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花家事大綱·孟春紀】022公子友兩定魯君 齊皇子獨對委蛇『東周列國志』
【閱前提醒】本系列『種花家事』專欄是采用“附經(jīng)而作”的整理模式,即先將“馮夢龍-蔡東藩”十二部歷史演義的公版原經(jīng)抄錄于專欄;然后進行分段分節(jié),并添加小標題;之后對各部分進行敘述,置于節(jié)前;最后注解附錄于相應位置。由于工程量浩大,因此每篇專欄發(fā)表時并不完善,前期以跑馬圈地為主,寫得較為簡略。待第一遍完成后,會再進行第二遍、第三遍……增修,以求能趨于完善??偠灾?,本系列是以種花家十二部信史流歷史演義小說為大綱底本,以種花家古典傳統(tǒng)歷史文獻為參照準繩,兼采歷史演義與歷代筆記小說為補充,最終雜糅整合而成。在初步計劃中,『種花家事』系列共有本紀十二,上起諸夏共和行政,下迄中華再造共和,以求取其間兩千七百九十年歷史之精要:
孟春紀·東周列國志;仲春紀·前漢演義;季春紀·后漢演義;孟夏紀·兩晉演義;仲夏紀·南北史演義;季夏紀·唐史演義;
孟秋紀·五代史演義;仲秋紀·宋史演義;季秋紀·元史演義;孟冬紀·明史演義;仲冬紀·清史演義;季冬紀·民國演義……??
〇、山話嵓語
1.鳥瞰概覽
? ? ? ? 今天繼續(xù)更新馮夢龍先生的《東周列國志》,書接上回CV14661026,本篇是第22章回,本章回主要講的是魯莊公的后宮是非以及之后衍生出來的魯國大亂。先是魯莊公騙婚孟任,承諾讓其當夫人,結(jié)果孟任至死也只是一側(cè)室。而后魯莊公明媒正娶哀姜,并封其為正宮,但哀姜在魯莊公活著的時候就亂搞環(huán)保,還參與弒殺魯莊公的兩個繼任者。不過最后東窗事發(fā),被齊桓公大義滅親。但連續(xù)經(jīng)歷兩次大亂的魯國已經(jīng)元氣大傷,魯莊公三個庶子的家族開始走上歷史舞臺,最終成長為了孔圣的一生之敵——魯國三桓。
2.目錄概要
(1)魯亂之源
????????①魯國三桓——三桓者,魯桓所生三庶子也。后世孔圣的一生之敵魯國三桓,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就是這三個庶子的子孫族裔,而他們將在這一章回正式登上東周大舞臺。
????????②魯莊騙婚——魯莊公為追求魯國第一美女孟任,謊稱自己不是玩玩,而是認真的要娶她為正妻,并割臂以誓,但當孟任拜完堂后才知道,她其實只是一個側(cè)室而矣,魯莊公的正宮夫人乃是霸主齊桓公的侄女,是地位遠超自己的齊國公主哀姜。而魯莊公想不到,他發(fā)的血誓也即將應驗。
????????③養(yǎng)小叔子——魯莊公的正宮夫人哀姜,痛恨丈夫納妾孟任的行徑,于是就以牙還牙,出軌并包養(yǎng)了魯莊的兄弟慶父,也就是三桓之一孟孫氏們的支祖。她要讓魯莊公、讓魯國為這個男人的薄情而付出慘痛的代價!
(2)求婚血案
????????①爭風吃醋——魯莊公成功騙婚孟任后,使其受孕產(chǎn)下一子名般,轉(zhuǎn)眼間般已長大,作為魯莊公的庶長子,由于魯莊正夫人哀姜無子,般就順利成為了魯國儲君,之后他像父親一樣外出獵艷,最終見到了這一屆的魯國第一美女梁氏,般是一見傾心。但與他父親坑蒙拐騙的行徑不同,世子般為了追求梁氏,是直接暴力驅(qū)逐所有競爭者。但魯國第一力士圉人犖不信邪,繼續(xù)追求梁氏。世子般大怒,就讓狗腿子設計拿下圉人犖,然后當著梁氏的面親自鞭打,當圉人犖奄奄一息時,梁氏不得不以同意出嫁為條件,以求能饒圉人犖一命,最后世子般“大度”的放過了圉人犖,然后在其絕望木然的目光下得意的將佳人擁入了懷中。
????????②魯莊托孤——魯莊公病危之時,考察托孤人選,其假意讓兄弟推薦繼承人。叔牙不知是計,推薦了兄弟慶父;而季友則堅決保舉世子般。于是魯莊公將世子般托孤給季友,然后密令暗衛(wèi)鴆殺叔牙,叔牙拼死抵抗,暗衛(wèi)一時竟不能制,季友不得不出場許諾道,若乖乖飲鴆,自己可向祖宗起誓,保其子孫權(quán)勢富貴,否則,族滅。叔牙看著已經(jīng)被控制的家中老小,不得不自鴆而亡,而季友也沒有毀諾,叔牙的子孫受到了足夠的照顧,最后成長為三桓之一的叔孫氏。
????????③同歸于盡——魯莊公薨逝,世子般繼位,與他父親不同,他沒有毀諾,而是準備正式冊封梁氏為正宮夫人,但可惜他并不知道何為布衣之怒。就在梁氏即將接受冊封的前夜,圉人犖潛入到世子般身旁,一舉將般斬殺。之后處于侍衛(wèi)重重包圍之下的圉人犖,就這樣在梁氏悲傷絕望的呼喊下慨然赴死。布衣之怒者,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
(3)慶父不死
????????①慶父立君——由于哀姜因為情傷拒絕為魯莊公生子,因此世子般死后,哀姜和情夫慶父一起擁立了哀姜的外甥魯閔公繼位,之后二人便共同把持魯國朝政。
????????②齊桓震怒——齊桓公聽說自己陪嫁哀姜的二侄女叔姜之子繼位后非常高興,于是就迫不及待的會盟自己這個外孫,拉上一把。但會盟之時才知道,自己這個外孫只是個飽受欺凌的傀儡而已,魯國大權(quán)竟然早就旁落在哀姜和慶父手中,齊桓大怒,要求二人立刻還政魯閔公。
(4)魯難未已
????????①孤掌難鳴——哀姜和慶父攝于齊桓霸主之威,連連應允,諾諾而還,但返魯后卻是陰奉陽違,暗中使壞。二人表面還政,但卻已生篡立之心,此時魯閔公朝堂上雖有叔叔季友勉力維持,但仍然是勢單力薄,孤掌難鳴。
????????②交換殺人——魯國大夫卜齮與太傅有深仇大恨,但勢力不足,無法報仇。慶父知道后,遂與卜齮約定交換殺人。卜齮負責刺殺魯閔公,而慶父為他除掉太傅。二人一拍即合,最后魯閔公被弒,而慶父這次則準備自己直接登基。
(5)慶父伏誅
????????①齊桓出兵——魯閔公一死,季友就意識到慶父的目的,此時雙方的勝負手就是魯莊公最后一個兒子申,一旦申被殺,那慶父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登基為君。于是季友搶先出手,將公子申帶出了魯國,逃到鄰國邾避難,之后便向天下人揭露了慶父的陰謀。魯人大怒直接嘩變追殺哀姜和慶父,齊桓公更是派齊國上卿高子前去擒拿弒君賊子,慶父和哀姜的末日來臨了。
????????②報應不爽——慶父和哀姜二人見大勢已去,于是大難臨頭各自飛,慶父逃往莒國尋求政治庇護,而哀姜則前往邾國尋求季友和申的諒解。但季友根本沒有見面,而是帶著申返回魯國,最后公子申在齊魯?shù)墓餐瑩碜o下繼位為君,是為魯僖公。魯僖公繼位后,季友以重金買通莒國以驅(qū)逐慶父,最后慶父在舉國為敵的境遇下,以三尺白綾了斷了自己野望而又荒唐的一生。
(6)左鄰右舍
????????①魯僖伐邾——魯人要求鄰國邾交出逃難的哀姜,但此時哀姜已經(jīng)失蹤,原來哀姜在邾國求季友無果后,就被聞訊的齊桓公悄悄派人帶回了齊國。邾國實在交不出哀姜,又說不出哀姜的下落,于是魯人腦補認為是哀姜正在以色侍邾,方獲得了邾國的庇護,于是狂怒下的魯僖公親自率軍討伐邾國,大敗邾軍。正當魯人準備再接再厲時,驚聞莒國趁機兵伐魯國,魯僖公不得不班師回防。
????????②季友失義——季友許重金收買鄰國莒驅(qū)逐慶父,但等慶父死后,莒國派人收錢時,季友心疼錢就直接賴賬了。本來莒是小國,只能吃下這個啞巴虧,但正逢魯僖公帶人伐邾,國內(nèi)空虛,于是莒國就趁機伐魯,武力催收。此時魯軍未歸,季友只得帶上留守的兵士應敵,戰(zhàn)場上,季友實在沒有把握,于是相邀陣前斗將。正巧莒軍大將乃是莒國第一勇士,莒君的親弟弟莒挐,本就爭強好勇,因此一口答應。并且雙方約定,為了不傷和氣,全部赤手空拳,若季友獲勝,莒國立刻退兵;若莒挐獲勝,魯國則加倍奉上賂金。結(jié)果季友暗藏魚腸短劍孟勞,一擊斬殺莒挐,又趁著莒人愣神的瞬間,突率早已準備好的魯人一舉擊垮了莒軍,大勝而歸。
(7)三桓發(fā)軔——魯國經(jīng)歷慶父之亂后,魯君勢力大衰,待魯僖公繼位時,魯君嫡系勢力已經(jīng)壓不住慶父、叔牙、季友三人子孫的分支勢力,于是魯僖公為魯國安穩(wěn)計,就直接分封了三人家族后裔,這就是后來孔圣的一生之敵——魯國三桓——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
(8)紅粉骷髏——齊桓公命人將哀姜帶回齊國,但并不是要救她,反而是要殺她。本來哀姜乃是齊國公主,但可惜他是前任主齊襄公的公主,而齊襄公和齊桓公的關(guān)系并沒有多好,畢竟你不能指望齊襄這個嫡長子對齊桓這個邊緣庶子有什么特別的照顧。再加上此時齊襄公人走茶涼,那齊桓公自然不會對其女兒特別照顧。因此齊桓決定借哀姜這具紅粉骷髏一用,以展現(xiàn)自己大公無私大義滅親的光輝形象,于是哀姜入齊后被殺,之后曝其尸于魯,以謝天下。
(9)委蛇證霸——齊桓大義滅親二定魯君后,出城狩獵,竟見有委蛇顯圣于道,而委蛇神異,非霸主不可見!而連續(xù)兩次魯難,都是由齊桓公協(xié)助平定的,齊桓公在諸侯中聲威大振,因此委蛇為證,齊國霸業(yè)可再進一步。齊桓公自上章回見到北方登山之神俞兒后,這一章回又見到了大澤之神委蛇,這招鬼體質(zhì)要是穿越到聊齋世界,估計活不過三章。
3.觀后有感
? ? ? ??今天是2022年2月1日,紫金歷正月正。按照本地習俗今天要去拜謁字圣陵寢,每年的正月正字圣文化園都會免費向市民開發(fā),不過因為疫情,前年正月正沒有對外開放,之后這兩年則需要憑借身份證+綠碼才能在正月正免費進入字圣文化園。今天入園后發(fā)現(xiàn)在正殿兩側(cè)的叔重堂和說文館門前各新增了四面大鼓,市民可以上去隨意敲擊。一側(cè)四面大鼓上分別寫著“虎虎生威”;另一側(cè)四面大鼓上分別寫著“虎年吉祥”!
