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人間世》第一季解說詞臺詞丨第6集:信任

上海市兒童醫(yī)院年急診量高達200多萬人次,每天這里要進行60多臺手術,和其他醫(yī)院不同,這里的患者都是孩子,疾病是一場人類與死亡的對決,絕不會對年幼的孩子心慈手軟,這里進行的每一次較量都牽動著家長敏感的神經。
向往生、厭惡死,是每一個人最普通的心態(tài),對兒科醫(yī)生而言獲得信任尤為重要。而當面臨堅持與放棄的選擇時,醫(yī)患之間是否還能撐起信任的橋梁?
這是一場召集6個科室的主任在進行了一場全院會診。4天前兒童醫(yī)院剛剛收治了一名來自寧波的5歲男孩王天奇。讓醫(yī)生們感到棘手的是王天奇的病情十分復雜,始終難以確診。在這短短的4天里,王天奇的腎臟功能持續(xù)衰退,肌酐指數迅速飆升至常人的10倍,生命危在旦夕。
根據寧波當地醫(yī)院的診斷,王天奇的病情為急性腎炎,住院后王天奇被立即送往腎臟科治療。病房外的走廊上,王天奇的外公外婆每天要在這里守候十幾個小時,兩位老人至今無法接受外孫患病的事實。
在醫(yī)院4樓的手術室外,范紅勝夫婦對于兒子的這臺手術同樣充滿希望。手術室內躺在手術臺上的是一名來自安徽銅陵的4歲男孩范昱澤,4個月前他被查出患有神經母細胞瘤,并且已經轉移到了骨髓。神經母細胞瘤這是一種極為兇險的腫瘤,5年生存率不到30%,腫瘤的發(fā)病部位十分隱秘,一旦確診幾乎就是晚期,手術切除腫瘤具有極大的難度。
手術是摘除腫瘤最后的辦法,為了獲得這個機會,范昱澤已經進行了4個月的化療。
(通俗易懂點就是讓它小了以后對邊上的臟器侵犯沒那么嚴重了,外科醫(yī)生覺得能夠安全的把它全部都拿掉了,那個時候我們再去做手術)
讓4歲的兒子接受化療,范紅勝幾乎是賭上了所有的希望。而對于王天奇而言,無法確診病因就沒有希望,血液腫瘤科的這兩個孩子將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
——待更——
如需整理紀錄片《人間世》更多集解說臺詞,可找公眾號【小小臺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