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破除偶像,重建自己——知無知七周年寄語

2022-08-08 10:21 作者:知無知的果老師  | 我要投稿

從2015年8月8日正式開張,到今天,2022年的8月8日,知無知走過了七年。因為疫情和各種原因,過去的兩年,知無知的活動基本轉(zhuǎn)入線上。但是,我們扎根經(jīng)典愛智求真的宗旨不變,激蕩思想提升觀念的精神不變,培育理性守護純粹的初衷不變。


這一年,既是出于被迫,也是自覺選擇,我越來越安心于某種孤獨而邊緣的狀態(tài),蟄守在如今只有一百平米的知無知空間里,深居簡出,青燈古佛,不受外界喧囂的干擾,沉浸在古往今來的那些偉大智慧里,如同馬基雅維利沉迷于古人的世界。


這一年,知無知持續(xù)輸出文化產(chǎn)品,帶讀系列《哲學(xué)的歷程》、《民主新論》、《第一哲學(xué)沉思錄》、《失樂園》、《善的脆弱性》相繼推出;開設(shè)直播課程《批判性思維三十講》、《教育心理學(xué)十講》、《歷史的觀念與想象十七講》、《現(xiàn)象學(xué)十講》、《金剛經(jīng)十講》;其他視頻欄目還有《你問我答》、《三言兩語》、《文化對談》。以上種種,總課程時長近300小時。另外,我還針對某些群體做了有關(guān)《思想實驗》、《道德經(jīng)》、《深度文本解讀》的專題講座。


所做的這些事情只是表明,這一年我個人沒有虛擲光陰,而知無知仍然在以笨拙而執(zhí)著的方式堅韌前行。在這方面,我和年近七十的老友老虎廟可謂志趣相投。他在博客時代就以“中國十大猛博”之一而著稱,每天要發(fā)一到三篇博文。如今他又以末日狂奔的心態(tài),每日錄制更新個人口述史,已達二百三十集。他還孜孜不倦地把知無知的課程系列以及他拍攝、搜集的各種記錄影像,上傳到網(wǎng)上。


無可否認,我在做事的時候,懷著某種緊迫感。我們之所以做事,是因為相信行動是有意義的;我們會產(chǎn)生焦慮,是因為擔心努力沒有成效。所幸的是,在閱讀經(jīng)典、分享心得的過程中,對于結(jié)果如何,我是看得越來越淡了。做事就是修行,改善世界的前提,是改善自己。我對“我與世界”的關(guān)系的定位,源自我對我這個個體的“在與不在”的思考。對此我是這樣認識的:和所有人一樣,我遲早都會不在;這個世界無論誰不在,都不重要,因為世界照常運轉(zhuǎn)。但是,既然我現(xiàn)在還在,我的在就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在發(fā)展和捍衛(wèi)我的獨特之在的同時,世界就因我的在而變得有點不一樣了,至少多了一分色彩。


知無知也是如此。知無知已經(jīng)在世七年了,她有著跟別的文化機構(gòu)不一樣的氣質(zhì)和形象。不管她多么的微不足道,但她在這座城市的存在,也帶來了有點不一樣的東西。她的在,就是她的意義所在。至于她哪一天不在了,也沒有什么好悲情或者好懷念的?;钪娜?,繼續(xù)創(chuàng)造新的在,迎接屬于自己的在。要執(zhí)著地、認真地活出當下的每一個在,卻不用糾結(jié)于自己的這個在能在多久。不必有“為萬世開太平”的幻象,你只能對你的在負責。多少人不就是為了外在的在,他人眼中的在,而喪失了自己的在嗎?


以上所論,當然是有感而發(fā)。今年六月二十五日,著名刑辯律師張思之于95歲高齡去世,四天以后,著名調(diào)查記者楊海鵬去世,年僅55歲。他們在世的時候,都曾因參與或卷入某些法律或公共事件,而名動天下,譽謗加身。如今,他們不在了,法律界和媒體界的好友同道,紛紛撰文或開追思會紀念,從情感和道義層面,完全可以理解,我個人也一向贊同“惡猜公權(quán),善待私權(quán)”,死者為大,對其努力和付出,保持起碼的尊重;對其行事為人的瑕疵,要有基本的寬容。但是,如果從公共性的層面,因他們的去世而緬懷曾經(jīng)某個相對獨立、開放甚或“風(fēng)光”的時代,我認為大可不必,那不過是自由主義者自作多情或一廂情愿的幻覺而已。就我們所處的整個時代而言,說不上大,也說不上??;沒有更好,也沒有更糟。時代的邏輯從來沒有變過,無論是疫情下的治理和生存,還是一樁接一樁的新聞事件,都是太陽底下無新事,現(xiàn)實的就是合理的。我覺得最好的態(tài)度反而是無條件地承認、接受、肯定,任何批判都是多余的。說得更冷酷一點,這個時代沒有歷史,所以無論我們做什么,也都不用認為自己在書寫歷史,或者會進入歷史。


我還是要強調(diào),只有個體性的人,才是可以更新的。張思之和楊海鵬留下的最彌足珍貴的東西,仍然是他們獨特的話語和風(fēng)格,他們鮮活的個性,他們走過的道路和他們的存在方式,正是這些東西,跟現(xiàn)狀的整齊劃一之間形成了某種張力,讓我們看到個體的人才是最重要的,人不應(yīng)該是宏大敘事的手段,以及,存在是一種突圍,善好的生活總是有可能的。