????????這一章回是年前準備的存稿,當時不知道有“專欄寒假日更活動”,因此當時只準備了這一篇。這一章回主要講的是魯國三桓的來由。話說當年看央視『典籍里的中國·論語篇』時,一直聽節(jié)目講述孔子削三桓的事情,可惜當時我還沒細讀過這一章回,因此對三桓的來龍去脈有些不明所以,嚴重影響了當時的觀看體驗。而正好這一章回就將魯國三桓的前情交代的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魯國三桓即魯桓公的三個未繼位的兒子,他們在自己兄長魯莊公去世后,爭權(quán)奪利,連續(xù)霍霍了魯莊公的兩位繼任者。后魯國新君繼位,但新君不得不進行政治妥協(xié),分封了三人家族,魯難才算暫時消停。但至此魯國三桓——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正式成型,更大的魯難正在醞釀,就算是后來的至圣文宣王也無可奈何。
一、魯亂之源
1.魯國三桓
? ? ? ? 魯莊公有三個同父兄弟,分別是慶父、叔牙以及季友。這三兄弟都是魯桓公的兒子,因此后來他們的族裔,就被人們稱為“三桓”。魯莊公死后,三人的族裔在魯國的勢力得到不斷的發(fā)展,最后尾大不掉。就連后來的魯國大司寇至圣文宣王,在削三桓之時,也未能頂住壓力,最終被逼離魯,周游列國。
? ? ? ??而此時的魯國三桓,還處于發(fā)育期,“三桓”支祖——慶父、叔牙以及季友三人的勢力,還都處于魯莊公的掌控之中。三人此時同為魯莊公朝上大夫,其中季友最賢,因此季友與魯莊公的關(guān)系最好,因此其也最受魯莊公的信賴。未來的三桓之首,季氏,此時就已初現(xiàn)端倪,也許正如季友出生時得到的那段神秘卜辭一樣——“男也。其名曰友,在公之右。間于兩社,為公室輔。季氏亡,則魯不昌。……同復于父,敬如君所。”——季友很快就要迎來屬于自己的機遇了〖山錄||《左傳·閔公二年》——成季之將生也,桓公使卜楚丘之父卜之。曰:“男也。其名曰友,在公之右。間于兩社,為公室輔。季氏亡,則魯不昌。”又筮之,遇《大有》 之《乾》 ,曰:“同復于父,敬如君所。”及生,有文在其手曰“友”,遂以命之?!?/span>。
2.魯莊騙婚
? ? ? ? 初,年輕的魯莊公在黨氏家附近筑臺,忽遇黨氏之女孟任,見其容色殊麗,驚為天人。于是見色起意,前去求娶〖山錄||《左傳·莊公三十二年》——初,公筑臺臨黨氏,見孟任,從之?!?/span>。但少女孟任并不同意,然后魯莊公就開始了甜言蜜語、海誓山盟等一系列的渣男操作,不僅誆騙人家小姑娘,說自己是認真的,會負責的;還瞎許諾一定會明媒正娶,一定要封孟任為正妻云云。后見孟任不信,就一發(fā)狠直接血誓,并割臂以血誓神〖山錄||《左傳·莊公三十二年》——閟。而以夫人言,許之,割臂盟公〗。孟任被魯莊公這一爺們之舉所觸動,就同意了魯莊公的求婚〖山錄||《史記·魯世家》——初,莊公筑臺臨黨氏,見孟女,說而愛之,許立為夫人,割臂以盟?!?/span>。〖原著寫的是孟任割臂血誓,感覺有點不可理解,于是就查了一下資料,《左傳》記載的割臂主語的確是孟任;而《史記》記載的割臂主語是魯莊。我感覺理解成魯莊公割臂比較靠譜,畢竟魯莊公自己海誓山盟發(fā)毒誓,卻割的是小姑娘的手臂,然后小姑娘就從了,這腦回路也未免太清奇了點兒。〗
? ? ? ??魯莊公擔心夜長夢多,等不及回宮,就趁著小姑娘智商暫時下線,趕緊將生米煮成熟飯,然后才放心的攜美回家……然后就食言了。當然準確的說這件事的責任不能完全怪魯莊公,因為這還牽扯到齊魯兩國之間的一場兇險的政治博弈。
????????周莊王七年(魯莊公四年,齊襄公八年,元始前690年)春,魯莊公的舅舅兼繼父齊襄公在殺掉魯桓公的父親后與其母文姜在光天化日之下于魯國祝丘行德骨之事〖山錄||《左傳·莊公四年》——四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享齊侯于祝丘?!?/span>。同年冬,魯莊公被強請去問安,而文姜為了親上加親,強令魯莊公娶齊襄公的幼女齊哀姜。當時齊哀姜剛出生,尚處襁褓,于是文姜就讓魯莊公空懸正宮之位,等到齊哀姜適齡后,再迎娶齊哀姜為魯國夫人。父親剛被這對奸夫淫婦弄死,而自己又身處險境,弄不好就要步其亡父的后塵,魯莊公思慮再三,只得就范。就這樣齊襄公成了魯莊公的舅舅兼繼父再兼岳父,這可真是親上加親再加親。而魯莊公被迫答應后,齊襄公大喜,立刻拉著魯莊公母子去齊國的禚地狩獵,以昭告天下〖山錄||《左傳·莊公四年》——冬,公及齊人狩于禚〗。
? ? ? ??而這可害苦了孟任,一直到死都沒有獲得夫人名號,即使最后靠著年輕耗死了惡婆婆文姜,但孟任那時卻已年老色衰,自然無法與正是千嬌百媚年紀的大國公主哀姜相比。但見新人笑,哪聞舊人哭。當年的海誓山盟已如過眼云煙,孟任至死都只是側(cè)室,哪怕死后,魯莊公也依然只以妾禮安葬,全然忘記了自己曾經(jīng)的割臂血誓。若未來魯莊公地下有靈,那之后的魯國境遇會告訴他,鬼神不可輕欺,冥冥之中自有報應。
3.養(yǎng)小叔子
(1)母命難違
? ? ? ? 周惠王四年(魯莊公二十一年,齊桓公十三年,元始前673年), 曾經(jīng)尚是嬰兒的哀姜此時已出落成快二十歲的大姑娘了,本來她早應該嫁魯,但怎奈齊襄壞事做盡被手下人公孫無知弒殺,魯莊公遂有悔婚之意。而因婚約限制,哀姜也不能轉(zhuǎn)嫁,結(jié)果雙方就一直僵在了那里。直到秋七月戊戌,文姜薨逝時,事情才迎來轉(zhuǎn)機。原來文姜臨死前,強令病床前的兒子必須當著自己面立誓馬上娶哀姜為正妻,否則自己就死不瞑目,直到這時,魯莊公才迫于母命不得不就范〖山錄||《左傳·莊公二十一年》——秋七月戊戌,夫人姜氏薨?!?/span>。
????????周惠王五年(魯莊公二十二年,齊桓公十四年,元始前672年),春正月癸丑日,魯莊公安葬了文姜〖山錄||《左傳·莊公二十二年》——癸丑,葬我小君文姜?!?/span>。之后依諾,于當年冬親自前往齊國下聘禮,約定只待魯莊公三年守孝期滿,就正式迎娶哀姜為正妻〖山錄||《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冬,公如齊納幣?!?/span>。齊桓大悅,畢竟侄女這事一直是自己的心病,雖然自己霸業(yè)小成,但也不能帶著兵逼迫魯莊公娶妻,若如此那世人還怎么看自己這個乖侄女。如今見大外甥魯莊公這么識相,齊桓自然要盛情款待。于是直到次年春,魯莊公才艱難推辭掉齊桓公的不斷挽留,受寵若驚的返回魯國〖山錄||《左傳·莊公二十三年》——二十有三年春,公至自齊?!?/span>。
