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房價暴跌,對國內房價有無影響?

韓國房價突然出現暴跌,作為首都的首爾房價都下跌了30%,甚至有些區(qū)域下跌了40%,成交量更是下跌了70%。因為房價的下跌,高杠桿操作房貸的買房者無疑雪上加霜。
全球經濟的低迷,造成大量行業(yè)的裁員。收入的降低本已對房貸還貸造成了一定困難。房價的暴跌更是令無數貸款買房者陷入了深深的恐懼。

因房價下跌,收入減少,還貸無望的自殺和跑路事件已開始出現在了新聞報道中。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都開始出現了類似新聞。
房價越漲越賣,越跌越賣不動,跟炒股一個德行。玩的就是一個對未來的信心。
如果單純是剛需房的需求,房地產市場會比較穩(wěn)定。買房只是為了住,不是為了炒的。現實情況卻不是這樣?,F實中剛需房的需求遠遠小于炒房的需求。過去的十幾年中,因為炒房暴富的大有人在。炒房比干實體來錢來的更快,比干實體掙錢掙得更持續(xù)。

年復一年的“房價太高了,要下跌了”的預期都被房價持續(xù)上漲的現實所擊破。房地產的泡沫早早地就被人們看在了眼里,卻也只能看著泡沫越吹越大。買了房的深吸一口氣,總算在新一輪上漲之前買到了。沒買到的無限懊惱,房價又漲了,越來越買不起了。多年來,大多數人都在這兩種心態(tài)中徘徊。
房住不炒,口號提了多年,卻遲遲不能壓住房價的上漲。遇到樓市低迷,為了全國經濟的大局,還要救樓市保樓市。不準樓市輕易的降價,生怕造成信心的缺失,引起市場的暴跌。房地產帶動了太多的行業(yè),拉動了太多的GDP,吸收了太多的就業(yè),保證了太多的政府收入。雖然泡沫有害,但是房地產帶來的好處太多,輻射的受益人群太廣,不到萬不得已真的難以割舍。

直到市場已經支撐不住的時候,單純靠行政手段已經杯水車薪的時候,房地產市場的危機終于繃不住了。該來的總歸要來。轟轟烈烈的到來雖非本意,一觸即發(fā)的到來已經勢不可擋。
市場有市場的運行規(guī)律,雖然一直在變,卻能一直進步,一直變化。人類聰明絕頂,總能發(fā)現其中的規(guī)律,卻難以預知其中的改變。將風險盡可能降到最低,已經是難能可貴。阻止風險的發(fā)生非一般人力所能為。
房價的起落,勢必迎來幾家歡喜幾家愁。社會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勝舊人。這是我們普通大眾需要遵循的規(guī)律。少數既得利益群體,面對一時的起伏,并不會受到過多的傷害。所以民間才會有“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哀嘆。
面對房價的沖擊波,大多數人既無力也無奈。無論是緩降還是暴跌,亦或是繼續(xù)上漲,我們只能是刀俎上的魚肉。任由其擺布,聽任其咆哮。
個人預期國家為了國內經濟的穩(wěn)定,會繼續(xù)監(jiān)督房地產市場的安全,督促房價的穩(wěn)定下調,并扶持新興行業(yè)的興起,逐步吸收房地產盛衰所帶來的風險。只有這樣,才能逐漸實現軟著陸。否則,韓國房價的暴跌,是否會引起97年泰銖暴跌所帶來的連鎖反應,一切皆未可知。長痛不如短痛,再不主動緩慢地擊穿泡沫,等泡沫被動戳破的那一天,一切都即將晚矣。
#韓國房價跌穿 有區(qū)域成交量暴跌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