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莊菁雄掌舵下的別克新能源還想拉胯多久?
誠如你所見,今天要討論的內(nèi)容不是上汽通用樂于看到的。
別克很特殊,因為它很早就扎根中國市場,而且本土化相當成功,在某些人眼里,中國別克和美國別克完全是兩回事。

只是,2023年的別克除了GL8、君威、君越、威朗,就不剩什么能打的產(chǎn)品了,即便在新能源領域,別克也沒有交出令人滿意的答卷。
我并不是說別克的電動化轉型一塌糊涂,相反,別克在新能源市場是有一席之地的,比如那臺被定義為“城市交通工具”的微藍6,這兩年市場銷量都還可以,而且還更新到了2022款,雖然它是臺差不多兩年前上市的舊車。
相比之下,同時期和微藍6一個德行的純電軒逸、純電朗逸實慘,這倆都停售了。

不過話說回來,微藍6的受眾主要是B端的網(wǎng)約車司機,而且,除了微藍6別克就沒什么拿得出手的新能源產(chǎn)品了。這兩個事實疊加在一起,我不確定莊菁雄該笑還是哭!
微藍7、別克E5以及別克E4都不能打嗎?
眼下確實不能。
微藍7很明顯了,從銷量就可以看出來屬于妥妥的戰(zhàn)五渣。別克很聰明,它讓微藍7去攻打小型SUV市場,在這個細分領域,續(xù)航能跟微藍7一樣做到500+的不多??上?,微藍7的賣點有且只有這一個:打著純電動平臺的口號,但設計完全不符合主流審美,配置落伍,8英寸儀表、10英寸中控屏、安吉星系統(tǒng)等早已被市場淘汰......
拉胯的綜合素質,讓微藍7難以突圍,哪怕當初別克給這臺車貼上了眾多標簽,消費者還是覺得隔壁的比亞迪宋Pro EV、威馬EX5、小鵬G3更香一點。

別克E5初看還是挺有吸引力的,畢竟20萬左右就能買到一臺600+續(xù)航、近3米軸距的純電中大型SUV,但它并沒有發(fā)揮出“綠牌車”應有的優(yōu)勢。以性能為例,其零百加速普遍在8秒左右,只有四驅版才來到了6秒7,這個成績不能說差,可一旦對比同門價格接近的昂科威、昂科旗就顯得不夠看。至于配置,這幾臺車半斤八兩,消費者很容易陷入選擇困境。
站在現(xiàn)實情況來考慮,別克E5有所保留的打法或許是為了避免把自家燃油車“卷”死,其實這也是很多合資品牌轉型電動化過程里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只是消費者不在乎這些,好用才是王道,既然你別克E5保守,那我在同級選更給力的就是了,包括大眾ID.6、護衛(wèi)艦07等,還有繞不開的特斯拉Model Y。

E5這臺車如果當初就能給到一個更優(yōu)惠價格的話,會不會境遇不同?
不好說。E5是基于奧特能平臺打造的產(chǎn)品,不過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LYRIQ銳歌已經(jīng)身先士卒幫E5試了一趟水,作為接棒者,E5理論上可以在成本控制方面有更大的操作空間,比如把頂配的價格壓到26.39萬以下。如此一來,別克可以憑借“比特斯拉價格更低”這個點,讓E5身上多一個“高性價比”的標簽。
但價格到位不一定會火,這點秦PLUS、智己LS7和飛凡F7也做了示范。
在我的印象中,比亞迪是自主品牌里“價格戰(zhàn)”玩得比較好的,秦PLUS冠軍版推出后的的確確吸引了不少人到店試駕體驗。上汽此前也用過這種招數(shù),最廣為人知的莫過于智己LS7和飛凡F7,后者因為14.59萬元的購車價(車電分離模式)一度被外界認為是“踐踏式甩賣”。
后來怎么樣?大部分秦PLUS車主還是選擇了續(xù)航更長的版本,而智己LS7和飛凡F7也沒有多驚艷的銷量表現(xiàn)。

事實證明,促成轉化的最決定因素還是產(chǎn)品本身,“價格優(yōu)勢”確實能夠吸引不少潛在用戶,但在消費觀念升級的今天,價格的吸引力已經(jīng)沒有想象中那么大了,否則自主品牌不可能深入BBA的腹地,比亞迪甚至一舉推出了百萬級的仰望。
基于這點來倒推,你就能明白為什么我會斷言“別克E4不能打”了。
新晉登場的別克E4和E5還是挺像的,設計、尺寸、配置、定位都差不多,某種程度上,別克是看到E5在市場的失利后才針對性推出了E4,而E4可以看作是別克E5的簡配版。
換言之,別克是希望E4用性價比來打動市場??赡敲炊嗌鷦影咐龜[在面前,別克E4的結局還難猜測嗎?

講一個冷知識,通用其實是現(xiàn)代電動汽車的先行者,1996年通用就推出了一款名為“EV1”的電動車,滿打滿算,通用在新能源領域的耕耘時間已經(jīng)足足有27年??上в捎诟鞣N各樣的原因,如今站在市場制高點的卻是特斯拉。
所謂“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說的不就是這?
別克也一樣,當年推出微藍車型時,別克就信心滿滿地采用了表面直銷、實際仍要依靠經(jīng)銷商的“假直營模式”,最終微藍淪為“滿減湊單”的商品。用王傳福的話來說,就是“一個店同時賣油車和電車,電車是不會賣得好的”。如果步伐再慢一點,別克或許會成為“直營模式”的典型案例。

江湖車評:
在剛剛過去的6月,別克E5的交付量達到3587臺(首個整月),莊菁雄算是得到了些許慰藉。但也要明白,背靠上汽通用是別克的優(yōu)勢,如何站在巨人肩膀上扛起“電動化”這面大旗是擺在別克面前的難題,想要吸引新生代用戶,光靠GL8和微藍6是不夠的。莊菁雄或許還能把希望寄托給Electra-X,但失了先機的別克可能沒辦法等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