(2)齊魯蜜月
? ? ????周惠王六年(魯莊公二十三年,齊桓公十五年,元始前671年),這一來一往后,齊桓魯莊大有相見恨晚之勢,之后齊魯直接進入到蜜月期,當初齊魯爭鋒鬧的不愉快被一掃而空。春時,魯桓公剛從齊國回來幾天,齊桓公就又想自己這個大外甥了,于是又立馬派人盛情邀約魯莊公夏天來齊國參觀社神祭祀。這熱情的讓魯國人都發(fā)憷,感覺有貓膩,于是曹劌趕緊勸魯莊公不要去,想想自己父親魯桓的下場,千萬不要去〖山錄||《左傳·莊公二十三年》——二十三年夏,公如齊觀社,非禮也。曹劌諫曰:“不可。夫禮,所以整民也。故會以訓上下之則,制財用之節(jié);朝以正班爵之義,帥長幼之序;征伐以討其不然。諸侯有王,王有巡守,以大習之。非是,君不舉矣。君舉必書,書而不法,后嗣何觀?”〗。但魯莊公也開始欣賞自己這個小舅舅,于是不顧群臣反對又去齊國了,玩了好一通才依依不舍的返回魯國〖山錄||《左傳·莊公二十三年》——夏,公如齊觀社。公至自齊?!?/span>。
????????然后,沒幾天魯莊和齊桓就又互相想念起來,于是當年夏二人又相約到谷地見面,兩人見面后相談甚歡,一連幾日游玩,才最終在雙方群臣的各自苦勸下,依依不舍的相別〖山錄||《左傳·莊公二十三年》——公及齊侯遇于谷?!?/span>。但兩人剛回家不久,就又又又相互思念起來了,于是就于當年冬十二月甲寅,以商議明年齊魯聯(lián)姻為由在扈地再次相會〖山錄||《左傳·莊公二十三年》——十有二月甲寅,公會齊侯盟于扈?!?/span>。
(3)盛大婚禮
????????周惠王七年(魯莊公二十四年,齊桓公十六年,元始前670年)夏,三年守孝期滿的魯莊公依照文姜遺命,親自前往齊國迎娶哀姜〖山錄||《左傳·莊公二十四年》——夏,公如齊逆女。〗。此時由于其和齊桓公的惺惺相惜,因此對這場婚禮已經(jīng)沒有什么怨懟,于是在主觀能動性下,興高采烈的在魯國為哀姜準備了一場盛大的婚禮。
????????當年秋,在小舅舅齊桓公依依不舍的祝福下,魯莊公帶著哀姜回到了魯國〖山錄||《左傳·莊公二十四年》——秋,公至自齊。八月丁丑,夫人姜氏入。〗。魯人立刻按照之前魯莊公的要求,對哀姜進行了熱烈的歡迎。本來依照周禮,婚禮上賓客隨份子,男賓根據(jù)財力用玉帛禽鳥即可,而女賓只用拿些榛栗棗脩等表示喜慶的零嘴給新娘子討個早生貴子的口彩就行了。但這一次魯莊公提前打招呼,魯國姬姓同宗的親戚隨份子時,無論男女都必須一律用玉帛〖山錄||《左傳·莊公二十四年》——戊寅,大夫宗婦覿,用幣。〗。同宗的御孫聽說后,十分憤怒,倒不是心疼錢,而是認為男女有別乃周禮之要,今魯莊公因哀姜而亂周禮,魯亂將至矣!〖山錄||《左傳·莊公二十四年》——秋,哀姜至。公使宗婦覿,用幣,非禮也。御孫曰:“男贄,大者玉帛,小者禽鳥,以章物也。女贄,不過榛栗棗脩,以告虔也。今男女同贄,是無別也。男女之別,國之大節(jié)也。而由夫人亂之,無乃不可乎!”〗
(4)勾搭成奸
? ? ? ? 周惠王七年(魯莊公二十四年,齊桓公十六年,元始前670年)秋,魯莊公依文姜遺命迎娶了殺父仇人齊襄公之女哀姜。而魯莊公擔心父親魯桓公在天之靈知道后難以接受,于是就在迎婚前,對魯桓祭廟進行了大規(guī)模翻修,甚至不顧大夫反對,做了一些有僭越之嫌的操作,比如將魯桓祭廟的柱子全部漆成丹紅色,比如在房椽上雕刻大量的精美花紋。〖山錄||《左傳·莊公二十三年》——秋,丹桓宮之楹。〗〖山錄||《左傳·莊公二十四年》——二十有四年春王三月,刻桓宮桷……二十四年春,刻其桷,皆非禮也。御孫諫曰:“臣聞之:‘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染泄驳露{諸大惡,無乃不可乎!”〗
????????但不知是因為魯桓之靈發(fā)怒,還是魯莊背棄孟任血誓的懲罰,哀姜嫁進門后,雖一直深得魯莊寵溺,但就是一直沒有生子,反倒是陪嫁哀姜來的妹妹叔姜生了兒子啟。好在此時魯莊公還有其他庶出子嗣,其中比較出色的有孟任所生之子般,以及須句子爵的女兒風氏所生之子申。
? ? ? ??然后哀姜就尷尬了,身為長房卻沒有兒子,這到哪都是很糟糕的事情。而哀姜見自己一直無所出,且年紀遠小于魯莊公,一旦魯莊公薨逝,那自己的境遇可就凄涼了。于是為將來計,哀姜就開始給自己找下家。
????????當時的魯國權(quán)貴分為兩派——魯莊公與季友一派;慶父與叔牙一派。哀姜自然不敢找魯莊一派的季友,然后哀姜就相中了另一派的慶父,而慶父也不忌諱,很快二人就勾搭成奸。之后二人便經(jīng)常趁著魯莊公外出之時尋機私通〖山錄||《史記·魯世家》——先時慶父與哀姜私通。〗。而魯難至此開始發(fā)酵……
【《東周列國志》原文022-01】
? ? ? ? 話說公子慶父字仲,魯莊公之庶兄,其同母弟名牙字叔,則莊公之庶弟。莊公之同母弟曰公子友,因手掌中生成一“友”字文,遂以為名,字季,謂之季友。雖則兄弟三人同為大夫,一來嫡庶之分,二來惟季友最賢,所以莊公獨親信季友。
????????莊公即位之三年,曾游郎臺,于臺上窺見黨氏之子孟任,容色殊麗,使內(nèi)侍召之,孟任不從。〖山注|| 郎臺是魯莊公三十一年所修,此時孟任早已色衰?!?/span>
????????莊公曰:“茍從我,當立汝為夫人也?!?/p>
????????孟任請立盟誓,莊公許之,孟任遂割臂血誓神,與莊公同宿于臺上,遂載回宮。歲余生下一子,名般。
????????莊公欲立孟任為夫人,請命于母文姜,文姜不許,必欲其子與母家聯(lián)姻,遂定下襄公始生之女為婚,只因姜氏年幼,直待二十歲上,方才娶歸,所以孟任雖未立為夫人,那二十余年,卻也權(quán)主六宮之政。比及姜氏入魯為夫人,孟任已病廢不能起,未幾卒,以妾禮葬之。
????????姜氏久而無子,其娣叔姜從嫁,生一子曰啟。先有妾風氏,乃須句子之女,生一子名申。
????????風氏將申托于季友,謀立為嗣。季友曰:“子般年長。”乃止。
????????姜氏雖為夫人,莊公念是殺父仇家,外雖禮貌,心中不甚寵愛。
????????公子慶父生得魁偉軒昂,姜氏看上了他,陰使內(nèi)侍往來通語,遂與慶父私通,情好甚密,因與叔牙為一黨,相約異日共扶慶父為君,叔牙為相。
????????髯翁有詩云:淫風鄭衛(wèi)只尋常,更有齊風不可當??靶︳敯钇喓茫慕笥邪Ы?。
二、求婚血案
1.爭風吃醋
