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SEP:真之緊縮論(The Deflationary Theory of Truth)第1~6節(jié)

2020-04-11 23:21 作者:屋頂現(xiàn)視研  | 我要投稿

SEP:真之緊縮論(The Deflationary Theory of Truth)

URL: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spr2018/entries/truth-deflationary/

版本信息:First published Thu Aug 28, 1997; substantive revision Mon Oct 4, 2010

作者:Daniel Stoljar and Nic Damnjanovic

翻譯——前言:@luanzhao;第1、2、5、6、7節(jié): @Suetonius ;第3節(jié):@一般通過ANIMA;第4節(jié):@奇怪的阿法南猿

校對—— @烏有之人 @Suetonius??

翻譯僅供學習討論,轉載注明原文出處與翻譯校對,歡迎友善討論與指出翻譯不足之處

網(wǎng)哲鄰人部,一個自由自主自律的聯(lián)合協(xié)作哲學詞條翻譯社群,歡迎有志者私信加入。

文章配圖僅獻給翻譯校對君s,圖文無關

屋頂按:

本詞條由網(wǎng)哲鄰人部志愿翻譯,首發(fā)于知乎專欄【網(wǎng)哲鄰人部】,歡迎關注;

因屋頂也從事著一些日英語文獻翻譯,個別翻譯君也參與其中,網(wǎng)哲鄰人部經(jīng)討論決定、為減少重復工作與方便學人閱覽,委托屋頂在B站長期代為發(fā)布詞條翻譯,望讀者周知


根據(jù)真之緊縮論,斷言一個陳述只是斷言該陳述本身。例如,說“雪是白的”是真的,或這一點是真的:雪是白的,都等同于簡單地說雪是白的,而根據(jù)緊縮論,這可以說是“雪是白的”作為真理的全部(內(nèi)容)。


對于有關真的本質(zhì)的哲學討論而言,這類理論會有很多推論。哲學家們經(jīng)常會如此建議:真在于對事實的符合性;真在于與一系列信念或命題的融貫性;真是理性探求所得的理想產(chǎn)物。但是,根據(jù)緊縮論,這些建議是錯誤的,而且,它們都存在一個共同的錯誤。這一共同的錯誤是假定真具有一種本質(zhì),這種本質(zhì)是哲學家可能會發(fā)現(xiàn)的、并發(fā)展出與之相關的理論的。對于緊縮論者而言,真并不擁有這樣的、在對日常斷言的把握(例如,“雪是白的” 僅在雪是白的時為真)之外的本質(zhì)。緊縮論者會說,尋找真的本質(zhì)的哲學家注定會感到沮喪,因為他們正在尋找不存在的東西。


緊縮論有許多名字,至少包含如下這些:冗余論,消去論,無真論,去引號論,和極小主義理論。關于如何使用這些標簽尚無術語共識:有時它們可互換使用;有時,它們用于標記同一普遍觀點的不同版本之間的區(qū)別。在這里,我們將使用“緊縮論”和“真之緊縮論”來表示我們要討論的一般觀點,并為該觀點的特定版本保留其他名稱。


1. History of Deflationism緊縮論的歷史

2. The Equivalence Schema 等值模式

3. Varieties of Deflationism緊縮論的版本

4. The Utility of Deflationary Truth 緊縮論的應用

5. Is Truth A Property? 真是一種屬性嗎?

6. The Deflationary Theory of Falsity 假之緊縮論

7. Objections to Deflationism對緊縮論的反駁

7.1 Objection #1: Propositions Versus Sentences. 命題還是句子

7.2 Objection #2: Correspondence 符合性

7.3 Objection #3: Truth-value Gaps. 真值間隙

7.4 Objection #4: Consistency and Adequacy 一致性和適當性

7.5 Objection #5: Normativity. 規(guī)范性

7.6 Objection #6: Inflationist Deflationism? 膨脹的緊縮論


1. 緊縮論的歷史


緊縮論已經(jīng)成為了20世紀最受歡迎的關于真的進路之一。Frege, Ramsey, Ayer, 和Quine明確地捍衛(wèi)它,其他哲學家也同情地對待它(根據(jù)Dummett 1959, 該觀點起源于Frege.)。以下各節(jié)均包含該學說的被承認的版本,盡管它們在細節(jié)上有所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句子“我聞到紫羅蘭的氣味”與句子“我聞到紫羅蘭的氣味是真的”具有相同的內(nèi)容。如此看來,通過將作為屬性的真歸于思想,似乎并沒有為思想增加任何東西。(Frege 1918)


