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平庸小孩的成長需要經(jīng)歷什么
不管測多少次mbti都是infp,已經(jīng)認命了。
我的家庭里沒有治愈者,都是傷痕累累等待被治愈的人,嘗試從她們那里得到安慰是奢侈的,我無可奈何,看著她們我就像在照鏡子一樣,一切想要傾瀉的負面的東西只會原封不動地反彈回我,甚至更遭。我們在相似的環(huán)境中吃過相似的苦,并且在生活中互相反饋,互相學習,最后變成了相似的,不會安慰人,只會“都是這樣的”,向她們訴苦毫無意義。但是我們能一起分享開心的事情。
…
我們姐妹里面我性格最別扭,最難以融入群體,從小被孤立到大。我姐跟我妹從小就跟堂弟堂哥們玩的很好,他們組成聯(lián)盟,每天跑來跑去的,我總是跟不上,屬于邊緣人。有一次被落在陌生小巷里,不認識路所以留在那里,一直等到天黑了,大人打電筒一路摸過來找到我,把我?guī)Щ丶摇_€有一次周日被他們騙去上學,他們提前把書包藏起來了,我信了背著書包就出門了,然后他們幾個就跟在我后面,還一邊偷笑,我比較傻逼沒發(fā)現(xiàn)端倪。因為當時時間還很早,我覺得校門鐵鏈鎖著很正常,然后敲門伯的窗戶,那位伯笑著說“今天不用上學啊你來做什么?”,他的笑前調(diào)驚訝,中調(diào)嗔怪,后調(diào)快樂,我羞愧難當,轉(zhuǎn)身逃跑。當時我非常憤怒,但是我知道打不過他們,所以比起打架,我選擇打坐,然后一邊看他們小計謀得逞的驕傲模樣。
小時候我因為分離焦慮,情感上十分依賴父母,當時有挺長一段時間里我是唯一還跟爸媽睡一張床的人,他們指責說我遜斃了。我為了幫老媽掙錢經(jīng)常去工廠幫忙,他們有更多在一起玩的時間。種種原因,被孤立好像是必然。
在我們那,脆弱好像是不被允許的。怕痛被當成矯情,內(nèi)向被當成裝斯文,這倆我都占了,所以小學的時候一段時間里被班里的女生給孤立了。三年級之前班里有兩個一直一起玩的女生,每次來我家都要偷東西,其中一個女生的弟弟偷過我的錢。小孩子很容易露餡,我雖然發(fā)現(xiàn)了但是不想撕破臉皮,那會失去她們的陪伴,還是一直跟她們玩。后來她們漸漸跟另外的小群體在一起了,出去玩再也不找我了,完全失去了社交。倒霉的是四年級分到了個小太妹,沒事就揍我,當面懟我的穿著和行為舉止,我當時已經(jīng)有些自閉,對討厭的人不愿意說一句話,也不愿意使用暴力,就挨過去了。
…
在老師那里,我也是呆笨的學生,經(jīng)常讓他們頭疼。一道簡單的數(shù)學題怎么講我都無法理解,小作文寫的邏輯混亂,看英語單詞像是在看天書,我小學基本算白學了,老爸塞了六百塊錢讓我去了當?shù)乇容^好的初中,我的成績在那里是倒數(shù),初中惡補基礎(chǔ)才勉強跟得上,后來也考上我們那比較好的高中,但是學習耗費了我所有能量,無暇顧及其他。
…
村里工廠工人的兒子很調(diào)皮,有一次我去工廠打工,在門口遇到他們,有好多個圍著我用腳踢打,之后我找老媽哭訴,為首的兩個男孩被他們父母懲戒了,此事終了。小孩子的惡意是純粹的,不需要理由。