? ? ? ? 周惠王十四年(魯莊公三十一年,元始前663年),魯國一冬無雨〖山錄||《左傳·莊公三十一年》——冬,不雨。〗。于是魯國舉辦雩祭以求雨。而雩祭的舉辦地正巧在梁氏家的旁邊。正好此時,梁氏有女初長成,且姿色甚美。舉行雩祭時,梁女調(diào)皮,就偷偷的搬了個梯子,站在墻邊梯子上觀看。恰好被魯國大力士圉人犖見到。圉人犖當場被梁女的姿容所攝,于是就大著膽子跑到墻下給梁女唱情歌求愛〖山錄||《左傳·莊公三十二年》——雩,講于梁氏,女公子觀之。圉人犖自墻外與之戲。〗。
? ? ? ??可惜圉人犖卻不知梁女還有一個追求者,且是他此時萬萬惹不起的存在,即魯國世子般。世子般乃孟任之子,孟任雖未入主正宮,但好在正宮夫人哀姜并無子嗣,因此魯莊公就立庶長子般為儲君。正好今天世子般也想趁著雩祭出來放風的時機,來給梁女獻殷勤,不想正看到圉人犖在那給自己的心上人唱情歌。這可令世子般大怒不矣,遂立刻命手下擒拿圉人犖,然后當場抽了他三百鞭〖山錄||《左傳·莊公三十二年》——子般怒,使鞭之。〗。
? ? ? ? 而圉人犖不愧是大力士,身體好,被抽了三百鞭后還沒死,還能向世子般連連告饒。而世子般氣也消的差不多了,而圉人犖連連哀求,也滿足了自己在佳人面前逞威風的虛榮心,最后因不愿唐突佳人,就命人放了圉人犖。
? ? ? ? 但等到魯莊公聽說此事后,大驚,立刻責備世子般——要么就直接不計較此事,施恩于圉人犖;要么就直接殺掉圉人犖。對圉人犖此等壯士怎么能既不殺掉而又去折辱呢?但世子般卻毫不在意,認為區(qū)區(qū)一個圉人犖,雖力大,但也不過只是匹夫之勇而已,在自己手上怎么也翻不起浪花〖山錄||《左傳·莊公三十二年》——公曰:“不如殺之,是不可鞭。犖有力焉,能投蓋于稷門?!?/span>〗。
? ? ? ??而圉人犖在此事之后,很快就受到了同僚們的排擠和疏遠。這讓圉人犖明白,現(xiàn)在世子般僅僅是儲君,就讓自己處境艱難,若等到世子般繼位,那自己恐怕難有活路,到時定會有大把的人想收拾自己以巴結(jié)這位魯君。于是圉人犖一咬牙,就投入了慶父一黨。而慶父早有不臣之心,且甚喜圉人犖之勇力,于是當即就收容和庇護了圉人犖。
2.魯莊托孤
? ? ? ??周惠王十五年(魯莊公三十二年,元始前662年)秋八月癸亥,魯莊公在路寢薨逝。而魯莊公死前,已感到身體不佳,于是曾先后招來叔牙和季友,分別詢問其對慶父的看法。其中叔牙說的都是慶父的好話,甚至想勸說魯莊公傳位于慶父;而季友則指出了慶父的狼子野心,認為應該控制慶父的勢力〖山錄||《左傳·莊公三十二年》——公疾,問后于叔牙。對曰:“慶父材?!眴栍诩居眩瑢υ唬骸俺家运婪畎??!惫唬骸班l(xiāng)者牙曰‘慶父材’?!薄?/span>。
? ? ? ??于是臨終前,魯莊公將世子般托孤于季友,之后很快就薨逝了。而季友知此時自己勢力單薄,恐不是慶父叔牙一黨的對手,于是趕在魯莊公死訊傳出前搶先出手,其假傳魯莊遺命,誆騙叔牙至鍼巫氏后,令鍼季鴆殺叔牙,但殺死叔牙前,季友向其許諾會保其族祀后裔不滅。叔牙被迫飲鴆后,強忍劇痛,回家安排后事,但于半路行至逵泉時毒發(fā)身亡〖山錄||《左傳·莊公三十二年》——成季使以君命命僖叔,待于鍼巫氏,使鍼季鴆之,曰:“飲此,則有后于魯國;不然,死且無后?!憋嬛?,歸,及逵泉而卒。立叔孫氏。〗。而季友沒有毀諾,扶持叔牙子孫一脈,即后來的叔孫氏。叔牙死后,季友依魯莊遺囑,正式奉世子般繼位,并向各國發(fā)喪。
3.同歸于盡
? ? ? ??周惠王十五年(魯莊公三十二年,元始前662年)冬十月己未,剛剛繼位不久的世子般到外祖父黨臣家商議國事。慶父聞訊后,立刻抓住機會,給圉人犖配備裝備并提供情報,以助其報當日鞭背之恨。而圉人犖亦毫不猶豫,夤夜出發(fā),三更時分到達。之后立刻逾墻潛入黨大夫家,當場格殺了世子般。不過動手時,動靜太大驚動了內(nèi)侍,黨大夫聞之驚怒不已,立刻帶領家甲圍殺圉人犖,而圉人犖雖勇力過人,但雙拳難抵四手,很快就被斬殺。慶父聞訊大喜,卻假裝大驚,立刻打著為魯君報仇的幌子,殺了圉人犖全家以掩蓋真相〖山錄||《左傳·莊公三十二年》——子般即位,次于黨氏。冬十月己未,共仲使圉人犖賊子般于黨氏。〗。
【《東周列國志》原文022-02】
????????莊公三十一年,一冬無雨,欲行雩祭祈禱。先一日,演樂于大夫梁氏之庭。梁氏有女,色甚美,公子般悅之,陰與往來,亦有約為夫人之誓。
????????是日,梁女梯墻而觀演樂,圉人犖在墻外窺見梁女姿色,立于墻下,故作歌以挑之,歌曰:桃之夭夭兮,凌冬而益芳。中心如結(jié)兮,不能逾墻。愿同翼羽兮,化為鴛鴦。
????????公子般亦在梁氏觀雩,聞歌聲出看,見圉人犖大怒,命左右擒下,鞭之三百,血流滿地,犖再三哀求,乃釋之。
????????公子般訴之于莊公,莊公曰:“犖無禮,便當殺之,不可鞭也,犖之勇捷,天下無比,鞭之,必懷恨于汝矣?!?/p>
????????原來圉人犖有名絕力,曾登稷門城樓,飛身而下,及地,復踴身一躍,遂手攀樓屋之角,以手撼之,樓俱震動。莊公勸殺犖,亦畏其勇故也。
????????子般曰:“彼匹夫耳,何慮焉?”
????????圉人犖果恨子般,遂投慶父門下。
????????次年秋,莊公疾篤,心疑慶父,故意先召叔牙,問以身后之事,叔牙果盛稱慶父之才:“若主魯國,社稷有賴。況一生一及,魯之常也?!鼻f公不應。
????????叔牙出,復召季友問之。
????????季友對曰:“君與孟任有盟矣,既降其母,可復廢其子乎?”
????????莊公曰:“叔牙勸寡人立慶父何如?”
????????季友曰:“慶父殘忍無親,非人君之器。叔牙私于其兄,不可聽之,臣當以死奉般。”
????????莊公點首,遂不能言。季友出宮,急命內(nèi)侍傳莊公口語,使叔牙待于大夫鍼季之家,即有君命來到。叔牙果往鍼氏,季友乃封鴆酒一瓶,使鍼季毒死叔牙。
????????復手書致牙曰:“君有命,賜公子死,公子飲此而死,子孫世不失其位,不然,族且滅矣!”
????????叔牙猶不肯服,鍼氏執(zhí)耳灌之,須臾,九竅流血而死。
????????史官有詩論鴆牙之事,曰:周公誅管安周室,季友牙酖靖魯邦。為國滅親真大義,六朝底事忍相戕。
????????是夕,莊公薨,季友奉公子般主喪,諭國人以明年改元,各國遣吊,自不必說。
????????至冬十月,子般念外家黨氏之恩,聞外祖黨臣病死,往臨其喪。
????????慶父密召圉人犖謂曰:“汝不記鞭背之恨乎?夫蛟龍離水,匹夫可制,汝何不報之于黨氏?吾為汝主。”
????????犖曰:“茍公子相助,敢不如命!”
????????乃懷利刃,夤夜奔黨大夫家。時已三更,逾墻而入,伏于舍外。至天明時,小內(nèi)侍啟門取水,圉人犖突入寢室。子般方下床穿履。
????????驚問曰:“汝何至此?”
????????犖曰:“來報去年鞭背之恨耳!”
