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2比較好? 或許Cine4更適合你!
采用S-Log2或S-Log3 進行影片拍攝,對于索尼的動態(tài)攝影師來說,是十分常見的手法,它能使用相同的檔案流量,保留更豐富的明暗層次與細節(jié)。
也許在保留細節(jié)上,使用Log是正確的選擇,但S-Log要被還原,相對需要一定的專業(yè)能力與調(diào)色功夫,比起一般風格的素材,它需要花費的調(diào)校時間與精力終究較多。

而隨著視頻博主的行業(yè)越來越盛行,許多加入拍攝 vlog 的新手,也開始仿效專業(yè)者,在拍攝影像時直接采用 Log 的色彩來紀錄,不過如果你是需要「大量產(chǎn)出影片」的人,或許索尼微單中的 Cine4 色彩風格或許會是更適合你的選項。

油管視頻博主Cody Blue:S-Log2 雖能保有比 Cine4 更豐富的明暗細節(jié),但相對也需花費時間去處理色彩,相較之下 Cine4 反而是更加適合 Run and Gun Fimmaker (機動型拍攝者)來使用。
因為Cine4不須處理、直出也可以達到很不錯的效果,色彩既比S-Log2濃郁,卻又不至于太過鮮艷,加強了電影般的風格色調(diào),且仍保有一定程度的明暗細節(jié),如果之后想在后期對影像進一步調(diào)色,寬容度仍非常理想。



此外,在拍攝參數(shù)控制方面,Cine4 也來得更加簡單,不像S-Log2 對于曝光還有加2檔的要求(+2EV),

而且在陰影處,也不會因為過度拉抬而產(chǎn)生噪訊,更重要的是沒有最低ISO值的限制。S-Log2的最低ISO要求是800,Cine4 反而可以比照標準的色彩風格(Picture Profile),將ISO降至200,對于室外的拍攝,反而較不需擔心額外的減光鏡需求。

仔細將 S-Log2 與 Cine4 的素材比較,雖然可以很快的判斷出 S-Log2 擁有的動態(tài)范圍更高、細節(jié)更加完整,明暗之間的對比也不像 Cine4 如此之強烈,但這種差異,恐怕只有在「刻意比較」時才能清楚的分辨出來。

再來說到膚色(Skin Tone),這是決定了許多人的品牌偏好的關鍵點,每家廠牌的設備,在詮釋膚色的結果都不大相同,而即使同樣是索尼的機器,S-Log2 比起 Cine4 ,得花上更多時間去針對膚色做調(diào)校的工作,并非總是純粹個套用 LUT 那么簡單。S-Log2得仰賴經(jīng)驗與技巧才能獲得比 Cine4 更好的結果,否則實在不建議無經(jīng)驗者使用。
采用 Cine4 拍攝的素材,在膚色表現(xiàn)上讓大部份的使用者都十分滿意,不需煩惱如何將灰階的皮膚重新上色。

所以,S-Log2究竟適不適合你使用?
端看你的工作內(nèi)容與流程需求
如果你的工作是值得你投入更多心力在色彩風格的表現(xiàn)上的話,那 S-Log2/S-Log3 當然會是你的利器,條件是你必須累積充份處理色彩的經(jīng)驗、培養(yǎng)對色彩敏銳的嗅覺,才能真正駕馭,而非總只是套用個LUT這么簡單。
如果你只是個拍攝開箱影片或是旅行的視頻博主,對于影像的后期技巧仍屬生澀,既不想花費太多時間,卻又想要讓影片更具微電影般的質(zhì)感,那 Cine4 會是你可以立刻采用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