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永超散文丨看熱鬧

看熱鬧
文/牛永超
?
看熱鬧,是人的好奇心和閑來無事抑或是無聊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上世紀(jì)八十年代,鄉(xiāng)下人的娛樂活動很少。但凡哪里發(fā)生點兒新鮮事,便會引來不少人前去看熱鬧。我小的時候也不例外。
我家隔壁的婆媳不睦,整天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吵嘴。一開始,左鄰右舍的家庭婦女們還前往勸架。次數(shù)多了,大家習(xí)以為常,也就充耳不聞了。
小孩子卻是樂此不疲。一天,婆媳倆又開始了口水戰(zhàn)。兒媳婦抱著孩子站在東廂房的門口,婆婆則坐在堂屋門口,一聲高一聲低地相互指責(zé)和謾罵。我領(lǐng)著弟弟妹妹們前去看熱鬧。
做兒媳的一看有人圍觀,似乎來了助陣者,爭吵的聲音也高了起來。先是說婆婆在哪些方面對不起她,接著話鋒一轉(zhuǎn),質(zhì)問道:“嫌我長得不好看!當(dāng)初不是你托媒人去俺娘家提的親嗎?”當(dāng)婆婆的無言以對,只得矢口否認(rèn)。
令我意想不到的是,那當(dāng)兒媳的突然一把拉住我,大聲地問:“你說說,我長得是不是很難看,豬不啃南瓜樣(老家說別人長相丑的用語,帶有侮辱性)?”我一時語塞,不知該如何回答,匆忙拉起弟弟的手就朝家走。
哪家娶親或嫁姑娘,也必是一件熱鬧事,會引得全村人去觀看。白天的婚禮,無非是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對拜之類的儀式。對小孩子來說,沒什么看頭,熱鬧主要在晚上。
小夫妻結(jié)婚當(dāng)天的晚飯后,大人小孩都要到娶親的那家鬧婚。所謂鬧婚,又叫“喝喜酒”,就是在院里擺張桌子,放上四盤菜,兩涼兩熱,由一個兄弟或侄子主持,對新郎新娘插科打諢地取鬧一番。
記得樂民叔結(jié)婚時,我不到十歲大,混在人群中看熱鬧。酒菜擺上后,三五個年輕小伙把新郎新娘連架帶拉地請了來。印象中是發(fā)長叔當(dāng)?shù)闹鞒秩?。他先指著一盤熱菜對樂民叔說:“這盤菜是熱嘞,生個小孩兒叫爹嘞。”樂民叔就跟著學(xué)一遍,然后端起一盅酒喝了。
發(fā)長叔又指著一盤涼菜對樂民嬸說:“這盤菜是涼嘞,生個小孩兒叫娘嘞?!睒访駤饎傋隽诵履铮蟾艑τ谡f生小孩當(dāng)娘之類的話有點兒害羞,不肯學(xué)著說。圍觀者就起哄,一起喊著讓她說,不然罰喝三盅酒。樂民嬸無奈,就紅著臉說了。有人喊“聲音太小,沒聽清”,又引來一片笑聲。
在“喝喜酒”的熱鬧中,桌上的四道菜能被主持人翻來覆去給出十多種說法。新娘子如果說了,必然引起圍觀者的哄笑,若是不肯說就會招致懲罰。比如,用繩子吊住一個蘋果,讓夫妻倆同時去咬。吊蘋果的人故意來回擺動,結(jié)果兩口子要么頭碰在一塊兒,要么嘴咬在一起,又招致圍觀者的一陣大笑。
電影《少林寺》上映后,我們那兒忽然興起了武術(shù)熱。小孩子把手里的木棍說成少林棍,嘴里“吼吼哈嘿”地叫著,木棍上下?lián)]舞,學(xué)著演員的樣子比劃動作。