????????子般急取床頭劍劈之,傷額破腦,犖左手格劍,右手握刃刺般,中脅而死,內(nèi)侍驚報黨氏,黨氏家眾操兵齊來攻犖,犖因腦破不能戰(zhàn),被眾人亂斫為泥。
????????季友聞子般之變,知是慶父所為,恐及于禍,乃出奔陳國以避難。慶父佯為不知,歸罪于圉人犖,滅其家,以解說于國人。
三、慶父不死
1.慶父立君
? ? ? ??周惠王十五年(魯莊公三十二年,元始前662年)冬十月己未,剛繼位的子般被情敵圉人犖刺死。季友聞訊,知道此必是慶父在背后操控,否則圉人犖一區(qū)區(qū)匹夫,怎么可能神不知鬼不覺的穿過層層護衛(wèi),輕易摸到世子般身邊公然刺殺。已知情況不妙的季友立刻出奔陳,以免被慶父清洗〖山錄||《史記·魯世家》——十月己未,慶父使圉人犖殺魯公子斑于黨氏。季友奔陳?!?/span>。
????????除掉世子般后,哀姜立刻與慶父密謀,欲扶持妹妹叔姜之子啟繼位。但子啟此時只有八歲,且還有一個競爭者子申。因此為了達到目的,慶父立刻起身前去齊國游說,希望能得到齊桓公的支持。而齊桓公當然愿意支持,畢竟叔姜是自己的侄女,那子啟就是自己的外孫。并且慶父還以重賄買通了齊桓公的近臣豎貂,豎貂在齊桓公身邊時,又經(jīng)常有意無意的扇風,很快齊桓公就決定全力支持子啟繼位〖山錄||《史記·魯世家》——欲立哀姜娣子開?!?/span>。
? ? ? ??得到齊侯支持的慶父立刻回國與齊哀姜聯(lián)合擁立年幼的子啟為君,是為魯閔公。而魯莊公給子般安排的托孤大臣季友,在得知子般被殺后,就知形勢不妙立刻逃亡陳國了。因此此時的魯國群臣由于缺乏主心骨,有心無力之下,只能聽任慶父與哀姜擺布〖山錄||《左傳·莊公三十二年》——成季奔陳。立閔公?!?/span>。
2.齊桓震怒
? ? ? ??周惠王十五年(魯莊公三十二年,元始前662年)冬,閔公雖繼位,但卻連傀儡都不如。所有宮外政事全由慶父把持。而哀姜雖然是自己的姨母,但卻與慶父戀奸情熱,不僅不幫助自己,反而胳膊肘往外拐,和慶父沆瀣一氣。自己的母親叔姜因只是跟隨哀姜陪嫁過來的滕妻,地位低下,結(jié)果宮內(nèi)所有內(nèi)務又都由哀姜把持。至此慶父和哀姜把持了魯國內(nèi)外的所有權(quán)利,而魯閔公則無論是在內(nèi)在外都有兩人安排的眼線監(jiān)督甚至是看管,活如囚徒一般。
? ? ? ??周惠王十六年(魯閔公元年,齊桓公二十五年,元始前661年)秋八月,好在不久之后,齊魯兩國要在落姑訂盟,過渡外交關(guān)系,魯閔公就趁著與齊桓公會面之機,暫時擺脫了監(jiān)管。等兩君單獨會面時,魯閔公立刻拉著齊桓公的衣袖哭訴在魯國的不幸遭遇。齊桓公是萬萬沒想到自己的外孫竟然受了這么大的委屈〖山錄||《左傳·閔公元年》——秋八月,公及齊侯盟于落姑。〗。
????????聽完魯閔公的哭訴后,知道真相的齊桓公極為震怒。但此事畢竟是魯國的家務事,且一個是魯閔公的姨母一個是魯閔公的叔伯,都是魯閔公的近親。齊國并不好直接出兵干預,于是齊桓公權(quán)衡利害后,先派人專門給慶父打招呼,警告其收斂一二;然后派人去陳國請回魯莊公安排的顧命大臣季友;最后又嚴詞申斥侄女哀姜,警告她要嚴守婦德,否則齊桓公不介意替兄長齊襄公清理門戶,以免齊國列祖列宗因此蒙羞,毋以言之不預!〖山錄||《左傳·閔公元年》——請復季友也。齊侯許之,使召諸陳?!?/span>
【《東周列國志》原文022-03】
????????夫人姜氏欲遂立慶父,慶父曰:“二公子猶在,不盡殺絕,未可代也?!?/p>
????????姜氏曰:“當立申乎?”
????????慶父曰:“申年長難制,不如立啟?!?/p>
????????乃為子般發(fā)喪,假訃告為名,親至齊國,告以子般之變,納賄于豎貂,立子啟為君,時年八歲,是為閔公。
????????閔公乃叔姜之子,叔姜是夫人姜氏之娣也。閔公為齊桓公外甥,閔公內(nèi)畏哀姜,外畏慶父,欲借外家為重,故使人訂齊桓公,會于落姑之地。
????????閔公牽桓公之衣,密訴以慶父內(nèi)亂之事,垂淚不止。
????????桓公曰:“今者魯大夫誰最賢?”
????????閔公曰:“惟季友最賢,今避難于陳國。”
????????桓公曰:“何不召而復之?”
????????閔公曰:“恐慶父見疑?!?/p>
????????桓公曰:“但出寡人之意,誰敢違者?”
????????乃使人以桓公之命,召季友于陳,閔公次于郎地,候季友至郎,并載歸國,立季友為相,托言齊侯所命,不敢不從,時周惠王之六年,魯閔公之元年也。
四、魯難未已
1.孤掌難鳴
? ? ? ??周惠王十六年(魯閔公元年,齊桓公二十五年,元始前661年)秋,落姑會盟后,魯閔公立刻親到郎地迎接季友,以一同歸國〖山錄||《左傳·閔公元年》——齊侯許之,使召諸陳,公次于郎以待之。“季子來歸”,嘉之也?!?/span>。等歸國后,魯閔公速封季友為相。而慶父雖心中有萬般不愿,但奈何齊桓公已打過招呼,不敢不從。但其也因此對魯閔公偷偷打小報告的事情懷恨在心,如鯁在喉。之后雖明著不敢亂來,但暗中卻進一步加強了對魯閔公的監(jiān)控。
? ? ? ??周惠王十六年(魯閔公元年,齊桓公二十五年,元始前661年)冬,不放心的齊桓公又派大夫仲孫前去魯國進行國事訪問,借此判斷魯閔公的境遇是否已安。誰承想魯閔公的情勢更加艱難了,魯閔公見了齊國大使仲孫只是流涕不止,卻就是不敢說慶父之事。而齊仲孫退下后又去見魯相季友詢問情況,誰承想季友竟也不敢多說,只是伸出一手,齊國大使明悟,此為孤掌難鳴之意也〖山錄||《左傳·閔公元年》——冬,齊仲孫湫來省難。書曰“仲孫”,亦嘉之也。仲孫歸曰:“不去慶父,魯難未已?!薄?/span>。
? ? ? ??不久齊國大使回國復命,將自己的見聞告知齊侯。桓公聽后大怒,欲立刻發(fā)兵除掉慶父。群臣立刻勸諫,認為慶父此時惡行未彰,齊國若是發(fā)兵,必會引起諸侯誤會,誤認為齊國要開始收割諸國了,此于齊國霸業(yè)十分有礙。齊桓聞之,感覺有理,只得暫緩出兵〖山錄||《左傳·閔公元年》——公曰:“若之何而去之?”對曰:“難不已,將自斃,君其待之?!惫唬骸棒斂扇『酰俊睂υ唬骸安豢?,猶秉周禮。周禮,所以本也。臣聞之,國將亡,本必先顛,而后枝葉從之。魯不棄周禮,未可動也。君其務寧魯難而親之。親有禮,因重固,間攜貳,覆昏亂,霸王之器也。”〗。
2.交換殺人
? ? ? ???周惠王十七年(魯閔公二年,齊桓公二十六年,元始前660年),魯閔公去年給齊侯打小報告這件事,引起了慶父的警覺,使慶父產(chǎn)生了嚴重的危機感,畢竟魯閔公再怎么不堪,也架不住有個厲害的舅姥爺,萬一哪一天魯閔公再跑去給舅姥爺齊桓公賣個萌,齊桓公一心軟,說不定就直接拿自己開刀了。于是慶父打算再次弒君,然后親自登基掌權(quán)。但是若直接弒君,那不要說齊桓公會有什么動作,就是魯國人也絕不會容下自己。于是慶父決定先睡服哀姜,而哀姜也真是鬼迷心竅,竟然僅為床笫之歡就同意殺自己親外甥。
? ? ? ? 而沒過多久,慶父弒君的機會就來了。原來魯國大夫卜齮與魯國太傅有仇。但太傅勢大,且與魯閔公關(guān)系不錯,結(jié)果大夫卜齮找魯閔公評理,不僅被拉了偏架,還被奪走了田地。于是大夫卜齮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就去投奔了慶父,希望慶父能為自己報仇。而待時而動的慶父一聽立刻就計上心來,與卜齮定下了一個交換殺人的毒計。即由卜齮去殺魯閔公,而慶父則替他殺太傅。卜齮也是天生反骨,竟然想都沒想就一口答應了。
? ? ? ??周惠王十七年(魯閔公二年,齊桓公二十六年,元始前660年)秋八月辛丑夜,魯閔公因故微服出宮,被慶父眼線探知,立刻通知卜齮,卜齮得知后立刻派死士埋伏在魯宮側(cè)門武闈處。等魯閔公返回時,刺客突起,當街擊殺了魯閔公。而慶父聞訊立刻出來掌控局勢,并打著為魯閔公報仇的幌子,誣稱太傅是兇手,帶兵殺了太傅全家,順勢完成了與卜齮的約定〖山錄||《左傳·閔公元年》——初,公傅奪卜齮田,公不禁。秋八月辛丑,共仲使卜齮賊公于武闈?!?/span>。
【《東周列國志》原文022-04】
????????是冬,齊侯復恐魯之君臣不安其位,使大夫仲孫湫來候問,且窺慶父之動靜。閔公見了仲孫湫,流涕不能成語;后見公子申,與之談論魯事,甚有條理。
????????仲孫曰:“此治國之器也!”囑季友善視之。
????????因勸季友早除慶父,季友伸一掌示之,仲孫已悟孤掌難鳴之意。
????????曰:“湫當言于吾君,倘有緩急,不敢坐視。”
????????慶父以重賂來見仲孫,仲孫曰:“茍公子能忠于社稷,寡君亦受其賜,豈惟湫乎?”固辭不受。
????????慶父悚懼而退。
????????孫辭閔公歸,謂桓公曰:“不去慶父,魯難未已也!”
????????桓公曰:“寡人以兵去之,何如?”