真和假首先歸于命題。它們所被賦予的命題可以被明確地給出或描述。首先假設它是明確給出的;那么很明顯,“這是真的:凱撒被謀殺了”的意思不外乎是凱撒被謀殺的意思,而“這是假的:凱撒被謀殺”意思就是凱撒沒有被謀殺的意思。它們是我們有時出于強調(diào)或修辭原因而使用的短語,或表示在我們的論證中被陳述所占據(jù)的位置……在第二種情況下,描述了命題但未明確給出它時,我們可能還有更多問題,因為我們得到了在普通語言中無法消除“真”或“假”一詞的陳述。因此,如果我說“他永遠是對的”,那意味著他所斷言的命題都是真的,而且似乎沒有任何表達該命題而不使用“真”一詞的方式。但假設我們這樣說“對于所有p,如果他斷言p,p為真”,那么我們看到命題函數(shù)p為真與p完全相同,例如

“凱撒被謀殺是真的”的(語義)值與“凱撒被謀殺”相同。(Ramsey 1927)


很明顯,以“p為真”或“這是真的:p”的形式從不會為語句對真的指稱增加任何意義。如果我說這是真的:莎士比亞寫了《哈姆雷特》,或者說“莎士比亞寫了《哈姆雷特》”是真的,那我說的不過是莎士比亞寫了《哈姆雷特》。類似的,如果我說這是假的:莎士比亞寫了《伊利亞特》,那我說的不過是莎士比亞沒有寫《伊利亞特》。這表明“真”和“假”這兩個詞并沒有被用來代表任何東西,而是在句子中僅用作斷言和否定符號。也就是說,真和假不是真正的概念。因此,關于真的本質(zhì)可能沒有邏輯上的問題。(Ayer 1935)


真謂詞是一種暗示,拋開對句子的技術化談論,我們的目光應該關注這個世界。 Tarski的范式明確表明了真謂詞的這種消除作用:


“雪是白的”為真當且僅當雪是白的。

引號標志了談論語詞和談論雪之間的所有差異。引號是包含雪的名稱(即“雪”)的句子的名稱。通過說這句話為真,我們說出了:雪是白的。真謂詞是一種用于去引號的裝置。(Quine 1970)


除了在歷史上受歡迎,緊縮論在近期的工作中也是焦點。也許其最具爭議的當代辯護者是Hartry Field和 Paul Horwich。


緊縮論之所以流行,原因之一是它的反形而上學立場。緊縮論似乎消除了一個巨大的形而上學困惑,一個關于真的本質(zhì)的困惑,而現(xiàn)代哲學的特征則很大程度上是對形而上學的深刻懷疑。緊縮論流行的另一個原因涉及這一事實,即真理是一種語義概念,因此它與其他語義概念(例如指稱,意義和內(nèi)容)一起占據(jù)同樣的位置。許多哲學家關注理解這些語義概念的嘗試。緊縮論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它表明,至少在真這方面,這里的困惑比人們可能期望的要少。


2. 等值模式


可能是由于對緊縮論的廣泛的興趣,該理論有很多構想。結果是真之緊縮論的版本多得不能再多了。然而,近期的緊縮論最經(jīng)常是在一個模式(schema)的幫助下提出的,該模式有時也稱為等值模式:


(ES) <p>是真的當且僅當p。


在該模式中,尖括號表示適當?shù)男纬擅值难b置,例如,用引號或“ ...的命題”以及“p”的出現(xiàn)替換為句子以產(chǎn)生模式的例示。在(ES)的幫助下,我們可以將緊縮論粗糙地構成這種觀點:該模式的例示把握了有關真的、可說的所有重要信息。不同于緊縮論的理論拒絕這一點,即等值模式告訴了我們所有有關真的真理。因為這些理論在等值模式上加了一點什么,因此他們經(jīng)常被稱為真之膨脹論。(該等值模式與塔斯基(1944, 1958)有關,但并不清楚塔斯基本人是否能算是任何類別的緊縮論者。我們先將塔斯基放在一邊)。


