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外語選擇日語靠譜嗎?這5大優(yōu)勢你還沒看?
不少同學有疑慮,高考外語選擇日語到底靠譜嗎?答案無疑是肯定的,靠譜。高考日語的靠譜性為以下幾點,第六時限整理出來了,可供同學們參考:
一、具有權(quán)威性、真實性
高考日語符合國家政策,符合高考外語種類的規(guī)定。2018年~2020年頒布的教育部文件都明確規(guī)定全國統(tǒng)考科目中的外語分英語、俄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等6個語種,由考生任選其中一個語種參加考試。
?
二、相對高考英語,高考日語更具優(yōu)勢
1、日語學習難度小,更易學!
(1)日語與漢語屬于同一語系,漢字是隋唐時期傳入日本的,因此日語和漢語存在很多相似之處。再加上日語的書寫方式是“和漢混交體”,即:假名和漢字混寫的書寫方法。另外漢字在日語中占比相當大,日本人常用漢字達到1945個,而中國人常用漢字也不過3500個,意義與寫法與中文基本一致。因此,學習日語的難度會大大減小,有利于中國人的學習。
(2)學習周期短,分數(shù)提升空間大,日語高考卷要求學生達到N3(日語國際能力三級)水平,也就是說要求每周學習4至5個課時,這僅需要大概一年的時間。這就意味著在高中時期,三年的時間學習日語參加高考是足夠的,有把握的,靠譜的。
2、日語高考難度小,更易考!
(1)高考日語考察詞匯約2500個,高考英語考察詞匯約4500個,高考日語比英語詞匯方面就少2000左右
(2)高考日語題型4種,主觀題只有寫作,其余全是單選。而高考英語題型有6種,也比較復雜。
(3)考試競爭小,全國考生近1000萬,日語考生4.8萬,這個比例不言而喻了吧。
這就意味著相比英語,學習日語更有可能在高考中考高分,而且也不用再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外語這門學科上,有更多時間去彌補其它學科的不足,提高總分大大拉開與其他人之間的差距,為自己考入理想大學多添一份籌碼。
?
三、更具選擇性
1、適合學習高考日語的同學:
(1)英語基礎(chǔ)比較薄弱或英語學習意愿低、英語總是拖總分的同學
(2)對日語特別感興趣的同學
(3)計劃赴日留學的同學
2、為英語基礎(chǔ)比較薄弱同學提供新的選擇
高考英語成績70分以下的學生人數(shù)---總考生人數(shù)的30%;對這部分的同學而言,高考日語何嘗不是一個新的選擇,新的機會,多一份選擇就多一份可能,多一份上大學的機會。而不是和學了這么多年,死磕了這么多年依然沒有進展的英語賭上自己的未來。
那我們能如何改變呢?
1、努力提高英語能力和成績,但是,有一些同學無論如何學不好就徹底放棄,無所作為,聽天由命,到時候英語考多少是多少
2、決然選擇,積極改變,通過選擇改變來掌握自己的命運。錯誤的戰(zhàn)略:用自己的弱項去與別人的強項競爭,那必然是失敗的。因此,選擇高考日語是可行的、不錯的。
?
四、高考日語的發(fā)展前景不錯
國家支持高考日語教育是國家戰(zhàn)略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隨著中日經(jīng)濟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特別是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發(fā)布以來,-對日語人才的需求也愈加迫切。在這個大背景下,參加高考日語的學生逐年增加。相關(guān)數(shù)據(jù)顯示:2017年 1.6萬人→2018年 2.3萬人→2019年 4,8萬人→2020年 9.6萬人。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的高速發(fā)展,現(xiàn)階段無論是科技還是人文的發(fā)展都越來越快。在未來的發(fā)展中,國家發(fā)展靠人才,民族振興靠人才,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人才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因此國際化的復合型人才是目前市場上最為稀缺的資源,想要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時代脫穎而出,就要比別人擁有多一份技能,哪怕是多會一門語言,也會多一份機會。而國家將高考日語規(guī)劃入高考中,使得更多人有機會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符合現(xiàn)在人才的發(fā)展方向,也減少了部分獨特人才的流失。也使得人才的形式不再單一,更加多元化,貫徹落實了新時代的人才強國戰(zhàn)略。
五、高考日語是相伴終身的有用技能
多學一門語言就多一項技能,就多一條出路。學好一門語言,就能多看一個世界,語言學習可以使大腦變得更加活化,起到鍛煉大腦的作用。語言的學習可以開闊視野,接觸到不同的文化、思考問題的方式。學好一門語言是長期堅持積累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所得,也是相伴終身的有用技能。進入職場,比起沒有學過日語的競爭者肯定更有優(yōu)勢,也不是其它競爭者短時間內(nèi)可以學會可以替代的,這大大為自己的工作增添了一份保障。而高考日語正是為大家日后系統(tǒng)日語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因此,高考日語確實靠譜。選擇比努力更重要,考慮清楚的同學就盡早開始高考日語的學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