????????仲孫曰:“慶父兇惡未彰,討之無名,臣觀其志,不安于為下,必復有變,乘其變而誅之,此霸王之業(yè)也。”
????????桓公曰:“善。”
????????閔公二年,慶父謀篡益急,只為閔公是齊侯外甥,又且季友忠心相輔,不敢輕動。
????????忽一日,閽人報:“大夫卜齒奇相訪?!?/p>
????????慶父迎進書房,見卜齒奇怒氣勃勃,問其來意。
????????卜齒奇訴曰:“我有田與太傅慎不害田莊相近,被慎不害用強奪去,我去告訴主公,主公偏護師傅,反勸我讓他,以此不甘,特來投公子,求于主公前一言?!?/p>
????????慶父屏去從人,謂卜齒奇曰:“主公年幼無知,雖言不聽,子若能行大事,我為子殺慎不害何如?”
????????卜齒奇曰:“季友在,懼不免?!?/p>
????????慶父曰:“主公有童心,嘗夜出武闈,游行街市,子伏人于武闈,候其出而刺之,但云盜賊,誰能知者。吾以國母之命,代立為君,逐季友如反掌耳。”
????????卜齒奇許諾,乃求勇士,得秋亞,授以利匕首,使伏武闈。閔公果夜出,秋亞突起,刺殺閔公。左右驚呼,擒住秋亞,卜齒奇領家甲至奪去,慶父殺慎不害于家。季友聞變,夜叩公子申之門,蹴之起,告以慶父之亂,兩人同奔邾國避難。
????????髯翁有詩云:子般遭弒閔公戕,操刃當時誰主張?魯亂盡由宮閫起,娶妻何必定齊姜!
五、慶父伏誅
1.齊桓出兵
? ? ? ??周惠王十七年(魯閔公二年,齊桓公二十六年,元始前660年),國相季友聞訊后,立刻就猜到了事情原委,趕緊帶著魯莊公之子申逃亡邾國,以防慶父斬草除根〖山錄||《左傳·閔公元年》——成季以僖公適邾?!?strong>〖山錄||《史記·魯世家》——季友聞之,自陳與愍公弟申如邾,請魯求內(nèi)之?!?/span>。而慶父此次掌權(quán),是準備直接繼位,但這卻徹底激怒了魯人。真當國人都是傻子,看不出其中的貓膩,一時之間,舉國若狂。次日,國中罷市,魯人聚義,共討國賊。先是弒君的卜齮被滿門屠戮,卜齮死前為求活命供出了真兇。之后眾人立刻前去追殺慶父〖山錄||《史記·魯世家》——魯人欲誅慶父?!?/span>。已知不妙的在慶父驚恐之下,只得扮作商人,帶著財貨逃亡到莒國〖山錄||《史記·魯世家》——慶父恐,奔莒。〗〖山錄||《左傳·閔公二年》——公子慶父出奔莒。〗。
? ? ? ??九月,哀姜驚聞國人除逆,知道自己這次玩大了,擔心被牽連,于是也喬裝打扮,逃亡邾國,希望能夠求此時在邾國避難的季友看在魯莊公的面上不計前嫌〖山錄||《史記·魯世家》——哀姜恐,奔邾?!?strong>〖山錄||《左傳·閔公二年》——九月,夫人姜氏孫于邾?!?/span>。而季友拒見齊哀姜,并立刻帶上公子申返回魯國,主持大局。
? ? ? ? 冬,齊桓公聽聞慶父竟然膽敢派人弒殺自己的外孫魯閔公,狂怒之下立刻派遣上卿齊高子率甲士三千前去魯國除賊〖山錄||《左傳·閔公二年》——冬,齊高子來盟?!?/span>。上卿齊高子在魯國正好遇到趕路的季友和公子申,于是就一路護送二人返回魯都。入魯都后齊軍和魯臣共同擁立公子申繼位,是為魯僖公〖山錄||《史記·魯世家》——于是季友奉子申入,立之,是為厘公?!?/span>。
2.報應不爽
? ? ? ??周惠王十七年(魯閔公二年,齊桓公二十六年,元始前660年),魯閔公被弒后,齊高子和魯季友擁立魯僖公繼位,在齊桓公的幫助下,魯國局勢逐漸穩(wěn)定。此時魯國的第一件事就是鋤奸誅逆。經(jīng)察訪,慶父正躲在莒國,用金帛寶器收買莒子。故莒子同意對慶父提供政治庇護。于是魯國直接許諾重禮,以買慶父之命。貪財?shù)能熳恿⒖叹托膭恿?,但其卻偏偏又要表現(xiàn)自己的信義,既舍不得魯國重賂,又不愿臟了自己的手。于是莒子耍小聰明,自己不擒殺慶父,而是先將慶父逐出莒國,然后讓魯國在慶父離開莒國后再動手。想著這樣既算是完成了魯國的交易,又沒有背上背信棄義的惡名。
? ? ? ??卻不承想,此時慶父竟然并不死心,還想要搏一搏。其被逐出莒國后,忽然折向,欲逃至齊國。但趕到齊魯邊境時,被齊國邊軍所阻,齊國守邊官吏知道此人所作之事,拒絕他如齊。慶父趕緊說自己與齊桓公的近臣豎貂關(guān)系匪淺,官吏有點摸不清虛實,于是就讓慶父暫時住在齊魯交界汶水之上的密地〖山錄||《左傳·閔公二年》——以賂求共仲于莒,莒人歸之。及密。〗。
? ? ? ??正好不久魯僖公派往齊國致謝的使者公子魚完成任務,正返回魯國復命,在兩國邊界汶水上見到了慶父,于是慶父乞求公子魚面見魯僖復命時,為自己求情一二,以期能得活命。公子魚答應后就在面見魯侯時,將慶父之事說于魯僖。其實魯僖是有心饒慶父一命的,畢竟準確的說慶父和自己并無仇怨,甚至若不是慶父作妖連殺兩位魯君,自己一個不得寵的公子怎么也不可能當魯侯〖山錄||《左傳·閔公二年》——使公子魚請。〗。
? ? ? ??但國相季友卻絕不會允許慶父生還,畢竟自己傾注滿腔熱血輔佐的兩位新君全被慶父霍霍了,自己還被幾次攆出魯國狼狽逃亡,一路上更是流離失所朝不保夕。如此大仇,怎能再容慶父存活于世。不過怎么說也是自己兄弟,不能做的太絕,于是和鴆殺叔牙時一樣,季友許諾——若慶父愿意自裁,則會保留其祀,不絕其后〖山錄||《左傳·閔公二年》——不許。〗。
? ? ? ??公子魚苦諫無果,只得返回汶上告知此事。但在敲門時,卻怎么也下不去手。只得在門外哭喪,慶父聽出是公子魚,立刻明白了結(jié)果,于是放棄掙扎,懸梁自縊。之后公子魚攜帶慶父尸首回都復命〖山錄||《左傳·閔公二年》——哭而往。共仲曰:“奚斯之聲也。”乃縊?!?/span>。一代梟雄,至此殞命!〖山錄||《史記·魯世家》——季友以賂如莒求慶父,慶父歸,使人殺慶父,慶父請奔,弗聽,乃使大夫傒斯行哭而往。慶父聞傒斯音,乃自殺?!?/span>
【《東周列國志》原文022-05】
????????卻說國人素服季友,聞魯侯被殺,相國出奔,舉國若狂,皆怨卜齒奇而恨慶父,是日國中罷市。一聚千人,先圍卜齒奇之家,滿門遭戮,將攻慶父,聚者益眾。
????????慶父知人心不附,欲謀出奔,想起齊侯曾藉莒力以復國,齊、莒有恩,可因莒以自解于齊。況文姜原有莒醫(yī)一脈交情;今夫人姜氏,即文姜之侄女,有此因緣,凡事可托。遂微服扮作商人,載了貨賂滿車,出奔莒國。
????????夫人姜氏聞慶父奔莒,安身不牢,亦想至莒國躲避。
????????左右曰:“夫人以仲故得罪國人,今復聚一國,誰能容之?季友在邾,眾所與也,夫人不如適邾,以乞憐于季?!?/p>
????????乃奔邾國求見季友。季友拒之弗見,季友聞慶父。姜氏俱出,遂將公子申歸魯,一面使人告難于齊。
????????齊桓公謂仲孫湫曰:“今魯國無君,取之如何?”
????????仲孫湫曰:“魯,秉禮之國,雖遭弒亂,一時之變,人心未忘周公,不可取也。況公子申明習國事,季友有戡亂之才,必能安集眾庶,不如因而守之?!?/p>
????????桓公曰:“諾?!?/p>
????????乃命上卿高傒,率南陽甲士三千人。
????????吩咐高傒相機而動:“公子申果堪主社稷,即當扶立為君,以修鄰好。不然,便可并兼其地。”
????????高傒領命而行,來至魯國,恰好公子申、季友亦到。高傒見公子申相貌端莊,議論條理,心中十分敬重,遂與季友定計,擁立公子申為君,是為僖公。使甲士幫助魯人,筑鹿門之城,以防邾、莒之變。
????????季友使公子奚斯,隨高傒至齊,謝齊侯定國之功,一面使人如莒,要假手莒人以戮慶父,啖以重賂。
????????卻說慶父奔莒之時,載有魯國寶器,因莒醫(yī)以獻于莒子。莒子納之,至是復貪魯重賂。
????????使人謂慶父曰:“莒國褊小,懼以公子為兵端,請公子改適他國?!?/p>
????????慶父猶未行,莒子下令逐之。
????????慶父思豎貂曾受賂相好,乃自邾如齊,齊疆吏素知慶父之惡,不敢擅納,乃寓居于汶水之上。
????????恰好公子奚斯謝齊事畢,還至汶水,與慶父相見,欲載之歸國。
????????慶父曰:“季友必不見容,子魚能為我代言,乞念先君一脈,愿留性命,長為匹夫,死且不朽!”