四年級被班里最惡霸的一個男生遞小紙條告白,那段時間他經(jīng)常惡作劇,偷拿我的眼鏡不還我,各種裝瘋賣傻,我很害怕他所以不敢反抗;之后他可能是膩了,或者是別的原因,開始對我有惡意了,嘲笑我長很多痣,有一次在樓道上看到我甚至拿課本追過來要揍我,我拔腿就跑了。
去小學同學家玩,她老爸經(jīng)常拿手摸我大腿,有一次直接抱著我在半空中顛來顛去,她媽當時看著我的表情至今仍值得玩味,很無可奈何。
小學班里有一個長得清秀,對他有好感的男孩子。有一天經(jīng)過他家門口被他撞見,他跑過來想把我褲子扒下來,我一直掙扎他一直用力,我們看起來像在地上扭打,之后他成功把我褲子扒下來了,不知道他要干嘛,我很恐懼,發(fā)出尖利的哭叫聲,把他嚇跑了,然后我邊哭邊穿好褲子,回家時沒敢跟爸媽說,只是在心里對男性的恐懼又多了。
初中時往返家和學校的那段公路很長,人很少,女學生被多次經(jīng)過的外地工人襲胸,我們幾個無一幸免,最后一次是我拿自行車車頭跟他的電動車對撞,可能震懾到他了,之后他再也沒有出現(xiàn),但是之后一聽到背后有電動車的聲音我都會條件反射的躲開,有一次我不小心躲到溝里摔慘了。
…
我說過我們家那邊脆弱是不被允許的。小時候崴腳骨頭錯位,痛到走不動路,當時腳踝關(guān)節(jié)已經(jīng)定住,無法正常屈伸,但是我爸把我領(lǐng)回去時很生氣和不耐煩,粗暴的用一只手拖著我催我快點走,我被拖著一瘸一拐地去到我們村正骨醫(yī)生那。他從小到大只抱過我兩三次,也并不是在那個時候。我媽十月懷胎挺著大肚子還要挑水干家務(wù)活帶孩子,我們那邊的母親真的像“超人”…
我覺得小時候我媽一定很恨我們家所有人。在我成長的過程中,除了去工廠打工賺錢,我沒有一刻感受到自己是被這個家所需要的,其他時間我只覺得自己是個累贅,我的存在本身就是在給他人人生天平上施加痛苦的砝碼,尤其是對我媽來說。她的不幸是由我造成的,假如我不出生就好了。
小時候人會依靠本能哭喊著想要的東西,過了那段時期后,我開始能感受到愧疚感了,不再敢主動向他們要任何東西了,因為“欲望是有罪的,浪費是可恥的”。
愧疚感讓我不敢快樂,壓抑對好吃的、好玩的、和漂亮衣服的欲望。我姐和我妹以前就喜歡二次元,會買手辦、周刊、海報、cos服和水手服那些,會晚上出門買燒烤和奶茶;老爸一賭贏錢就去超市進行大采購,一次性囤整箱整箱的紙巾、毛巾、牙膏牙刷那些,還有在我當時看來超貴的零食,像明治、Toblerone、建達奇趣蛋那些。富的流油的那段時間冰箱里滿滿的都是明治冰淇淋,小孩子克制不住一天狂炫三根。老媽每次看到這些東西心情都很不好,我經(jīng)常去工廠干活也知道賺錢不容易,認知里錢的合理用途只能是還學費和補貼家用,當時很討厭花錢的行為,但是一邊又享受他們花錢得到的快樂。一邊是享樂到極致,一邊是克制到極致,讓我很割裂。
從來都沒什么自我。老媽希望能多賺點錢,老爸希望我讀好書,我為了老媽能開心努力賺錢,為了老爸我也努力念書,犯懶的時候想到他們失望的臉會愧疚。當時我傾盡全力工作了一個月也只有一千多兩千,老爸通常當天會借走,運氣不好的話一晚上就賭沒了,運氣好的話第二天他會把錢還回我。我只是他的一項穩(wěn)定的理財項目,每月固定給他提供現(xiàn)金流,而他的錢包宛若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