通過這種方式的構造,緊縮論沒有給出一個對真的清晰的定義,因為(ES)并不是對任何東西的定義。確實,一些緊縮論者(最著名的是Horwich 1998b)根本沒有提供對真的明確定義。相反,他們提供了關于持有真概念的明確定義。精確地說,他們的建議是某人持有真的概念,僅當她愿意接受等值模式的所有(無爭議)例示,即,每一個形如“<p>是真的當且僅當p”的句子(這些句子并不自相矛盾或以其他方式出現(xiàn)偏差)。當然,這樣的緊縮論者可能會認為,在說出有關持有真概念是什么時,他們已經(jīng)告訴我們真概念是什么了。但是后者只是前者的副產(chǎn)物,因為這個關系,我們說這些緊縮論者提供了對真概念的隱含的定義。


是否存在沒有采用等值模式或類似裝置的緊縮論版本,或與緊縮論相近的立場?有的,但我們只在這里提一下它們,然后把他們放在一邊。其中一個這樣的立場——也許稱為表達論——是倫理學中情緒論的類似物(這種關于真的觀點與Strawson 1950有關,盡管很難說能否歸給他)。根據(jù)情緒論,至少以一種它的最傳統(tǒng)的版本,“酷刑是錯誤的”形式的言說盡管很明顯,但并沒有斷定酷刑是“錯誤的”。說“酷刑是錯誤的”只是表明說話者對酷刑的消極態(tài)度。表達論是關于真的平行立場。根據(jù)表達論,“S是真的”形式的言說盡管很明顯,但并沒有斷定S“是真的”,而僅僅表達說話者對斷言S的贊同。


另一個這樣的觀點是真之代語句理論,它由Dorothy Grover提出 (見 Grover, Camp and Belnap 1973, and Grover 1992)根據(jù)該理論,以謂詞“是真的”構成的語句是代語句(prosentential),其中,代語句是對會話中先前說出的語句進行回指性交叉指涉的一種手段,就像代詞是對(之前在對話中說過的)姓名進行回指性交叉指涉的一種手段一樣。例如,根據(jù)代語句理論:

(1)瑪麗想買一輛車,但她只能買得起一輛摩托車。

我們將“她”解釋為這樣一個代詞:回指性地依賴于“瑪麗”。所以下面的情況也一樣:

(2)雪是白的。那是真的,但在匹茲堡,它很少時候看起來是白的。

我們將“那是真的”解釋為這樣一個代語句:回指性地依賴于“雪是白的”。


表達論與代語句論是緊縮論的近親,并且,在對該術語的有些使用中,可能可以合理地將其稱為緊縮論。但是,它們也與這里利用等值模式的緊縮論諸版本足夠得不同。在表達論與代語句論,和我們這里所理解的緊縮論之間,一個重要的區(qū)別與這一點有關:“S是真的”這樣的語句的邏輯結構。對于緊縮論,這樣的語句的結構是非常直接的:“S是真的”通過由“S”所指稱的東西,表述了由“是真的”所表達的屬性。我們也許可以通過說,根據(jù)緊縮論,“S是真的”說出了為真的S,就如“蘋果是紅的”說出紅色的蘋果,或者“約翰睡覺”說出了在睡覺的約翰。而表達論和代語句論都(出于不同的理由)拒絕這一點。根據(jù)表達論,“S是真的”的合適解釋甚至不是一個主謂結構,而是“贊美S!”。因此很顯然,這并不是在說為真的S。相較之下,根據(jù)代語句論,雖然“S是真的”有一個主謂結構,但將其解釋為關于S的東西仍然是錯誤的。需要考慮的是:根據(jù)代語句論,“ S是真的”代表了由S所指示的語句,就像(1)中的“她”是代表“瑪麗”的代詞一樣。但是我們并不是說(1)中的“她”與“瑪麗”的名字有關;類似地,根據(jù)代語句論,我們不應該說“S是真的”是關于S的。否則,就可能會誤解回指的本質(zhì)。


3. 緊縮論的版本


對于等值模式(equivalence schema)的不同的解釋產(chǎn)生了緊縮論的不同版本。


一個重要的問題涉及假定等值模式的哪些例示與之有關(也就是說:等值模式的例示中的名稱被假定指稱什么)。根據(jù)一種觀點,等值模式的例示是關于句子的,其中句子的名稱可以簡單地通過給句子加引號來構造——因此,“‘布魯圖斯殺了凱撒’”就是‘布魯圖斯殺了凱撒’的名字。換句話說,對于這些持有或許被稱作緊縮論的句子主義版本的人來說,等值模式具有類似(3)的例示:


(3)“布魯圖斯殺了凱撒”是真,當且僅當,布魯圖斯殺了凱撒。

為了讓這看起來清楚一點,我們也可以說,根據(jù)句子主義(sententialism),等值模式會是(ES-sent):