????????奚斯至魯復命,遂致慶父之言,僖公欲許之。
????????季友曰:“使弒君者不誅,何以戒后?”
????????因私謂奚斯曰:“慶父若自裁,尚可為立后,不絕世祀也?!?/p>
????????奚斯領命,再往汶上,欲告慶父,而難于啟齒,乃于門外號啕大哭。慶父聞其聲,知是奚斯。
????????乃嘆曰:“子魚不入見而哭甚哀,吾不免矣?!?/p>
????????乃解帶自縊于樹而死。奚斯乃入而殮之,還報僖公。
六、左鄰右舍
1.魯僖伐邾
? ? ? ??周惠王十八年(魯僖公元年,齊桓公二十七年,元始前659年),魯僖公繼位后,立刻向邾國君發(fā)出外交照會,嚴厲譴責邾國收留哀姜的行徑,要求邾國立刻遣返哀姜。邾國君聞言大怒,你當年被慶父追殺時,是我邾國收留保護的你,結(jié)果剛繼位,不感謝邾國就算了,還竟然敢威脅邾國。
????????當然魯國勢大,邾國也想忍一時之氣,但奈何此時哀姜已經(jīng)失蹤,被齊桓公派人悄悄接到齊國了,邾國就是想交人也交不出啊!當年八月,齊桓公在檉地會盟諸侯,同時邀請邾魯兩國,邾君不愿和魯僖公這小子糾纏,于是只派了一個大夫為代表前去會盟〖山錄||《左傳·僖公元年》——八月,公會齊侯、宋公、鄭伯、曹伯、邾人于檉。〗。結(jié)果誤會反而加深,魯僖公見狀大怒,待會盟結(jié)束后,立刻秣兵歷馬,準備討伐邾國。
????????周惠王十八年(魯僖公元年,齊桓公二十七年,元始前659年)九月,魯僖公率虛丘之卒討伐邾國,于偃地大敗邾軍。但問題是,哀姜此時根本不在邾國,邾子就算是想求和也求不成,更何況邾子也委屈的不能行,實在咽不下這口氣,因此也沒有多解釋,定要與魯僖公死磕到底〖山錄||《左傳·僖公元年》——九月,公敗邾師于偃,虛丘之戍將歸者也?!?/span>。
2.季友失義
? ? ? ??周惠王十八年(魯僖公元年,齊桓公二十七年,元始前659年)冬十月,正欺負邾國的魯僖公驚聞鄰國莒忽然伐魯,大驚之下,不得不罷兵撤軍。原來莒國國君聽說慶父自縊后,立刻派人索取當時魯國與莒國交易時提出的謝賂。但魯國當然不會給,畢竟當初說的是莒國擒殺慶父,魯國給其謝賂;而如今卻是,慶父入齊被阻,魯國逼其自縊,這和莒國有何關(guān)系。但莒國不管,反正當時說的是擒殺慶父,至于怎么擒怎么殺,并未規(guī)定,慶父自縊,也算是被殺了,雖是魯國逼慶父自殺,但其中也有莒國不納的緣故,必須也算是莒國完成了當初的交易。最終國相季友嚴辭拒絕,莒使只得空手而歸。莒子大怒,立刻趁魯僖伐邾,國內(nèi)空虛的檔口,派自己的弟弟莒挐帶兵來伐。
? ? ? ??因此時魯僖公還在伐邾,且賂莒國與殺慶父之事皆是由季友主導,因此引出的事端也就應由季友處理。于是季友點齊兵馬帶著留守兵士前去迎戰(zhàn),雙方在酈地遭遇。待擺開陣勢后,季友見對方軍容整齊,難以力敵,于是就想出了一條毒計。因為莒挐勇武,于是季友就激將莒挐,要與莒挐在陣前斗將雙方赤手空拳的單挑肉搏以定勝負,而莒挐本身就擅長搏斗,自然應允,卻不想落入了圈套之中。
? ? ? ??原來,季友出發(fā)前帶走了一柄魯國寶刀,名曰“孟勞”,此刀長不盈尺,不宜戰(zhàn)場砍殺,但卻鋒利無比,削鐵如泥〖山錄||《榖梁傳·僖公元年》——孟勞者,魯之寶刀也。公子友以殺之。〗。搏斗前,雙方取下各自兵器,但季友卻將孟勞藏于懷中,莒挐根本察覺不到。開始時,雙方赤手空拳的開打,季友果然不是對手,被打的是滿地找牙,然后季友忽然賣了個破綻,莒挐不知是詐,急忙前撲,季友立刻取出的孟勞寶刀趁機回劈,呂挐來不及躲閃,被一刀梟首。然后不等莒軍出聲斥責,季友就一聲令下,沖殺莒陣,結(jié)果莒國大敗而歸。而季友則是得意洋洋,奏凱還朝!〖山錄||《左傳·僖公元年》——冬十月壬午,公子友帥師敗莒師于酈。獲莒挐……冬,莒人來求賂。公子友敗諸酈,獲莒子之弟挐。〗季友在肉搏單挑中,違信采用兵刃孟勞刀襲殺莒挐,違背了春秋戰(zhàn)爭道德,因此魯國史官特意記載“獲莒挐”,以在史書上暗記季友的此次背信惡行〖山錄||《榖梁傳·僖公元年》——然則何以惡乎紿也?曰棄師之道也?!?/span>。
【《東周列國志》原文022-06】
????????僖公嘆息不已,忽報:“莒子遣其弟嬴拿,領兵臨境,聞慶父已死,特索謝賂?!?/p>
????????季友曰:“莒人未嘗擒送慶父,安得居功?”
????????乃自請率師迎敵,僖公解所佩寶刀相贈,謂曰:“此刀名曰‘孟勞',長不滿尺,鋒利無比,叔父寶之?!奔居褢矣谘柚g,謝恩而出。
????????行至酈地,莒公子嬴拿列陣以待。
????????季友曰:“魯新立君,國事未定,若戰(zhàn)而不勝,人心動搖矣,莒拿貪而無謀,吾當以計取之?!?/p>
????????乃出陣前,請嬴拿面話,因謂之曰:“我二人不相悅,士卒何罪。聞公子多力善搏,友請各釋器械,與公子徒手賭一雌雄,何如?”
????????嬴拿曰:“甚善。”
????????兩下約退軍士,就于戰(zhàn)場放對,一來一往,各無破綻,約斗五十余合。季友之子行父,時年八歲,友甚愛之,俱至軍中。
????????時在旁觀斗,見父親不能取勝,連呼:“‘孟勞'何在?”
????????季友忽然醒悟,故意賣個破綻,讓嬴拿趕入一步,季友略一轉(zhuǎn)身,于腰間拔出“孟勞”,回手一揮,連眉帶額削去天靈蓋半邊,刃無血痕,真寶刀也!莒軍見主將劈倒,不待交鋒各自逃命,季友全勝,唱凱還朝。
七、三桓發(fā)軔
? ? ? ??周惠王十八年(魯僖公元年,齊桓公二十七年,元始前659年),季友大勝還朝,但其違背信義的行徑已傳回國內(nèi),可季友在朝堂上不僅不慚愧,還恬不知恥的攜大勝之勢來為自己討賞。而且狡詐的季友竟然出人意料的先為慶父、叔牙邀封。這當然不是季友良心發(fā)現(xiàn),為自己逼死兩位兄弟進行補償,而是想要借此獲得更多的封賞。畢竟兩個禍國殃民的亂臣賊子都能獲得封地,那自己這個剛剛成功抵御外患的大功臣獲得的封賞和他們相比怎么說也要來個超級加倍吧!
? ? ? ??之后魯僖公“開心”納諫,先是封慶父的族裔孟孫氏采邑于成城〖山錄||《史記·魯世家》——慶父后為孟氏也。〗。叔牙的族裔叔孫氏采邑于郈城〖山錄||《史記·魯世家》——魯立其子為叔孫氏。〗。等輪到季友時,魯僖公果然不僅賜封季友一族采邑于費城,更是將汶水以北的汶陽良田賞賜于季友〖山錄||《左傳·僖公元年》——公賜季友汶陽之田及費。〗,季友后代即為季孫氏。至此即將禍亂魯國數(shù)百年的三桓終于成型,而季孫氏則毫無意外的成為三桓之首,借此東風,其在魯國將會迅速成長為連未來的至圣文宣王都無可奈何的超然存在〖山錄||《史記·魯世家》——季友母陳女,故亡在陳,陳故佐送季友及子申。季友之將生也,父魯桓公使人卜之,曰:“男也,其名曰‘友’,間于兩社,為公室輔。季友亡,則魯不昌?!奔吧?,有文在掌曰“友”,遂以名之,號為成季。其后為季氏?!?/span>。
【《東周列國志》原文022-07】
????????僖公親自迎之于郊,立為上相,賜費邑為之采地。
????????季友奏曰:“臣與慶父、叔牙并是桓公之孫,臣以社稷之故,酖叔牙,縊慶父,大義滅親,誠非得已,今二子俱絕后,而臣獨叨榮爵,受大邑,臣何顏見桓公于地下?”
