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譜的第三方控價公司怎么選擇?
第一個維度:是否滿足自己的需求
找三方的時候,肯定是帶著自己的需求去的,比如上面提到的解決不了的控價問題(已知亂價SKU,但是自己打擊不了,不能下架,反復上架)、亂價數(shù)據(jù)(優(yōu)惠后)太多,無法快速手動統(tǒng)計、針對一些新平臺無法投訴(投訴成功率低)等等。那么我們找到三方的時候,必須滿足這些條件,而且需要有強大的技術(shù)支持。有些公司可能跟你對接的時候說都可以做,能力很強,可是合作后,出現(xiàn)的問題處理不了,到處推諉,反應速度還很慢,遇到這問題,我們在合作之前就需要把解決方案給到,只有可以落地的解決方案,和備選方案,才可以完美解決問題,并且解決問題的方法必須合法合規(guī)。另外,針對無法處理的鏈接,給到針對性的方法,給到一定的保證,做不到怎么辦?了解了這些解決方案,那即便是沒有合作成功,我們多少也能學習到一些干貨。反之,通過這一點,三方控價公司給不到對應的解決方案,或者閉口不談,那就很“虛”了,他們自己心里都沒底,不敢打包票,后期的合作還能依靠什么技術(shù)給到我們靠譜的服務呢,浪費時間。
第二個維度:公司規(guī)模公司架構(gòu)
公司規(guī)模可以直接體現(xiàn)他們的合作后的服務品質(zhì)。如果人數(shù)較少,那和我們談合作說售后態(tài)度好,那簡直荒唐。那么多客戶交到手里,忙都忙不過來,大家說是吧。再從一天的時間里擠出一點時間進行侵權(quán)打擊,這服務品質(zhì)不說效率了,這些數(shù)據(jù)能不能處理還是個問題。
第三個維度:公司的成功案例
在篩選公司成功案例的時候,第一時間就需要查看他們的合作品牌,有沒有自己的同行TOP品牌。如果有,那么他的解決方案是怎么樣的,處理效果,處理成功率怎么樣,口碑怎么樣。這些都要了解。只有了解了這些,才能大概率把控好如果把我們自己的產(chǎn)品數(shù)據(jù)交給他們管控是否也能像行業(yè)內(nèi)的TOP品牌一樣處理好。

第四個維度:公司可以服務的電商平臺維度
公司的服務平臺,一定要廣,這也是觀察公司實力的一部分,如果只管控淘系、京東、拼多多,那是遠遠不夠的,如果我們想管控抖音呢,如果我們在海外開設了店鋪呢,那是不是也能處理?這是個問題,所以在選擇篩選的時候要了解清楚。可以試探性的選個自己還不錯的冷門平臺,或者未來我們有可能要開設店鋪的管控平臺,看看他們能不能進行價格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