(ES-sent) 句子“s”是真,當且僅當,s。

要注意在這里,(ES)中的尖括號已被替換成了引號。


相比之下,那些持有緊縮論的命題主義版本的人則認為,等值模式的例示是關于命題的,命題的名稱是或者可以被認為是“命題p”形式的表達——因此,“布魯圖斯殺了凱撒的命題”是布魯圖斯殺了凱撒這一命題的名字。換句話說,對于命題主義者而言,等值模式的例示被適當?shù)亟忉尀殛P于命題的而不是關于句子的,即更像是(4)而不是(3):


(4) 布魯圖斯殺了凱撒的命題是真,當且僅當,布魯圖斯殺了凱撒。

為了讓這看起來清楚一點,我們可以說,根據(jù)命題主義(propositionalism),等值模式會是(ES-prop):

(ES-prop) 命題p是真的,當且僅當,p。


將等值模式解釋為(ES-sent)而不是(ES-prop),會產(chǎn)生不同的緊縮論版本,反之亦然。因此,句子主義和命題主義是緊縮論的兩個不同版本。(還有其他一些解釋等值模式的方法,但我們在這里不做討論。)


緊縮論隨之變化的另一個維度涉及到等值的本質(zhì),這些理論將等值模式的例示解釋為斷言。其中第一種觀點認為,這些例示的右側和左側是分析等值(analytically equivalent)的。因此,對于句子主義者而言,(3)斷言,“‘布魯圖斯殺了凱撒’是真的”的含義與‘布魯圖斯殺了凱撒’相同;而對于命題主義者,(4)斷言,“布魯圖斯殺了凱撒的命題是真的”與“布魯圖斯殺了凱撒的命題”含義相同。第二種觀點是,這些斷言(如(3)和(4))的右側和左側僅僅是實質(zhì)等值(materially equivalent)的。這種觀點將(3)和(4)中的“當且僅當”解釋為經(jīng)典邏輯中的雙重條件句。第三種觀點是,如(3)和(4)之類的主張斷言它們的右邊和左邊之間是必然等值(necessary equivalence)的;也就是說,(3)和(4)都被解釋為具有必然性的實質(zhì)性雙條件。


分析等值,必然等值和實質(zhì)等值之間的三重區(qū)分,再加上句子主義和命題主義之間的區(qū)別,產(chǎn)生了緊縮論的六個不同版本:


正是緊縮論多樣化的性質(zhì)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緊縮論所使用的許多名稱。例如“冗余論”(redundancy theory),“消去理論”(disappearance theory)和“無真理論”(no-truth theory)主要用于緊縮論的分析版本:屬于上表中的A或B?!叭ヒ柪碚摗保╠isquotational theory)適用于緊縮論的實質(zhì)等值的句子主義版本:也就是表中的C?!皹O小主義理論”(minimalist theory)是Paul Horwich(1998b)最近使用的,適用于緊縮論的必然的命題主義版本:表中的F。詳細研究所有這些緊縮論的版本并不是我們的重點;很大程度上,哲學家會基于哲學其他部分的觀點,如語言哲學和形而上學的觀點,而偏愛這些版本中的一個或幾個。然而,在這里確定一個版本對之后的討論會很方便。因此,我們將遵循霍里奇的觀點,主要關注立場F。霍里奇稱這種觀點為“極小主義理論”(minimalism),但我們將繼續(xù)使用“緊縮論”。


4. 緊縮論的應用


真之緊縮論者認為等值模式(ES-prop)提供了對真概念的隱含的定義,這表明,正如標簽“冗余論”所暗示的那樣,真是一個多余的概念,并且是我們不需要的。相反,真之緊縮理論的提倡者(特別是那些受Ramsey影響的人)卻竭力指出,任何具有這種意義上的真觀念的人實際上都擁有一個非常有用的概念。特別的,具有此觀念的任何人都可以形成普遍表達否則將需要無限合取的邏輯裝置。


例如假設Jones因為某種原因決定將Smith視為他在現(xiàn)實本質(zhì)上的可靠指導。那么我們會說Jones相信一切Smith所說的話。但這再怎么說也沒能夠把握住Jones的信念的內(nèi)容。為了把握Jones的信念的內(nèi)容,我們需要某種方式來表達關于某些事物的無限合取,這樣的方式類似于以下形式:


如果Smith說雪是白的,那么雪是白的,如果他說雪是粉色的,那么雪是粉色的,如果他說雪是淡黃色的,那么雪就是淡黃色的,等等。等值模式(ES-prop)允許我們刻畫這種無限的邏輯鏈條。因為,基于這種模式,我們能將這種無限合取重構為:


