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6.25 互補
說起屁孩厭煩的一些社交活動,我不禁想到,此前我意圖向屁孩靠攏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孤寂感。
原本就有著明確社交原則的我,當時為什么會想要拓展我現(xiàn)實的社交?
現(xiàn)在想來,我只是感到落寞,不僅是落寞,更是在失去屁孩時,我對周圍一切感到陌生。
那時的我在屁孩身上投注了太多的目光,我的現(xiàn)實皆圍繞著向屁孩靠攏建立,當然,為了不讓屁孩有負擔,我不會讓她認識到我的思考,哪怕要承擔不被理解的風險。
乍一聽好像挺極端,其實是一種開放式的規(guī)劃。
我以為我沒有影響任何人,但毀就毀在我的這種自大上;我以為我萬無一失,但毀就毀在我的萬無一失上。我的人格缺陷,使我不把自己當人,而超出事實的結果,總會提醒我終究是個普通人,然后迫使我做出符合人性的反應。
我們思考的層次不一樣,不是指我們思考上的差距,而是指我們面對的課題不一樣。
回歸到起點,再重新審視屁孩那時的心境和初衷,屁孩的理念比我正確一萬倍,特指情感上。
足以讓我啞口無言的正確,令我盯著天花板發(fā)呆。
那時的我更像個正常人,我時常咬牙切齒說“命運”,這只是我的缺陷被放大,導致我走向墮落的表現(xiàn)。當然即便如此,我心中始終有一燭火光照亮著我,使我不論經(jīng)歷什么,最終都會回到正軌。我為此掙扎不休,就如我昨天所說的棋局一樣。
我只是自己在跟自己下棋。
屁孩有什么不值得被愛的呢,此時我只想自己不要被愛。
我的棋仍然在繼續(xù)。
我跟屁孩果然是一種互補,至少,借助屁孩的作用,已然讓我的心變完整了。
這就值得我一直幫助屁孩,當然,是不失自我的。
再想想,小爺我果然很瘋狂。
廣大人民,也是難啊。
[20:28:04]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