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病》—柏拉圖洞穴理論 —《華氏451》—《攻殼機動隊》
b站漫游又何嘗不是一次次看展呢?以下是我在展里展外拾起的碎片,放入屬于我的攪拌機里。
100個靈魂在打架,最后只留下其一。
1-《信息病》
· 被翻閱的書,理解中也必然包含著誤解。
·?信息被割裂,又被摁進水里,是窒息嗎,還是洗滌得清澈透亮。
·?視角是讀者的嗎,是一種不受控的他人自由嗎?
·?瞎畫與否又由誰來評判。
·?在撕毀,在收錄整理,會是一種變向的褻瀆嗎?
·?留下的,真的會融入身體里面嗎?
整理這些碎片時,不去考慮和諧或者是混亂。
『避免一種滿滿當當?shù)目仗?/span>』
· 不止是對獲取信息這一行為上癮,而應該在此過程中鍛煉思考力。
·?大量信息被吞噬是正常的,只要珍惜剩下就好啦。
“互聯(lián)網就是如此,去思考如何當一位優(yōu)秀的拾荒者”
“重要的是,去建立自己的健康世界觀,用自己的方法論對待周圍事物?!?/p>
“與其恐懼信息的豐富程度,試圖不被信息裹挾,不如提高對信息的處理能力反思與實
踐”
———
2-柏拉圖洞穴
·?我們都生活在形形色色的洞穴中(每個意象都可以擁有很多的對應,還可以加上很多維度
·?陽光下固然刺眼,別恐懼別退縮。
『一些陌生有待深思的』
·?相信而不是知道
·?信念轉換為思想
“理念的世界才是真知的世界”
·?本質決定了存在(用本質去倒推空間所需①
『關于1與n』
“人類的認知永遠被感官世界所禁錮”
“思想代表了我們的心靈,從可見事物中抽象出一種性質的能力”(好的禁錮
·?特別批評了智者派,因為修辭術no,是幻象來源(對我的1/100會感到遺憾也是如此吧
·?由美的有形之物轉向美的概念
·?認識理念的方法是回憶(也許回憶能解讀為被沉淀的,可調用的
“當我們努力在雜多事物中尋找意義時,我們開始超越事物自身通向理念。”
·?所有的藝術作品都是墓本的墓本,離理念世界最遠(我的云思考歷程也亦如此
·?靈魂的三個等級,統(tǒng)治者vs工匠政體(由此思考未來職業(yè),尋找方向②
————
3-華氏451
『我為我注入靈魂』
“我們在記憶”
“人死后必留下一些東西,你觸碰過的東西從原樣變成一樣像你的東西”(想起了很多藝術展的概念③
“觀看世界,他比任何工廠里制造或買的夢想都奇妙”
“要讓你的眼里塞滿驚奇”
“書只是一個載體,為所承載的內容而出現(xiàn),當人類太想從這個載體吸取精華,很有可能適得其反。平淡的敘述,感情的共鳴,都是思考后獲得感悟的重要因素,缺少這一過程,那些所謂的精華,也許只不過是糟粕?!?/p>
·?造一個照鏡工廠吧,好好對鏡審視自己。
4-攻殼機動隊
·?當人類與信息融合...
·?靈魂是生命體特有的東西vs你們對生命體的認識太膚淺
“展示各種各樣的可能性,啟示你該如何面對未來,從而讓它的人文價值,真正對個體,對群體,對社會發(fā)揮指導作用,產生影響”對“高度發(fā)達的信息社會”
“不討論社會問題的科幻作品只是新家電的軟廣告”
“它考慮到了心理動力學,精神分析理論,哲學,影視語言,散文版的文學性思辨,鮮活立體的人物塑造,情懷,浪漫主義”
·?把觀眾放在超常的語境一個嶄新的空間,從而引發(fā)觀眾全新的思考
·?塔齊克馬“如果可以有線傳輸,或者像三體人那樣用思想直接交流,錯誤百出的語言和
書信還有它存在的意義嗎”(李滿是否也玩過這個概念呢④
『被人文折服』
“理想主義的色彩和現(xiàn)實主義的厚重同樣重要”
“迷茫之下,希望能守住愛好與慢節(jié)奏的生活”
一些引發(fā)思考的觸碰點的來源
【《信息病》— "反映當代人狀態(tài)的一次裝置藝術實踐"】?BV1zL411B7D3
up主:LCspirithome,BV17a411D75L
up主:writer周末,BV19Z4y117jN
up主:周三的大鳥蛋,攻殼機動隊系列合集?BV17s4y1S759
由點散射出還有很多,還在繼續(xù)探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