這一年,我越來越強烈地感受到人是有限而脆弱的,生活充滿不確定和偶然。人生短暫,為了珍愛生命,我遠離了一切無謂的社交和圈子,不再把精力放在那些注定如夢幻泡影的熱點時事上,說的自私一點,對于自我之外的一切,我都持漠然和厭倦的態(tài)度??墒?,我并不因此走向神秘主義或超然遁世的道路。對于所處的時代和土地,我有深邃的激情、深沉的關(guān)懷和深度的行動。我相信漢密爾頓所言,人類社會有責任通過深思熟慮和自由選擇里建立良好的共同體,而不是永遠注定要靠機遇和強力來決定自己的生活;我還相信,合理的制度包含對人性敗壞的警惕,對產(chǎn)權(quán)、契約和誠信的尊重,掌權(quán)者自我克制和自我設(shè)限的意識,原則和妥協(xié)之間達成平衡的可能。我越來越意識到,制度的背后是民情的土壤、觀念的底色,而土壤的培育、觀念的建設(shè),任重道遠,需要在“公民無小事”的點滴實踐中塑造權(quán)利意識,改善公共生活,也需要以對智慧本身純粹、極致的熱愛,沉心閱讀、思考和對話,同時耐心做觀念辨析和澄清的工作。我也看到,健全的常識、通達的理性和清晰的邏輯,對我們來說是何其重要而又何其匱乏,一不小心,稍一裹挾,人們就喪失了判斷力,封凍了憐憫心,并肆無忌憚地破壞權(quán)利的規(guī)則和自由的邊界。我說的所有這些,都是最底層最基本的東西。通過與經(jīng)典同行,知無知致力于以更思辨更說理的方式,傳播這些理念。而我自己,也是帶著缺陷上路,從來不敢以清醒者、一貫者自居,對我而言,這也是不斷的自我省察、自我教育的過程。


但這些還不是我要說的重點。當我們試圖以理性的確定來對抗偶然和無常,面對極端的情緒和偏狹的風(fēng)氣,我們會強烈感受到理性的無力和善的脆弱。作為個體,我們就處在這種被動性當中。而這,恰好是我想要表達的根本:關(guān)于被動與主動的關(guān)系。毋庸諱言,人是被動性的存在,但被動而主動,被動而自由,被動而積極,被動而肯定,這才是生命的辯證法則,才標志著人性的尊嚴。就如馬丁·路德所言,“我站在這里,我別無選擇。”可是我們都知道,馬丁·路德以其一己之力,掀起了宗教改革的驚濤駭浪。他在被動的位置上,實現(xiàn)了充分的主動和自由。


我承認我是有使命感的人,這種使命就體現(xiàn)在我正在做的事情當中——守護一點點精神的純粹與豐盈,老老實實耕耘,不問最終結(jié)果,承載著走過的彎路,成長的代價,但也有一路的樂趣與驚奇?;厥走@七年的軌跡,知無知能堅持下來,哪里是我的意志和能力所決定的,所以當我說使命的時候,絲毫沒有自我拔高的意思,反而充滿被迫的意味??嗫嘀?,幾度放棄,這一年讓我經(jīng)歷一生中前所未有的挫敗感。之所以還在做下去,只是因為背后某種更高的力量,在推著我往前走,沒有退路可言。也就是說,我不過是被安排、被預(yù)定,做著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情,我根本算不了什么。其實,每個人何嘗不都是如此?


不管是人,還是人造的事物,都是靠不住的,當我們?nèi)サ袅宋覉?zhí),破除了偶像,反而可以回歸真正的神圣性,無論遭遇什么外在的偶然和不確定性,都能夠積極地展開籌劃、重建和自我規(guī)定的歷程。不像古典的英雄,我們不必追求榮耀彰顯德性;不像超然的哲人,我們不必消極隱忍順服命運;也不像那些虛無主義者,要么同流合污,要么放縱墮落。對我來說,最好的活法,就是做好手頭的工,等待萬事互相效力,然后在逆境中忍耐,在順境中感恩。總之,我的心在哪里,世界就在哪里。我越是在被動中主動地服從,我就越能夠積極地融入到神圣的意志當中,感受到一個更加廣闊美好的天地。這個天地,是通過我的所思所行,在我的腳下逐漸展開和生成的。絕對和整體從來不會變,但它是通過與參與其中的個體的互動而動態(tài)呈現(xiàn)的。個體的生命和永恒的真理,是相互融匯、交相呼應(yīng)、共同綻放的關(guān)系。在這個意義上,再渺小的個體,也不會淪為時代的炮灰,不會被歷史所湮沒。


寄語本是希望,而希望,如魯迅先生所說,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希望就是在路上。每個人的在,都是希望所在。說到底,我維護的始終僅僅是差異和不同,而拒絕單一的價值標準和生活方式。每個人都在被動中綜合,完成自己的生命敘事。每個人在自己的條件和處境下所做的決策和行動,不管在別人看來是清醒還是糊涂,是漂亮還是糟糕,對他自己而言,都是最優(yōu)的“選擇”,也只能由自己承受后果。當然,我們相互影響,形成了一個生態(tài),一個命運共同體。而一種生態(tài)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這就是太陽底下無新事。然而,也正因如此,我更注重的是,我們每個人,如何才能扎根自己,如其所是地在,如其所是地新。

破除偶像,重建自己——知無知七周年寄語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湟中县| 德格县| 大冶市| 太湖县| 宝丰县| 延寿县| 民乐县| 华蓥市| 荆门市| 大埔县| 镇雄县| 西充县| 湟源县| 临江市| 荃湾区| 涪陵区| 齐河县| 松桃| 南平市| 延长县| 罗山县| 镇巴县| 随州市| 通城县| 永仁县| 阜新| 福州市| 天全县| 九龙城区| 玛沁县| 宁陵县| 萨迦县| 洪雅县| 屏山县| 永泰县| 贵德县| 全椒县| 屏东市| 西林县| 阳春市| 德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