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管理中的目標設定和成就思考
從“現(xiàn)狀”到“未來”
目標與變更有關,更具體地說,它們通常與行為變更有關。
目標設定和行動計劃是繪制從當前公認的條件集(現(xiàn)狀)到未來更可取條件集(未來)路徑的合理方法。
在進行任何類型的行為變更時,每個人都要正式或非正式地經(jīng)過一組基本的步驟。
1、目標設定始于對當前狀況或“現(xiàn)狀”的認識
在工作中,目標設定通常始于對諸如關鍵設備問題、系統(tǒng)問題或資源不足以及資金減少之類的問題的認識。
?2、接下來必須是理想狀況或“未來”狀態(tài)的構想
你對未來狀態(tài)的定義和設想越清晰,你就越容易制定出可行的行動計劃來實現(xiàn)目標。
3、評估差距
確定當前條件和期望條件后,你需要清楚地確定兩者的差異。不僅要了解差距的大小,還要了解為何差距如此大的相關細節(jié),這一點很重要。
確定差距大小的其中一個好方法是簡單地問一些基本問題,例如“我目前的表現(xiàn)與我該如何表現(xiàn)之間的差別?”以及“當前的操作流程和所需流程之間的差別?”
4、確定變更的真正原因
需要進行變更的主要動機是什么?當涉及個人變更,此步驟可能涉及許多自省。
組織變更也需要一定程度的自省,但所有利害關系人就變更的原因達成共識可能會很困難。在組織層面,變更的原因很可能由最高決策者決定。
5、做出變更的承諾
在發(fā)現(xiàn)差距并確認變更需求后,必須承諾對差異做點事情。承諾是表達對變更的渴望。
如果承諾很少或沒有承諾,則可能會立即做出反應,但沒有長期的變化。
如果做出變更的根本原因是外部驅動的,例如由主管或其他利害關系人驅動,則承諾水平可能會小于內部驅動的承諾水平。
外部驅動的目標通常比主動承諾收獲更多的“行動”。公開表達變更承諾是有益的,有助于說服組織內的其他人提供幫助和鼓勵,從而實現(xiàn)目標。
6、設定特定的變更目標
應當記錄符合目標設定四個基本標準的目標:
?行為特定:說明要具體完成的工作
? 可衡量:如何衡量目標成就?除了目標設定者外,是否有人可以確定目標已經(jīng)實現(xiàn)?
? 現(xiàn)實但具有挑戰(zhàn)性:如果無法實現(xiàn)目標,最終放棄目標,效果較差的目標被認為是可以接受的。如果目標完成被認為是必然的,那么完成目標的動力可能很小。
? 按時間分段:沒有時間表或完成日期的目標沒有緊迫感,因此,很容易因其他優(yōu)先事項往后推遲。
7、制定和實施行動計劃
只有在設定目標之后,才可以制定和實施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從而實現(xiàn)目標。
該計劃還應考慮障礙和提供幫助的資源。僅僅編寫目標聲明是不夠的。
有必要考慮促使人們設定目標并影響他們目標實現(xiàn)能力的所有因素。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了解目標的主要動機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