史悠久,多地都有代表性的名品,各有其特色。
不同茶種,本身是風(fēng)味不同,個人有個人的選擇偏好。但是人們總喜歡在品茶之余,定其高下。
偶然看到古人對福建茶品的評價,其說未必公允,我們知拿來參考,不必當(dāng)真。
這段評價見于清代乾隆年間《泉州府志·物產(chǎn)》:
晉江(明清時期晉江為泉州城區(qū),約近于現(xiàn)在鯉城區(qū),非現(xiàn)在晉江)出者曰“清源”,南安出者曰“英山”,安溪出者曰“清水”、曰“雷山”。
《泉南雜志》:“清源山茶超軼天池之上。南安縣英山茶,精者可亞虎邱,惜所產(chǎn)不如清源之多也。閩地氣暖,桃李冬花,故茶較吳中差早。吾閩清源山茶,可與松蘿、虎邱、龍井、陽羨角勝,而所產(chǎn)不多。”
按:清源茶舊甚著名,今幾無有。南安英山及他處所產(chǎn)不多,唯安溪茶差盛,然亦非佳品也。
國朝阮旻錫《安溪茶歌》:“安溪之山郁嵯峨,其陰長濕生叢茶。居人清明采嫩葉,為價甚賤供萬家。邇來武夷漳人制,紫白二毫粟粒芽。西洋番舶幾來買,王錢不論憑官牙。溪茶遂仿巖茶樣,先炒后焙不爭差。真?zhèn)位祀s人聵聵,世道如此良可嗟。吾衰肺病日增加,蔗漿茗飲當(dāng)餐霞。仙山道人久不至,井坑香澗路途賒。江天極目浮云遮,且向間園埽落花,無暇為君辨正邪?!?/p>
據(jù)此而言,泉州產(chǎn)茶者有晉江、南安、安溪。其中品質(zhì)最高的是清源山所產(chǎn)之茶,可以與全國各地名茶相媲美,南安英山茶稍次,安溪茶最次。《安溪茶歌》“為價甚賤供萬家”一句,也可以看出安溪茶之次。
“邇來武夷漳人制,紫白二毫粟粒芽。西洋番舶幾來買,王錢不論憑官牙。溪茶遂仿巖茶樣,先炒后焙不爭差。真?zhèn)位祀s人聵聵,世道如此良可嗟。”這幾句詩歌是寫,武夷巖茶行銷海內(nèi)外,安溪茶便模仿冒充武夷巖茶,以至于魚龍混雜、真假難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