我家對門的鄰居,不知在哪里認(rèn)了個干兒子,好像叫雙義,也是個武術(shù)愛好者。有一次,他來鄰居家住了十多天,出門時拿著一根雙截棍,舞起來呼呼作響,總會引來一群人觀看。
一天,村里來了個叫沈紅彬的青年。聽人說他來自南邊的沈莊,也愛練武,是來找雙義比武的。
當(dāng)天晚上,一場比武的盛會幾乎吸引了全村的男女老幼。在我家門前的大路上,兩個人乘著月光,你來我往切磋了許久。既有拳術(shù),也有武斗。不過,誰也沒有受傷,也沒分出高下。
少杰嬸年輕時的體質(zhì)差,好像經(jīng)常被鬼魂纏住。有一次她走娘家,從村西頭的老墳旁經(jīng)過,突然間雙腿發(fā)軟,一屁股坐在地上,咋也起不來了。家里人聽說后,套車子把她拉了回來。
當(dāng)時已是晚上,我跟著母親去大奶家看熱鬧。村里有不少人擠在她家的院子里。本家的奶奶和大娘們在少杰嬸的屋里站著。我和母親進去后,她在床上側(cè)躺著,臉扭向里面。
母親喊她,她不應(yīng)。母親伸手拉她,她忽然發(fā)出“哎喲哎喲”的叫聲,說:“你別拉我,我胳膊疼?!蹦赣H問她哪兒疼,說要幫她揉揉,她又不吭聲了。如此反復(fù)了幾遍。
五奶對我母親說,我二奶晚年的時候就愛在床上側(cè)躺,說胳膊疼,會不會是她的鬼魂附在了少杰嬸身上。母親就問:“你是我二大娘嗎?”少杰嬸呻吟道“是”。母親說:“你走吧,別在這兒嚇人?!苯又终f我嬸子本來就身體不好,經(jīng)受不起。少杰嬸答應(yīng)著說“我走”。
可是,她并沒有馬上醒過來,仍然臉朝里側(cè)躺著不動。母親又去扳她的肩膀,她還是喊著不讓。這下,我大奶被惹惱了,張口就罵我二奶,并嚇唬她:“再不走,我用大針扎你!”這樣折騰了許久,少杰嬸才慢慢蘇醒過來。
有一次,海占的爺爺背著耙地的鐵耙子,在街上一邊走一邊大聲吆喝:“誰借了俺家的耙子,還回來吧!種菜急著用嘞。”
正是吃早飯的時候,他的喊聲吸引了大家,很多大人小孩都端著碗站在自家門口看。不時地有人應(yīng)聲:“俺家上回用完就還啦”“俺家也有一個,沒有借過你家的”“是不是誰家用了,忘記還了?”
忽然,有人朝他發(fā)問:“你身上背的耙子是誰家的?”猶如一句話點醒夢中人,他拿下來一看,這不就是自家的嗎?在眾人的笑聲中,他背著耙子走了。
看熱鬧雖然可以增加人的見識,有時也會惹來禍端。蕭紅的小說《呼蘭河傳》中寫道:老胡家來了小團圓媳婦,引起一條街的男女老幼前去觀看。有人因為她的年齡小卻個頭大而大發(fā)議論,也有人因為她不怯生就說她“不知羞”。于是,她的婆婆就要給她一個下馬威,三天一罵,五天一打。她被弄得神魂顛倒。請來跳大神的給治病,她在眾人的圍觀中洗了三遍開水澡,最終被折磨死了。
電影《有話好好說》里面的張秋生,正是因為看熱鬧,被人奪過剛買的筆記本電腦當(dāng)了武器。結(jié)果,不僅電腦被砸得粉碎,還引發(fā)了一場悲劇。
如此說來,有的熱鬧還是不看為好。
(寫于2019年10月18日)
?

【作者簡介】牛永超,女,河南新鄭人,河南林業(yè)職業(yè)學(xué)院副教授。執(zhí)教20余年,主攻經(jīng)濟管理和市場營銷專業(yè)的教育教學(xué)研究,偶爾舞文弄墨,在文字中找尋溫暖,在碼字中修身養(yǎng)性,讓心在文字的開合中變得清澈、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