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中國紅木家具史,實證著整部中國大歷史
中國古稱華夏,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文化,也曾創(chuàng)造出人類奇跡。華夏輝煌的民族文化,在世界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章部分圖片來自于網(wǎng)絡)
其中紅木家具文化就是主要的組成部分。中國紅木家具的起源是世界紅木家具史上最早的國家之一,其發(fā)展隨著社會化的進程經(jīng)歷了多層次的變革。

中國家具文化五年前歷史
下面就和小知士一起來深度解析一下紅木家具的歷史文化。

商周早期的家具雛形
從歷史文獻可知,我國早在殷商以前就已發(fā)明了家具:席——榻之始、俎/幾——案之始、禁——柜之始、扆——屏風之始。
眾所周知,中國在商周時期便已進入了著名的青銅器時代。由于當時科技不發(fā)達,人們很迷信,多把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希望寄托于上天的佑護。因此,在先民的日常生活中,祭祀活動便占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而禮器,自然成為這一時期最重要的器物。
不過當時禮器雖是青銅的材質,但已備早期家具的雛形。

王義紅木家具羅漢床欣賞
能工巧匠魯班為代表的木匠鼻祖加工第一批低矮紅木家具
春秋戰(zhàn)國兩漢時期,人們的生活習慣是坐或跪于地上,所以這個時期的紅木家具設計得較為低矮,以幾和案為主。

王義紅木家具供奉的魯班和孔子
同時冶金技術的進步,使煉鐵技術得到快速發(fā)展。鋸、斧、鉆、鑿、鏟、刨的出現(xiàn),使木材加工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變革,從而使家具的功能性不斷加強的同時兼有禮器的功能。
這個時期雕刻已被廣泛應用到家居裝飾中,有浮雕和透雕等。
秦國規(guī)模龐大的阿房宮各式紅木家具,就是秦始皇大興土木的一個標志
秦統(tǒng)一后,建立了高度集權的封建國家。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使秦王朝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上都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比如說,規(guī)模龐大的阿房宮,就是秦始皇大興土木的一個標志。

王義紅木家具架子床欣賞
但遺憾的是“楚人一炬,可憐焦土”。當年的輝煌已不復存在,我們只能借助于史料記載和文學作品,去想象當時的盛況。
秦漢時期的貢獻:為“垂足而坐”奠定了基礎。
漢人的起居方式依舊是席地而坐,胡床就是其中鮮明的代表
胡床,是一種形如馬扎的坐具。人們從席地而坐慢慢的變成了垂足而坐,畢竟長時間坐地上,人們容易著涼或者腿麻,不如坐在凳子上舒服。所以胡床越來越受人們的喜愛,得到了很大的推廣。

王義紅木家具中堂六件套欣賞
后來被發(fā)展成可折疊馬扎、交椅等,為后來人們的“垂足而坐”,拯救羅圈腿奠定了基礎。
室內家具還有幾的存在,幾在漢代則是等級制度的象征?;实塾糜駧?,公侯們只能用木幾或竹幾,不可錯亂。案的作用也相當大。上至天子,下至百姓,案既可作為飲食用桌,又可用來放置竹簡,以便伏案寫作。

漢代家具集合演示圖
到了魏、晉、南北朝,低型紅木家具向高型紅木家具發(fā)展轉化的高潮期
魏晉南北朝階段,這個階段的家具與前面階段的家具形成了鮮明對比。從西晉時起,跪坐的禮節(jié)觀念漸漸淡薄,傳統(tǒng)的席地起居習俗逐漸被廢棄,至南北朝,因人們有了垂足坐的習慣而漸漸流行高型坐具。

佛教對中國紅木家具影響深遠
這個時期的高型家具裝飾方面受佛教的影響深遠,浮雕配件或繪畫圖案,多少都與佛教有關。
這個時期的床榻?jīng)]有太大的變化,出現(xiàn)了直背靠椅,這為中國歷史家具趨于完美打下了基礎。
隋唐及五代:高形紅木家具興盛時期,高矮形紅木家具并存發(fā)展
隋朝是短命的,僅僅維持了37年。即便是在家具方面,也沒有留下多少值得一提的東西。家具的真正繁榮是在唐代。
唐代初期就出現(xiàn)了蓬勃進取的精神風貌,長時間的戰(zhàn)亂和流離失所在江山統(tǒng)一后,人們的生活熱情得以爆發(fā)?!柏懹^之治”帶來了社會的穩(wěn)定和文化上的空前繁榮。
唐代的家具雖然渾厚、豐滿,尤其是豪門貴族所使用的家具,在裝飾上華麗無比,出現(xiàn)了復雜的雕花、大漆彩繪,但工藝技術和品種方面則變化無多。

