掙錢嘛,不寒磣
之前看三體小說的時候還是學生,猶記得當時閱讀的時候內(nèi)心感受非常震撼。很多常見的心理、人性、抉擇放在絕望之時,都變得鮮明且突出。不同思想、不同教育、不同派別放眼宇宙,對抗一個幾近無解的危局。
在上帝視角下,我們可以對每個人的抉擇和行動評判,贊同或唾棄,如同書里每個普通的民眾,但處于書中宇宙的當時當刻,羅輯、泰勒、雷迪亞茲、希恩斯、章北海、維德、甚至程心或許都應當足以稱之為英雄。
如羅輯被選中面壁者的那一刻,他不想背負那個使命,但是在人類命運面前,這種使命沒有給他們?nèi)魏我粋€人拒絕的權(quán)力。
背負上他人的期待之時,為之所戰(zhàn),也為之所累。
?
扯遠了。
?
——————————————————————————————————————
書中的一些情節(jié)已經(jīng)記憶模糊了,對這部動畫其實是期待度很高的,在官宣的時候,就一直關(guān)注。也一路看下來動畫,一路看下來評論區(qū)。
作為動畫這種比較有幻想空間的呈現(xiàn)形式,坦白講原有的期待度是更高的。作為三體的動畫,想象中它或許會是一部史詩巨制(不過我也沒有太具象的畫面想法……這里很難形容,非要說的話,應該是一種氛圍感。)
目前來看,動畫還不夠,夠不到心里的那個《三體》正如評論區(qū)看到一位網(wǎng)友的話,那可是三體阿。
但是作為一部動畫作品,我覺得它真的讓更多人真正開始去讀三體,去探討更多人心里對科幻、對宇宙、對思辨的觀點和探索。原來我們只是閱讀,現(xiàn)在是借由這個火花,在三體的世界下,我們這群讀者心中的“哈姆雷特”開始有一個地方去碰撞,去摩擦更多的火花。
?
不過,個人也愿意在復讀機和罵戰(zhàn)的縫隙中,細細翻找動畫評論區(qū)里大家的觀點、解讀,每次看到有意思的都忍不住點贊。不知道動畫未來是否會演變,評論區(qū)也是一種新型“三體”問題演繹
?
現(xiàn)在的信息接受已經(jīng)不同于當年靜下來讀幾十萬字的文字的節(jié)奏了,或許有人還沒看過原著,有人借由這部片子了解三體、了解科幻。
新讀者們,看過動畫可以看看小說,三體不僅于此。
如果你沒耐心看完小說,也可以遠離復讀機和罵聲,看看動畫,有個印象Hahah,在你以后某個想去探索的日子,翻翻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