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新發(fā)明之便攜式折疊書包

一、作品名稱:便攜折疊書包
二、創(chuàng)意來源
? ? ? ?現(xiàn)在用的書包找東本很不方便。東西裝多了,把書包撐的鼓鼓的,想抽出一本書來很費力。有時裝進去的卷子時間長了會折皺,被書本壓在書包底下很難找。書、本子和卷子裝在書包里,會不可避免地發(fā)生折皺、翻角、破皮等后果。而且書包太鼓,無法放入桌兜。因此,發(fā)明便攜折疊書包,以避免這些使用上的諸多不便,
三、項目摘要
? ? ? ??現(xiàn)在使用的書包,書本主要集中裝在一個大兜里。而便攜折疊書包設(shè)計的基本理念就是:將書本依次平鋪疊放,打開后是一塊長方形帆布(大小相當于書包正視面積6倍),折疊起來大小和現(xiàn)在書包一樣大,并且裝有掛環(huán),打開后可掛在書桌旁邊。解決難找、難取、難放置的問題。
四、發(fā)明描述
? ? ? ?便攜折疊書包打開是一個長方形,分為六個裝書的區(qū)域,共兩排,上排三個,下排三個??紤]到書本有一定厚度,所以每個區(qū)域之間間隔5厘米。每個區(qū)域用布依次重疊排列,形成好幾個可以裝書的布兜,每一個兜口比上一個兜口低2厘米。書錯落有致,排在最下面的窄一點的兜可以用來裝文具、鑰匙等小件物品。
? ? ? ?背面有背包帶,可以背,也可以掛椅子背上。書包打開后,上邊還有掛環(huán),可方便掛在桌子旁或墻上,方便取放。考慮到打開后豎直方向太長,不方便掛,所以在打開后,在中間偏上和偏下的位置訂上幾個魔術(shù)貼(如圖所示),這樣打開后,中間部分可折疊縮短長度,便于掛在桌子旁。另外,還可以把書包左右折疊,兩個掛環(huán)重合,也可以減小寬度。
折疊步驟:如圖
1、沿虛線a折疊,即把左部分與中間部分重合。
2、沿虛線b折疊,即把右部分與中間部分重合。
3、沿虛線c把下部分向上翻,扣好扣子,就完成了。
五、特點作用
1、解決了書包里東西太多不好找也不好取的問題;
2、避免了書、本子和卷子裝在書包里,發(fā)生折皺、翻角、破皮等后果;
3、打開后可以懸掛在椅背上、桌子邊、墻上等,方便使用。
六、附圖說明:
?

1-扣子,2-包蓋,3-掛孔,4-多層兜,5-背包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