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 F-16最新版氣動模型與手冊值的對比
問題的提出
改了氣動之后的F-16,不僅對WVR,也對BVR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畢竟現在DCS的BVR就是蛇皮走位。戰(zhàn)斗機的機動性能否甩掉導彈,能否連續(xù)甩掉多枚導彈,相當程度上決定了生死。

考慮到F-16機體性能已經破壞了BVR平衡性,到底真實性如何?油管上有網友進行了詳細測試。
比較標準
這里以手冊上的10000英尺,26000磅飛行重量,阻力指數(DI=50)為基準。DI=50相當于6枚導彈(4中2近)+掛架。(翼下AIM120每個DI=5,機尖AIM9每個DI=4,加上掛架差不多42)
視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rdP7nZcNrE&ab_channel=FlyingwithSpurts
主要關注三項性能:穩(wěn)盤,瞬盤,SEP(產能)。
瞬盤偏高4%左右,穩(wěn)盤偏低4%左右。注意這里是每隔0.1馬赫取一個點,沒有取到手冊上的穩(wěn)盤的峰值點(0.85馬赫,14.2dps)。穩(wěn)盤只測了新氣動,沒有舊氣動。作為對比,F-14B打開襟翼在類似條件下的穩(wěn)盤為14dps(總重55600磅,外掛8導彈)。

然而在產SEP方面就比較跌眼鏡。新氣動只有手冊值的50%-60%的樣子。

總體來看,新氣動瞬時機動性略微高估,持續(xù)機動性明顯低估。ED仍然有進步空間。
最新消息:根據GS頻道下ED工作人員的回復,新的修復方案仍在討論中。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