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天下(498)西安樂游原
文游天下(498)
西安樂游原
文/石巖磊
? ? ? 845年的一個傍晚,唐朝詩人李商隱倍感郁悶,便乘車趕去位于長安城東南角的樂游原,他登高望遠(yuǎn),欣賞著日落西山的壯美景色,隨即寫下一首名垂青史的詩作:“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p>
? ? ? 樂游原是塊寬300米、長4公里的臺地,其高出周圍地面20米,因?yàn)樵跐h朝時此處建有“樂游廟”而得名。樂游原上視野開闊,既可俯視都城,又可遠(yuǎn)眺曲江池,是文人騷客頻頻光顧的好去處。李白、杜甫、張九齡、杜牧等文壇大咖都曾到此一游,并留下眾多名篇佳句,像詩仙的“樂游原上清秋節(jié),咸陽古道音塵絕”、詩圣的“樂游古園崒森爽,煙綿碧草萋萋長”等等。
? ? ? 如此風(fēng)光錦繡之地,自然少不了皇親國戚的染指。漢宣帝曾將其辟為“樂游苑”,供他和許皇后游玩賞景,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更是把這里打造為自己的私家別墅區(qū),只可惜由于她在與李隆基爭奪皇位時敗北而被賜死。隋朝時,樂游原上還建起了青龍寺,為佛教密宗的祖庭。到了唐代,日本空海法師到此學(xué)習(xí)唐密,師從青龍寺住持惠果,他回國后創(chuàng)建了日本密宗真言宗。
? ? ? 明朝時期,青龍寺地上建筑悉數(shù)被毀,唐代密宗幾近失傳,而日本的真言宗至今影響深遠(yuǎn),他們?nèi)砸暻帻埶聻槿彰艿陌l(fā)源地,倍加推崇。上世紀(jì)八十年代,在樂游原上建造了“空海紀(jì)念碑”以及“惠果、空海紀(jì)念堂”。2011年當(dāng)?shù)卣谒略涸放赃厪?fù)建了青龍寺,日本友人贈送新寺廟千株櫻花,這里遂成為西安市民春季賞櫻的理想之地。
? ? ? 對李商隱的《登樂游原》詩,歷來存在不同的解讀,尤其是末句“只是近黃昏”,有人貶其頹廢消極,也有人贊其高雅積極,但對于詩人當(dāng)時心境的認(rèn)識都是一致的,即其心中多有感傷。這一方面源自,李商隱在牛、李兩派黨爭中左右逢“罵”,仕途一片灰暗,另外也出自當(dāng)時每況愈下的時局,唐朝在經(jīng)歷“安史之亂”后即滑向了下坡路,讓詩人看不到盛唐復(fù)興的希望。
? ? ? 憂國憂民之情與進(jìn)退維谷之困令李商隱時時“意不適”,無限好的夕陽也只是稍縱即逝的虛妄了。這或許就是促成他的作品多含傷感的原因吧,比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讀之總是令人悲從中來。
? ? ?這是文人的悲哀,無力左右時政,只得在派系爭斗的夾縫中茍延殘喘,只能去“驅(qū)車登古原”,用大美風(fēng)景暫時平復(fù)一下心緒。但他也許能從太平公主的興衰中,從青龍寺的變遷間,感到些許安慰,畢竟夕陽是無私與公平的,它會將余暉遍灑塵世的每個角落,沒有王子與庶民的差異。想必李商隱從樂游原歸來,又能滿血復(fù)活般投身到雞零狗碎的凡世,在污泥濁水間無奈地繼續(xù)摸爬滾打。
? ? ? 2022.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