如果Smith說雪是白的,那么雪是白色的這個觀點是正確的,如果他說雪是粉紅色的,那么雪是粉紅色的這個觀點是正確的,如果他說雪是淡黃色的,那么雪是淡黃色這個觀點是正確的,其他的也是如此。


反過來,這個重構的無限合取能以一種陳述形式表達,這種陳述的全稱量詞能夠約束所有命題:


對于每一個命題x,如果x為Smith所說的,那么x為真,或者更直白的說,Smith所說的一切都是真的。


這句話向我們表述了瓊斯信念的內(nèi)容。真之緊縮論者的一個重要觀點是,除非我們有真之緊縮理論所描述的真概念,否則我們不可能陳述這種信念的內(nèi)容。事實上,對大多數(shù)真之緊縮論者來說,正是真概念的這一特點——它在形成普遍表達中的作用——從根本上解釋了為什么我們有一個真概念。正如人們常說的,這是真概念存在的理由。


鑒于緊縮論者如此強調(diào)真概念在表達普遍表達中的作用,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有些版本的緊縮論被批評為在本質(zhì)上無法解釋關于真的普遍性(Gupta 1993,Halbach 1999,Soames 1999,Armour Garb 2004)。例如,僅使用(ES prop)的例示定義真的理論不允許我們導出類似于(合?。┑钠毡楸磉_。


(合取)對于所有命題p,q(p和q之間的合取當且僅當p為真且q為真時才為真)。


由于(ES-prop)的諸例示是特定命題的集合,并且(合取)是一個普遍的普遍表達,因此不可能從(ES-prop)的例示派生(合?。?。然而,一個真理論應該允許我們得出關于真的一般真理,比如(合取),這似乎是合理的。這表明,僅使用(ES-prop)的例示來闡述緊縮的真理論是不恰當?shù)摹?/p>


正是由于這個原因,一些緊縮論者使用(Gen)的一個版本來闡述他們的真理論。


(Gen)對于所有x,x是真的,當且僅當存在某個p使得x=<p>并且p。


對于(Gen)有兩件事要注意。首先,與(ES-prop)不同,它不是一個模式,而是一個普遍量化公式。因此,有可能從中派生(合?。?。這個(Gen)是普遍量化的,也意味著它可以作為真的明確定義。因此,盡管緊縮論者通常只是對真做出隱含的定義,但他們也有可能給出顯明的定義。因此,我們有了另一個緊縮理論可以隨之變化的維度。


第二,(Gen)中的存在量詞必須是量化句子的出現(xiàn)的高階量詞。Wolfgang Künne(2003)認為存在量詞是一個約束所有命題的客體化(轄域和值)量詞。另一種進路是將存在量詞看作為替換量詞,其中替換類由句子組成。Christopher-Hill(2002)提出了一個更進一步的、特殊的可選擇方法,并將存在量詞視為一個替換量詞,其替換類是所有命題的集合。然而,所有這些方法都受到了批評,因為使用高階量詞來定義真是循環(huán)的(Platts 1980,Horwich 1998b,McGrath 2000),并且可能得到錯誤的關于真概念的外延(Sosa 1993)。不幸的是,我們不能在這里評估這些批評。我們將繼續(xù)主要關注那些使用(ES-prop)例示的版本的緊縮論。


另一種用真緊縮論來處理普遍表達問題的進路是試圖去表明,與表面上不同,僅訴諸(ES-prop)例示的理論也有資源得出(雖然是有問題的)普遍表達。例如Field(1994a)建議我們應當允許解釋和提出那些能夠派生出普遍表達的理論綱要和規(guī)則。Horwich(1998b)提出了一種更加非形式的方法,根據(jù)這種方法,我們有理由去派生(合取),因為對某個(合?。├镜呐缮姆切问綑z查表明,我們能夠派生出它的任何例示。


5. 真是一個屬性嗎?