唐宮仕女圖
唐代家具代表鼓墩、蓮花座、藤編墩之外,還可以見到形制較為簡單的板足案、曲足案、翹頭案等。
五代家具代表:直靠背椅、條案、屏風、床、榻、墩等
宋、元時期“垂足而坐”已成為固定式姿勢,中國人起居生活方式的變革由此而告一段落
宋代紅木家具在總體風格是呈現(xiàn)出挺拔、秀麗的特點。裝飾上繼承五代風格,以樸素為主。局部細節(jié)點綴以達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宋代家具的繁榮和發(fā)展,造就了以后的完美、精湛的明式家具。

王義紅木家具沙發(fā)鑒賞
元代匠師在承具上做了兩種創(chuàng)造性嘗試。一是桌面不探出的方桌,其形象見于馮道真墓壁畫,高束腰,桌面不伸出。二是抽屜桌,桌面下設抽屜的創(chuàng)意,以后為明代所繼承,沿用至今。
明末至清初,以蘇式紅木家具為代表的明式紅木家具,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明末清初,社會雖動蕩不安,可家具的發(fā)展并未因戰(zhàn)亂而停滯。大量的硬木木料如紫檀、烏木等,得到了上層社會和文人雅士的喜愛。
明代家具的榫卯結構,極富有科學性。不用釘子少用膠,不受自然條件的潮濕或干燥的影響,制作上采用攢邊等作法。在跨度較大的局部之間,鑲以牙板、牙條、圈口、券口、矮老、霸王棖、羅鍋棖、卡子花等等,既美觀,又加強了牢固性。

王義紅木家具百鳥朝鳳博古架
明代家具的裝飾手法,可以說是多種多樣的,雕、鏤、嵌、描,都為所用。裝飾用材也很廣泛,琺瑯、螺甸、竹、牙、玉、石等等,樣樣不拒,但是決不貪多堆砌,也不曲意雕琢,而是根據(jù)整體要求,作恰如其分的局部裝飾。
清代家具裝飾手法史無前例,大體上可以歸納為三個點:一是多種材料并用。無論是雕、嵌、漆、繪,還是骨、木、竹、玉、瓷、法郎,都為家具裝飾服務。二是多種工藝結合。有浮雕與透雕的結合,有雕與嵌的結合,雕嵌與描金的結合,有雕嵌與點翠的結合。三是飾“多”和“滿”。追求光華富麗的富貴之感,但有的過分追求奢侈,顯得繁瑣累贅。
從清末到民國,中國社會經(jīng)歷了暴風驟雨般的洗禮,紅木家具被西方文化迅速“洋化”起來
如廣式家具幾乎將整件家具都加以雕刻,使不少家具變成了一件件雕刻工藝品。這些家具雕刻精細,式樣新穎,既是地道的中國制造的“西式家具”,也是“洋氣”十足的中國家具。中國傳統(tǒng)的古典家具在受到很大沖擊、產生了較大變化的同時,也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新品種。

王義紅木家具皇宮椅鑒賞
這樣從某種意義上講,一部中國家具史,就是一部專題文化史。它從一個側面,實證著整部中國大歷史。因而,紅木家具就成為了中華民族值得驕傲并珍視的文化遺產之一。

王義紅木家具工藝美術大師王義老師
創(chuàng)始人王義簡介:山東工藝美術大師。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紅木文化傳承大師。中國紅木委副會長。山東工藝美術協(xié)會副會長。王義紅木文化館館長。王作藝術家具創(chuàng)始人。王義紫砂陶瓷藝術工作室主人。
2014年10月31日王義獲得第4屆山東工藝美術大師稱號,2015年8月30號,王義又拿到了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頒發(fā)的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專業(yè)資格證書。中國紅木古典家具理事會以王義名字命名的“王義仿真原生態(tài)雕刻法”“王義山水紋”,已在業(yè)界傳為盛譽,并已申請了6大專利。
濟寧王義藝術家具館隨時歡迎您的到來,歡迎前來參觀,實地考察手工雕刻車間,喜歡傳統(tǒng)家具的您來吧!
濟寧高新區(qū)王義紅木家居館座落在濟寧高新區(qū)同濟路66號利生集團院內。隨時歡迎喜歡的朋友前來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