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間“辜負”了你,逼自己做到這六點,余生就順了
近幾年,網(wǎng)絡上有一個火爆的討論:下輩子,你希望來到人間嗎?
這個問題,讓無數(shù)人都破防了,以至于無數(shù)人都感慨,只來人間一趟就好,下輩子就不來了。原因就是,眾生皆苦,人間不值得。
面對高房價、高物價、低工資、996的生活現(xiàn)實,除了精英和有錢人,又有誰能說自己被生活善意對待呢?所以,抱怨人間不值得,很正常。
只是,心態(tài)還是需要調(diào)節(jié)的。如果人間“辜負”了你,愿你能做到這六點,余生就順了。

一、與其太清醒,不如適當糊涂點。
所謂難得糊涂。這里的糊涂,并不是一無所知的糊涂,而是歷經(jīng)半生后,看淡看開的釋懷。不論外界發(fā)生了什么,我自心安如舊。
現(xiàn)實中有很多事兒,都讓我們氣憤,覺得世界很黑暗。于是乎,人們就會活成“憤世嫉俗”的模樣。這,又有什么必要呢?
我們本就無法改變現(xiàn)實,那我們生氣,不就是為難自己嗎?與其為難自己,做些所謂的無用功,讓自己內(nèi)耗,不如活得糊涂點,接納所不能接納的現(xiàn)實就好。
活得太過于清醒,太過于理智,并不是什么好事。人生一世,糊涂點,快樂點,做點自己喜歡的事兒,才是真相。

二、該吃吃,該睡睡,該玩玩,別管他人的看法。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生活中就出現(xiàn)了一種名為“成功”的標準,總是要求人們大富大貴,有房有車,才算是不枉此生。
就是這種極端的“成功”觀念,讓無數(shù)人都活在痛苦的日子當中。事實上,這些觀念,都是精英人為創(chuàng)造出來,讓普通人來為他們打工的。
當我們看透了這一點,就會徹底頓悟一個真相:人生是自己的,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休息就去休息,想娛樂那就去娛樂,何必在乎別人的看法呢?
別人怎么看,那是他們的事兒。我們怎么活,那是自己的事兒。擺脫世俗的束縛,這人間,才能重新煥發(fā)出真正的美好。

三、過好自己的日子,少與人攀比。
你一個月能賺1萬元,但你看到別人月入5萬,所以你就羨慕別人,認為月入五萬的人生,才算幸福。
其實,哪怕你達到了月入五萬的成就,你還想月入十萬,月入一百萬,月入一千萬......如此下去,就算你成為了首富,也還是不會滿足。
人之欲望,終究是無窮的。為了不讓欲望膨脹,我們所能做到的,便是不跟別人攀比,盡量過好自己的小日子,知足常樂。
能賺五千,就過五千的日子。能賺一萬,就過一萬的日子。生活,講究的不全是物質(zhì),還有人之精神的境界。

四、讓心平靜下來,去品讀一本書。
我們不妨捫心自問,自己有多長時間沒有靜心讀過一本書了?也許,有些人一年到頭,連一頁書都沒有讀過。這,便是造成現(xiàn)代人精神空虛的根源之一。
不去讀書,就會讓腦子胡思亂想,產(chǎn)生了不必要的內(nèi)耗。唯有讀過書了,讓情緒宣泄一空了,我們的精神才會愈發(fā)富足。
哪怕你讀不進什么經(jīng)典名著,也可以讀一讀自己喜歡的小說。至少,要讓文字去熏陶自己的內(nèi)心,不至于如同枯木一般,缺乏了水源和生機。
多讀點書,多修養(yǎng)自我的內(nèi)心世界,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活得浪漫且有滋味一點。要知道,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對于這個世界的浪漫追求。

五、從宇宙的角度,去看待這個世界。
人們覺得“人間不值得”,就容易鉆了牛角尖。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鉆牛角尖的原因,就在于人們的眼光太狹隘,總是坐井觀天。
站在地球的角度來看,所有的錢財名利都顯得毫無意義,就連人也顯得渺小如塵。站在宇宙的角度來看,地球,也許連宇宙的塵埃都比不上。
我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去看一些跟宇宙和天文學有關的書。越是接觸這個領域的科普書籍,越是有“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的感覺。
人,就需要有這種感覺作為支撐,心態(tài)才不會崩潰。不然,總是看著眼前的一畝三分地來做人,把所謂的人間看得太重要,人就會產(chǎn)生執(zhí)念,走到了死胡同當中。

六、把千古的歷史看一遍,你就釋懷了。
年少的時候看上下五千年,覺得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特別厲害。長大后再看上下五千年,就覺得人間一切事,皆是過眼云煙。
秦始皇想千秋萬世,沒想到秦朝二代而亡;漢武帝想長生不老,最后還是悄然離去;唐太宗千古無雙,也逃不過歸去的宿命;宋太祖黃袍加身,不也燭影斧聲,凄慘而別。
特別有名氣的,就被記錄在書中。沒有名氣的,就被人遺忘。事實上,不管有沒有名氣,能否被記錄在書中,也只能赤條條來去無牽掛,不見得能帶走什么。
百年后,無你也無我,就跟沒有來到過這個世界一樣。如此,在活著的這個過程中,我們?yōu)楹尾换畹帽M興一點呢?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