人們通常會說,根據(jù)緊縮論,真不是一個屬性,因此,根據(jù)該理論,如果命題為真,說命題具有一個屬性(該屬性是“為真”)這是錯誤的。這個觀點有對有錯,而了解其錯在哪對在哪有助于幫助我們理解緊縮論。


考慮這兩個真命題(5)和(6):

(5)加拉加斯是委內(nèi)瑞拉的首都。

(6)地球繞著太陽轉。


這些命題都共享了為真的屬性嗎?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們確實是的:由于它們都是真的,因此可以說兩者都具有真屬性。從這個意義上說,緊縮論并不反對說真是一種屬性:真是一種所有真命題都具有的屬性。


另一方面,當我們說兩個東西共享一個屬性F時,我們常常意指更多東西。我們的意思是除此之外,對于它們?yōu)槭裁炊际荈,在直覺上還有一個共同的解釋。正是在這第二個方面,緊縮論者拒絕說真是一個屬性。因此,在我們的例子中,對(5)“加拉加斯是委內(nèi)瑞拉的首都”的真的解釋是:這就是委內(nèi)瑞拉的政治歷史;對(6)“地球繞著太陽轉”的真的解釋是:這是太陽系的本質(zhì)。但是,太陽系的本質(zhì)和委內(nèi)瑞拉的歷史無關(如果有關的話,也完全是偶然的),在這個意義上,對(5)和(6)為什么都為真,并沒有共同的解釋。因此,在這個強的意義上,它們并沒有共同的屬性。


如果我們考慮兩個與真無關的屬性,例如存在(being,也就是existence)的屬性,和作為一個哺乳動物的屬性。考慮希拉里克林頓和中國長城。這些客體都擁有存在的屬性嗎?一方面,它們是的:它們都存在所以它們都擁有存在的屬性。但另一方面,并沒有對于它們的存在的共同解釋。解釋長城存在的原因是古典中國的建筑和防御政策;解釋希拉里克林頓的存在的原因是羅德姆夫婦。我們于是可能會說,存在并非是一種性質(zhì),而這意味著從兩個事物都存在的這個事實不能得到對它們?yōu)楹未嬖诘墓餐忉?。但是現(xiàn)在比較存在的屬性和作為哺乳動物的屬性。如果兩個事物是哺乳動物,它們擁有作為哺乳動物的屬性,但除此以外,對于它們?yōu)槭裁炊际遣溉閯游铮泄餐慕忉尅獌烧叨际峭簧镒迦旱暮蟠?。根?jù)緊縮論,為真的屬性更像是存在的屬性,而不像作為哺乳動物的屬性。


然后,根據(jù)一個人對如何成為一種屬性的觀點,她可能會在這里說:為真不是屬性,因為它不像是成為哺乳動物。但是實際上,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緊縮論者追求真與存在之間的類比,將真理描述為邏輯屬性(如Field 1992: 322; Horwich 1998a: 37; Künne 2003: 91)。


6. 假之緊縮論


真與假(對與錯)是一攬子交易。我們很難想象會有人擁有真的概念,卻沒有假的概念。對于真之緊縮論的支持者而言的一個明顯的的問題是,他們?nèi)绾螌⒃摾碚撗由熘良伲ㄥe誤)上去。


對假的概念的一個很自然的解釋是通過真的概念來定義它。因此,有人通過接受該模式的例示來持有假的概念:


(F-prop)命題P是假的,當且僅當命題P不是真的

與之相比,稍有不同的第二個對假的解釋,則是通過否定的概念來定義它:

(F-prop*)命題P是假的,當且僅當,情況不是如P那樣的


許多緊縮論者認為(F-prop) 和(F-prop*)事實上隱含地對假做出了相同的定義(cf Horwich 1994)。這里的關鍵想法是,似乎沒理由把為真與處于某種情況(the case)分開來。如果在為真和處在該情況中沒區(qū)別,那么在“情況不是如P那樣的”和“P不是真的”之間也沒區(qū)別。但除此以外,“P不是真的”似乎與“命題P不是真的”同義,并且這意味著(F-prop) 和(F-prop*)是等價的。正如我們即將見到的,這種對假的解釋,雖然確實很自然,但卻給緊縮論留下了一個關于真值間隙的重要批評。



SEP:真之緊縮論(The Deflationary Theory of Truth)第1~6節(jié)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诸暨市| 怀宁县| 锡林郭勒盟| 司法| 临猗县| 七台河市| 瑞安市| 大安市| 涞源县| 兰坪| 宜君县| 镇远县| 长垣县| 漳州市| 威海市| 阳原县| 大理市| 永春县| 双江| 始兴县| 阜城县| 奎屯市| 平舆县| 北川| 莱芜市| 全州县| 平乡县| 汉寿县| 石景山区| 清水河县| 凭祥市| 花莲市| 赣州市| 兴文县| 藁城市| 化隆| 长兴县| 洪江市| 石渠县| 青海省| 河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