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打響“第一槍”!能生產(chǎn)卻不讓上路,老年代步車到底該不該禁
老年代步車,一直游走在政策邊緣的灰色地帶。
有的市民對它是深惡痛絕,覺得老年代步車嚴重擾亂了城市的交通,是名副其實的“馬路殺手”,導致了大量的事故發(fā)生。也有的市民覺得,老年代步車為市區(qū)代步出行,提供了一個低成本的解決方案,接送孩子、買買菜非常方便。
多年以來,老年代步車一直處于三不管階段,很多地方一直說要禁行,但是最終還是迫于壓力,有關(guān)部門一直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是最近,北京市終于率先提出要禁行這種車輛了。
自明年1月1日起,違規(guī)電動三、四輪車將不得上路行駛,不得在道路、廣場、停車場等公共場所停放,有違規(guī)者,執(zhí)法部門將依法查處。這也意味著,老年代步車,在北京將迎來退場倒計時。
此消息一出,不少市民都在質(zhì)疑,禁了老年代步車,難道讓大家都去買汽車?為什么老年代步車禁止上路,卻可以生產(chǎn)?
其實啊,老年代步車的問題由來已久,但是似乎沒有一個妥善的解決方案。
第一,造車不需要資質(zhì),隨便一個小作坊都能生產(chǎn),有關(guān)部門也沒有針對低速四輪自行車,出臺相應的生產(chǎn)制造標準,因此,老年代步車的用料全憑制造商的良心,問題是資本家的良心根本經(jīng)不起考驗,絕大多數(shù)的老年代步車安全性都十分堪憂,別說什么高強度鋼了,玻璃鋼甚至塑料做車身材料都比比皆是,什么安全帶、安全氣囊,更是不可能配備的。這種車型的安全性,可想而知,在老年代步車和機動車的事故之中,駕駛者的死亡率非常高。
第二,上路不需要手續(xù),不需要上牌照,或者隨便掛個電動自行車的牌照就能上牌,對于駕駛者也是零門檻,不需要考駕照,甚至不識字,不懂交通法規(guī),有色弱和色盲,都能夠上路,很多老年代步車,視交通規(guī)則于無物,各種橫沖直撞,逆行,走機動車道,由此引發(fā)的交通事故數(shù)不勝數(shù),據(jù)統(tǒng)計,2022年,北京共發(fā)生違規(guī)電動三、四輪車亡人交通事故131起,死亡138人。顯然,老年代步車的橫行無忌已經(jīng)越過了城市安全的底線。
第三,幾乎無法追責,因為沒有牌照,老年代步車在違法之后很難追責,因為不需要上保險,因此,老年代步車一旦發(fā)生事故,無論是哪方的損失,都很難賠償。
對于老年代步車這類車型來說,禁行的確是有必要的,但是問題是,禁行之后,拿什么交通工具替代老年代步車?如果都讓之前開老年代步車的人,轉(zhuǎn)而去開五菱宏光MINI EV這種的純電微型車不現(xiàn)實,一是購買成本更高,另外就是需要考駕照,對于一些老年人來說難度太大。
而現(xiàn)有的公共交通,很難滿足城市通勤最后兩公里的需求,對于接送小孩,買買菜來說,坐公交并不方便。
而用電動自行車代替老年代步車,很多問題并沒有解決,比如說上牌問題,保險問題,違反交通規(guī)則的問題,追責問題等等。而且在雨雪天氣,電動自行車并不能代替老年代步車。
目前來看,老年代步車問題,可能不是一刀切的禁止就能夠解決的,可能還是需要在法規(guī)政策方面進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