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癥患者有一個“通病”——自知力缺乏
精神分裂癥患者有一個“通病”,那就是自知力缺乏。
有數據顯示,在急性發(fā)作期的精神分裂癥患者中,97%的病友存在自知力缺乏;在慢性期精神分裂癥患者中,89.3%的人存在自知力缺乏。
要知道,自知力完整是精神分裂癥痊愈的重要指標,同時,它對鞏固療效、防止復發(fā)有重要的意義(這一點稍后會講到,這里先賣個關子)。
所以,想要治好精神分裂癥,恢復患者自知力也非常關鍵。
4個標準判斷精分患者自知力水平
好心情健康小編給不了解的朋友先科普下,自知力反映的是患者對疾病的認識能力和治療態(tài)度,我們可以通過下面4個維度來判斷患者是否有自知力:
●??能否意識到自己有異常表現(xiàn)
●??能否認識到這些現(xiàn)象是異常的
●??能否認識到這些異常是精神疾病所導致的
●??能否意識到治療是必須的
如果患者承認自己有精神疾病,能夠回憶并描述自己發(fā)病時的癥狀和感受,比如幻聽、妄想、敏感多疑等,并且主動要求并配合醫(yī)生治療,這就屬于“有完整自知力”。
如果患者承認自己患有精神疾病,但是想不起發(fā)病時的癥狀,又或者是在醫(yī)生和家屬的監(jiān)督下才能好好吃藥,這就屬于“有部分自知力”。
如果患者一口咬定自己沒病,都是別人的問題,或者勉強承認自己有一點不正常,但認為自己根本不需要治療和吃藥,這就屬于“沒有自知力”。
現(xiàn)在知道了吧?自知力缺乏或者喪失的患者,往往都不能好好配合治療和吃藥,病情得不到控制甚至復發(fā),也就不足為奇了。
不過,當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自知力慢慢開始恢復時,也意味著疾病有好轉趨勢。
敲黑板!在判斷患者自知力情況時,我們要注意下患者是不是只是口頭承認自己有病。
有些患者為了不吃藥或者出院,會欺騙家屬或者醫(yī)生,比如他們會有藏藥或吐藥的情況,當你的面把藥咽下去了,但等你一轉身,他就把藥物吐出來,這說明他的自知力還沒有完全恢復。
如何幫助精分患者恢復自知力?
想讓精神病人早日恢復自知力,我們要做好2點:
一是要堅持規(guī)范治療(這是重中之重)。當藥物開始起效后,大多數患者的自知力會在精神癥狀消失后開始恢復。
二是家屬要盡可能讓患者接納、信任自己,并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幫他充分了解自己的癥狀,這可以提高他對自身疾病的認識、分析和判斷能力。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溝通”這件事看著簡單,但其實是個“技術活”,我們在跟患者溝通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選對時機
切記不要在疾病比較嚴重的時候去跟患者“講理”,這時候他們往往對幻覺、妄想的內容堅信不疑,如果你去糾正他們,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挑釁行為,他們也根本聽不進去。
等幻覺、妄想等癥狀都好轉后,我們再嘗試教他們辨認自己的感覺、思維、意志行為中哪些是正常的癥狀,哪些是異常的癥狀,這可以讓他們對自身有一個更清楚的認識。
2.要注意語氣
?在跟精神分裂癥患者溝通時,要多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多用“我覺得......你覺得呢?” “我說的對嗎?”等商量式語句,少用命令式語氣去跟他們聊天。
這可以讓患者感受到你是真心想幫他,而不是在逼他承認自己有病,他們會容易敞開心扉,表達自己的真實看法。
3.要注意分寸
在跟患者分析他的癥狀時,要時刻觀察他的反應。
如果患者不排斥或者是有些興趣,我們可以繼續(xù)跟他溝通;如果患者比較抵觸,那我們應該先中止這次談話,以免搞得大家都不開心,破壞了你們之間的信任感。
4.用“事實”驗證
有關系妄想的患者往往會抱有“別人在針對、議論我”的想法,而有被害妄想的患者會有“他要害我”的想法,并對此深信不疑。
對于這些病友,我們可以帶他們去驗證事實,比如他認為一個人對他不友善,我們就帶他去跟這個人聊聊天,看看別人是不是在針對你,這也是幫助患者認清自我的過程,不僅有利于患者自知力的恢復,也能促進他人格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