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如磐石:鄭剛黎志田為何不做兒女親家?何秀麗4字揭示扎心真相
電影《堅如磐石》中,黎志田的女婿David,其實是一個熱衷于功利的心機男,是一個欺騙感情的渣渣男。他為了在金五集團內(nèi)部往上爬,追求到了黎志田的寶貝女兒莎莎。還沒有正式結(jié)婚,倆人就懷上了孩子了。
David通過孩子,已經(jīng)綁架了黎志田爺倆,眼看很快就能接班金五集團了。
可是這個David,竟然在背地里和舊情人約會,把女兒當成掌上明珠的黎志田,哪里能受得了這個,更令黎志田不能容忍的是David對他的背叛,甚至還要殺他(黎志田以為的),所以,憤怒之下的黎志田親自錘殺了David。

從影片來看,莎莎是很愛David的,而且莎莎也比較天真,看來她是沒有介入黎志田的事務(wù)的,身上沒有那些不干凈的事情。不過,莎莎還是看錯了人,這個David也太會演了。
黎志田殺了自己外孫女的生父,這和鄭剛殺了蘇見明的生母朱麗,幾乎是一模一樣的劇情。如果黎志田不伏法的話,當這個孩子長大后,如果知道了真相,她會怎么對待黎志田呢?
無論是鄭剛,還是黎志田,他們的家庭圈子里面,的確都太齷齪了。
有一個問題,既然鄭剛和黎志田是好兄弟,兩個人一個有地位,一個有錢,那他們?yōu)槭裁床淮楹咸K見明和莎莎呢?
這樣一來,他們兩家,還有鄭剛妻子何秀麗背后的何家,不就聯(lián)姻了嗎?

本來鄭剛和黎志田就是地位和金錢的結(jié)合,如果再成了兒女親家,關(guān)系不是更穩(wěn)固嗎?
以蘇見明的背景,只要在工作中能夠出成績,未來的前途肯定是不可限量的。
可黎志田為什么不為莎莎選擇蘇見明呢?
黎志田知道,蘇見明生母朱麗的死,自己也有份。一旦蘇見明知道了真相,肯定會要了他的命。如果莎莎和蘇見明結(jié)婚成了家,知道真相的蘇見明肯定很難和莎莎再繼續(xù)生活下去,到頭來,不但黎志田自己搭進去,女兒的幸福也會搭進去。

如果蘇見明和莎莎有了孩子,孩子的姥爺也是殺害奶奶的兇手,孩子又會面臨什么樣的打擊呢?
關(guān)于這些,黎志田應(yīng)該想到了,鄭剛也應(yīng)該想到了。或許,這就是他們沒有撮合蘇見明和莎莎的原因。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雖然黎志田有錢以后,自覺手眼通天了,但其實他在鄭剛的眼里,依然只是個“底層”的賤民而已。
何秀麗對黎志田說的4個字,揭示了扎心的真相:“士農(nóng)工商”。
所以鄭剛壓根就看不上黎志田這樣的人,更別提與他聯(lián)姻了。

拋開這些不談,其實蘇見明和莎莎也不是很般配的,他們倆一個是搞技術(shù)的,一個是學(xué)藝術(shù)的,一個是從小被“養(yǎng)父”打壓批評,一個是從小就被父親寵上了天。
一個處事小心翼翼,看慣了別人的臉色,一個從小就是別人看她的臉色。他們倆在一起,估計好不到哪里去。而且結(jié)婚后,蘇見明的收入估計也很難支撐起莎莎的消費,畢竟搞藝術(shù)是很花錢的。
當然,作為黎志田的女兒,莎莎肯定不缺錢,但這對蘇見明的自尊心,還是會有沖擊的。所以說,他倆不合適,勉強在一起,也不會幸福。
其實,以莎莎的身份,她的婚姻是很難幸福的。
找一個本分的人,地位和她不般配。找一個地位和她般配的人,又很難獲得真心真愛。這就是莎莎這個富家女的婚姻困境,而且是個兩難困境。除非莎莎脫離自己的家庭,回歸一個普通人,但這樣更難。

不過,隨著鄭剛和黎志田的伏法,蘇見明和莎莎都失去了耀眼的背景,他們落地了。這樣一來,在以后的故事里,他們倆還真有可能走到一起。很多時候,命運都是要兜一個大大的圈子后,才會揭曉真正的答案。
《堅如磐石》的故事,告訴我們,普通人所仰望和羨慕的那些人,他們或許也在仰望和羨慕普通人。
大部分普通人在柴米油鹽中,也不乏真心真愛。但一些衣食無憂的人,可能正好缺少真心真愛。正是因為這樣,所以黎志田才更在乎真心真愛。
所以當David秘密約會舊情人的視頻,被他看到后,他馬上就想放棄這個女婿了。

雖然一個人出軌不至于到該死的程度,但從黎志田的角度,David死得不冤枉。誠然,David只是出軌了并且給蘇見明提供了一些小小的證據(jù),刺殺黎志田的殺手,也很大可能不是David安排的,但是,一旦一個人犯了一個錯,其他的錯誤,也會被順利安排到他頭上。

黎志田成功后,成了年銷售額400多億的金五集團總裁后,他基本就聽不到真話了。所以,“真”對他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可是,如果真有人對他講真話,黎志田還能聽進去嗎?估計聽不進去了,大家都會順著他說。女兒莎莎的感情生活處于兩難困境,黎志田自己不也在兩難困境中嗎?
富貴這個東西,其實就是一個巨大無比的圍城,外面的人想進來,里面的人想出又出不來,只能被裹挾著奔向自己必然的命運。
不知道,當朱麗的手機被打開,真相大白時,黎志田和鄭剛在想什么?他們是不是后悔當初的行為和選擇呢?

估計不后悔是不可能的,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但是如果人生重來一次,或許他們依然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有些門,一旦打開,就再也關(guān)不上了。有些船,一旦踏上去,就再也下不來了。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命運的開關(guān)就在人的一念之中,心才是命運的樞機,就像王陽明說的那樣: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