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欲、純愛與虛無:反對肉體享樂,反而帶來縱欲問題,讓人虛無

這是單華偉的第二百六十五篇原創(chuàng)文章
純愛
?
當代社會有一個詞,叫做“純愛”,常被用來特指那些沒有任何性接觸甚至過多肢體接觸的,往往出現(xiàn)在影視劇中的男女關系。
?
倒也不是兩人有什么生理問題或者心理隱疾,這只是為了符合某一類觀眾的口味——某些人不希望,不稀罕出現(xiàn)那樣的鏡頭,于是,“純愛劇”便應運而生。
?
從這種審美當中,我們看到一種奇妙的傾向,好像真正的所謂愛情,就不應該包含性。
?
但實際上,這是大錯大錯了,愛情所要求的是持久、可靠的長久關系,是性欲和情感的聯(lián)合,只要兩個人是正常的,有性欲的,如果我們要把兩人之間的愛稱為“真正的愛”,那就必須包含性。
?
經(jīng)??垂P者文章的人知道,我說話一般很謹慎,但這里為什么說得這么絕對?其實不難理解,既然我們對愛情的定義中包含性的部分,那兩個被我們稱為“真正相愛”的兩個人之間,就必定是包含性的——不然,那一定是有所保留。
?
當然,筆者并不否認所謂“純愛”的合理性,我也無意要糾正說“這樣的愛不是真正的愛”,我當然認為純愛也是一種可能的,理想的,值得羨慕的關系。
?
但是,我們在這里所談的,是定義發(fā)符合與否的問題,這種不包含性的關系,當然難以被稱為愛。你可以發(fā)明一個別的詞來說它,但請別用我們約定俗成的“愛情”這個概念來框定這種關系。
?
傾向
?
講有關“純愛”的東西,是為了引出這篇文章的主題:人類試圖“改善”性欲,引導性欲升華的一種傾向。
?
在前文中,筆者一直在強調一個觀點,那就是我們在世俗意義上對愛情的定義,是必定包含性的,但我知道有的人可能不會很認同這樣的觀點,實際上,有這樣想法的人,不是一兩個。
?
甚至可以說,我們人類整體上,都不愿意臣服于這種觀念,不愿意相信那個把愛情定義為必然包含性的家伙。
?
但殊不知,贊同或者反對愛情包含性,其出發(fā)點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想“改善性欲”,贊同愛情包含性,其實是想把性本能合法化,讓大家認為這理所當然;而反對愛情包含性,其實是想否定性本能。
?
總之,性這個東西,就是我們的眼中釘肉中刺,作為人的我們,總想脫離出來,不想承認它。
?
一直以來,人類都生活在這樣的矛盾里,曾經(jīng)的歷史和文學作品中,記載了多少愛和性的糾葛故事?其心理基礎,都基于此。
?
而進入現(xiàn)代以后,由于科學主義的發(fā)展,我們登上了月球,發(fā)明了汽車飛機,實現(xiàn)了工業(yè)化的大規(guī)模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我們越發(fā)堅信自己的理性,否定“性”這種非理性的,沖動性的,近乎動物本能的,引起我們羞恥的這種傾向便越發(fā)加強,造成的問題也更多。
?
理性主義入侵到我們的生活中,把人撕裂成了碎片,現(xiàn)代性的生活,只與私人利益、占有和算計相關:我們的生存就是錢,是商品,是一套又一套的交易規(guī)則——小到一棵白菜的價格,與工作相等的工資,大到需要分期付款的房子,甚至在尋找伴侶時,也是各種各樣的算計。
?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人幾乎成為了機器,可在同時,我們又越發(fā)的想要脫離自己的動物性,在家庭和愛情生活中,我們總在呼喚著某種近乎神圣的精神和道德律,開篇所舉的“純愛”,便是一個典型。
?
縱欲
?
正是在這樣對人的本能的全面否定的背景下,肉體享樂似乎成為了墮落者和性反常者的一種聲名狼藉的特權。
?
我們無法正視自己的動物性,無法合理看待和管理自己的欲望,由此反而讓人越發(fā)的感到“饑渴”,到最終,落入縱欲的深淵:一邊胡吃海塞式地自我滿足,一邊強烈地自我譴責。
?
而對于古希臘人來說,他們便幾乎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因為古希臘人相信“愛神”,即愛若斯的力量,他們相信有關愛神的神話,相信愛神將引領著他們通過性欲等東西通往(注意是通往,而不是直接走向)更高的境界。
?
先是愛那些美女,美少年,美物,在不斷觀察中,發(fā)現(xiàn)美的共性,由此不斷升華,最終達到愛“美本身”,整個人都遵從一個高級的價值標準。
?
總之,在這樣的價值觀中,性愛是富有尊嚴的一種存在。
?
而在今天,性愛幾乎是一種羞恥,又或者,是葷段子,是完全供消遣的東西。
?
也正因為如此,今天的人對婚姻失去了熱情,因為性愛不再神圣,一個人可以輕易地通過自體性行為,或者通過社交軟件同陌生人發(fā)生關系,獲得性滿足。
?
我們自由了,真的太自由了,自由過頭了,不再相信任何神秘性的東西,便只有留下縱欲和虛無。
?
(全文完)
--------------------
我是單華偉,一個看書和寫作的人,我在自己的公眾號「單華偉」上分類整理了所有的文章,如果覺得文章有啟發(fā),記得點個贊吧,感謝你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