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殘暴了 這款游戲全球每7個人就有1個人在玩

要說近年來什么類型的游戲最火,自然非吃雞游戲莫屬,而在吃雞游戲中,又以《堡壘之夜》為最。這款2011年首發(fā)于VGA,風(fēng)格類似《軍團要塞》,最早是個玩家收集物資搭建堡壘抵御僵尸的游戲,多年來反響平平。
直到2017年,《堡壘之夜》憑借“百人空降競技”模式的拉動,僅用時兩個月,就在同類游戲中率先達(dá)到了2000萬用戶的量級,截止到2018年6月《堡壘之夜》全球玩家總是突破1.25億,也就是說全球每7個人就有一個是《堡壘之夜》玩家!

目前這款大火的百人空降競技游戲,已經(jīng)到了第四賽季尾聲,在尾聲期間Epic在《堡壘之夜》空降行動中導(dǎo)演了一次驚人的火箭發(fā)射事件,在火箭發(fā)射后,地圖上方的天空中炸出了一個巨大的裂縫,地面上的一些區(qū)域也在地震后出現(xiàn)了變化。

一時間關(guān)于火箭的話題討論一直不間斷,玩家們認(rèn)為這一切和即將到來的第五賽季有關(guān)?;鸺谔炜照ǔ龅木薮罅芽p和地圖上出現(xiàn)的光球都有可能是傳送門或者時空通道,在第四賽季剩余的時間改變了地圖的元素,或?qū)橥婕規(guī)砀嘈缕娴臇|西,最終迎來第五賽季的到來。網(wǎng)友不禁感嘆《堡壘之夜》腦洞真的是大,這一發(fā)火箭可謂驚喜多多,同時也對即將到來的第五賽季期待滿滿,更有網(wǎng)友打趣表示感謝Epic老鐵送的一發(fā)火箭!

同時,在火箭升空期間還發(fā)生一件趣事。在火箭發(fā)射的這局比賽中,有幾十名玩家為了獲得更好的位置心照不宣的默契合力建造天梯,一開始大家都是其樂融融,甚至開始互相尬舞,可就在火箭升空大家都心情激動的時候,突然一位皮到?jīng)]朋友的玩家把天梯給拆了,一瞬間天女散花,40多人做自由落體運動,庫擦落地,造就了游戲最高擊殺記錄,令人瞠目結(jié)舌。

除了PC端外,在去年《堡壘之夜》還登陸了XboxOne、PS4和NS平臺,之后又登錄了移動端,免費的生存競技模式和全平臺聯(lián)機且賬號互通為其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玩家,相信在不久后登陸中國的手機版會帶來更多的玩家。

在即將到來的堡壘之夜手機版,與現(xiàn)在市面上的其他吃雞類手游相比有什么區(qū)別呢?
首先,就畫面來說,不同于市面上的其他吃雞手游的寫實風(fēng)格,《堡壘之夜手機版》是一款歐美卡通風(fēng)格的吃雞游戲,畫風(fēng)偏幽默無厘頭,這樣的畫面效果,可以為玩家?guī)砀∫曈X壓力,也讓游戲有了更好的視覺張力,能夠承載更多更有趣的趣味內(nèi)容。在這里,你可以不爭輸贏,瘋狂尬舞打造美麗心情;也可以做一個尋寶者,瘋狂探索尋找不停。當(dāng)然也能建個通天長梯,當(dāng)一次天降神兵,或者拿個RPG,對著敵人轟個不停。總之,在《堡壘之夜》中,你可以不管勝負(fù),開心就行。就是這么個搞怪、歡樂的游戲氣質(zhì),何必在乎擊殺為零吶~

其次,相較于其他吃雞手游的硬核剛槍,《堡壘之夜手機版》帶給小編更多的是創(chuàng)造的樂趣,這便是《堡壘之夜》最個性的玩法——建造系統(tǒng)。
在游戲中,地圖上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采集然后變成用于建造墻體、臺階和樓層甚至其他千奇百怪的建筑物的材料,只要建筑整體有接觸到地面即可。

利用這樣特色的建造系統(tǒng),打開你的腦洞,便可以創(chuàng)造各種千奇百怪的逗趣建筑;融入你的智慧,便可以花式擊敗你的敵人;又或者是將你的腦洞和智慧相結(jié)合,來一趟奇妙的吃雞體驗。例如,建一個高塔,享受居高臨下的感受;建造一個迷宮,把敵人困在里面來一個甕中捉鱉;制造陷阱,給敵人一個出其不意等等。在《堡壘之夜手機版》里,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當(dāng)然,《堡壘之夜》的核心玩法還是百人空間競技模式,和目前流行的其他百人空降競技游戲一樣,《堡壘之夜》的這一模式中也會有100名玩家降落在一張地圖中,并展開戰(zhàn)斗直至最后一人。但是相比于其他的同類型手游,《堡壘之夜手機版》的操作門檻會相對低一些,武器道具也更加豐富,同時簡化了武器配件,取消隊友傷害配合建造系統(tǒng),再加上滑翔翼、發(fā)射器等娛樂道具,娛樂效果杠杠的。
同時在決勝的過程中也不像其他同類手游,比拼槍法,剛槍為第一要素。比如說你可以拿個RPG轟他Y的,也可扔個跳舞雷,讓對手的在尬舞中走向失敗,當(dāng)然也可以建個陷阱,坐收烤雞送貨上門。

最后,《堡壘之夜》完美的融合了百人空降競技和建造玩法,使游戲富有更多的可能性和娛樂性,讓玩家可以不再著重于“大吉大利,今晚吃雞”這個點上。而繼承堡壘之夜核心玩法的《堡壘之夜手機版》還可以做到隨時隨地快樂游戲的自由性,小編已經(jīng)想不到什么理由來拒絕體驗這款游戲了,坐等《堡壘之夜手機版》登錄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