????????僖公曰:“二子造逆,封之得無非典?”
????????季友曰:“二子有逆心,無逆形,且其死非有刀鋸之戮也,宜并建之,以明親親之誼?!?/p>
????????僖公從之,乃以公孫敖繼慶父之后,是為孟孫氏。慶父字仲,后人以字為氏,本曰仲孫,因諱慶父之惡,改為孟也。孟孫氏食采于成;以公孫茲繼叔牙之后,是為叔孫氏,食采于郈。季友食采于費,加封以汶陽之田,是為季孫氏。
????????于是季、孟、叔三家,鼎足而立,并執(zhí)魯政,謂之“三桓”。
????????是日,魯南門無故自崩,識者以為高而忽傾,異日必有凌替之禍,兆已見矣。史官有詩云:手文征異已褒功,孟叔如何亦并封?亂世天心偏助逆,三家宗裔是桓公。
八、紅粉骷髏
? ? ? ??周惠王十八年(魯僖公元年,齊桓公二十七年,元始前659年),魯僖公分封三桓,滿足了國內(nèi)權(quán)貴階層的政治需求,使魯國暫時獲得了穩(wěn)定,但還有一個問題尚需解決,就是應該怎樣安排逃亡在邾國的哀姜。此時的魯國還不知道哀姜已經(jīng)身亡,還以為哀姜正在邾國以色侍人呢,否則為什么邾國打死也不交人。
????????魯國君臣在討論之后決定,為了防止哀姜在邾國亂搞,有辱國體,應立刻將這個皮球踢給齊桓公,因為魯國相信謀求稱霸的齊桓公必會給魯國一個滿意的交代。果然不到三個月,齊國就將哀姜送回到魯國,不過送來的只是一具冰冷的艷尸,直接給了魯人一點小小的霸主震撼〖山錄||《左傳·僖公元年》——夫人氏之喪至自齊。君子以齊人殺哀姜也為已甚矣,女子,從人者也?!?/span>。
? ? ? ? 其實齊國本有人提議可效仿昔年衛(wèi)宣姜之故事,讓哀姜改嫁一位魯國公子,這樣既能保住齊姜性命,又不用讓魯閔公奉其為母后,避免兩邊難堪。畢竟哀姜如今闖的禍和衛(wèi)宣姜當年不相上下。并且如果運氣不錯,還能如衛(wèi)宣姜一般,本只為保命,改嫁了一個邊緣公子,卻最終由于世事無常反而連出衛(wèi)戴公、衛(wèi)文公兩任衛(wèi)國君主。
? ? ? ??如果齊國要力保,魯國也肯定會捏著鼻子認下,畢竟和曾經(jīng)文姜闖的禍比起來,哀姜這點事,實在不算什么,魯國能忍下文姜,自然也能忍下哀姜。但可惜,如今的齊國掌舵人卻是春秋霸主齊桓公,而此時齊桓公的畢生之志是要成就霸業(yè),自然要以身作則,怎么會為了一個禍亂魯國后宮的侄女而使自己的霸業(yè)遭遇不必要的風險。因此其實早在魯國照會邾國之前,齊桓公就已經(jīng)提前命人安排掉了哀姜,因此邾國那時根本交不出哀姜,白白的被誤以為哀姜以色侍邾有辱國體的魯僖公給狠揍了一頓〖山錄||《史記·魯世家》——齊桓公聞哀姜與慶父亂以危魯,及召之邾而殺之。〗。
? ? ? ??周惠王十八年(魯僖公元年,齊桓公二十七年,元始前659年)秋七月,齊桓公命心腹豎貂前往邾國妥善處理掉哀姜。豎貂到邾國見到哀姜后,并沒有直接宣布公命勒令自殺。畢竟好賴哀姜是齊國的公主,不能死于國外。于是豎貂先謊稱要帶哀姜回齊國暫避風頭,哀姜聞訊非常高興,連夜隨豎貂回齊。七月戊辰,離開邾國的哀姜隨豎貂終于到達齊國邊邑,然后豎貂忽然轉(zhuǎn)換口風,質(zhì)問哀姜,若以此等方式回娘家,汝將準備以何面目去見齊國親族。哀姜聞之嘿然良久,突然大慟,哭至半夜忽止。豎貂前去察視,果已自縊身亡〖山錄||《左傳·僖公元年》——秋七月戊辰,夫人姜氏薨于夷,齊人以歸。〗。
????????哀姜死后,齊國一時沒有想好應怎么跟天下人說,就沒有立刻通知魯國歸葬。這就導致了魯邾之間的誤會。等齊桓公知曉后,這才趕緊通知魯國,消除了誤會。當年冬十二月丁巳,哀姜的尸身終于被送回魯國〖山錄||《左傳·僖公元年》——十有二月丁巳,夫人氏之喪至自齊。〗〖山錄||《史記·魯世家》——以其尸歸,戮之魯。〗。
????????周惠王十九年(魯僖公二年,齊桓公二十八年,元始前658年)夏五月辛巳,魯國為哀姜舉行了葬禮,魯僖公謚之曰哀。雖然哀姜生前做事多有荒唐,但逝者已矣,魯人也不打算再做清算,遂仍允許哀姜以魯國太夫人的身份祔于魯國太廟以配祀魯莊公。至此這場由慶父和哀姜引起的魯國大難,終于得以暫時告一段落〖山錄||《左傳·僖公二年》——夏五月辛巳,葬我小君哀姜。〗〖山錄||《史記·魯世家》——魯厘公請而葬之。〗。
【《東周列國志》原文022-08】
????????話說齊桓公知姜氏在邾,謂管仲曰:“魯桓、閔二公不得令終,皆以我姜之故,若不行討,魯人必以為戒,姻好絕矣。”
????????管仲曰:“女子既嫁從夫,得罪夫家,非外家所得討也,君欲討之,宜隱其事。”
????????桓公曰:“善?!蹦耸关Q貂往邾,送姜氏歸魯。
????????姜氏行至夷,宿館舍,豎貂告姜氏曰:“夫人與弒二君,齊、魯莫不聞之,夫人即歸,何面目見太廟乎?不如自裁,猶可自蓋也?!?/p>
????????姜氏聞之,閉門哭泣,至半夜寂然,豎貂啟門視之,已自縊死矣,豎貂告夷宰。使治殯事,飛報僖公。
????????僖公迎其喪以歸,葬之成禮,曰:“母子之情,不可絕也?!敝u之曰哀,故曰哀姜。
????????后八年,僖公以莊公無配,仍袝哀姜于太廟,此乃過厚之處。
九、委蛇證霸
? ? ? ??齊桓公自救燕破戎并兩定魯君后,威勢大漲,威名愈振。齊桓見霸業(yè)將成,于是又開始四處田獵。一日齊桓游獵于大澤之陂,忽停車而視,問左右可見異物,左右皆曰未見。齊桓大懼,命眾人立刻返回?;貙m當夜齊桓便一病不起。而太醫(yī)診治后,嘗試了針石湯劑等各種方法,卻皆無效果。
? ? ? ??管仲聞之,前去探視,認定此為心病,而心病還須心藥醫(yī),故針石湯劑皆無效。于是管仲乃發(fā)榜招賢,許諾凡是能解齊侯之心病者,就送出自己封邑的三分之一。不久就有一荷笠懸鶉者前來揭榜。管仲見其氣度不凡,知其必非常人,于是揖請進門,攀談幾句后發(fā)現(xiàn)此人果有大才,于是連忙帶其面見齊桓。
? ? ? ??齊桓見進來的只是一個穿戴不整的野人,心殊不喜。但在管仲的極力擔保之下,齊桓還是將信將疑。于是齊桓有意不告知所見異物的樣貌,而是讓此野人憑空鑒別自己所見之物。不承想此野人果有道行,只聽說齊桓是在大澤中見到的鬼物,就已知真相。于是不慌不忙的說道——水有“罔象”,邱有“峷”,山有“夔”,野有“彷徨”,澤有“委蛇”。齊侯既然是在大澤之中看到的,那就應該是委蛇了。夫委蛇者,其大如轂,其長如轅,紫衣而朱冠。其為物也,惡聞轟車之聲,聞則捧其首而立。此不輕見,見之者必霸天下。
? ? ? ??齊桓聞之,果是自己所見,大喜,立刻精神開爽,心病頓愈。忙問野人姓名出身,原來此人名為皇子,是齊國西鄙的農(nóng)夫。齊桓立刻要加封其為大夫。皇子固辭曰:“公尊王室,攘四夷,安中國,撫百姓,使臣常為治世之民,不妨農(nóng)務足矣,不愿居官?!饼R桓心折,連贊高士,不再強求,但堅持要重賞其粟帛,并免除其一家的終身賦稅徭役,對此皇子未再推辭,欣然接受。
? ? ? ??而后齊桓聽聞是管仲拿出自己封邑的三分之一作為賞格才請來的高士,于是又立刻重賞了管仲。此舉卻引得豎貂眼紅非議,但豎貂畢竟是齊桓的寵臣,因此齊桓雖怒豎刁不敬仲父,但仍耐著性子解釋道:“任獨者暗,任眾者明。微仲父,寡人固不得聞皇子之言也!”
山錄||《莊子·外篇·達生·桓公田于澤》
????????桓公田于澤,管仲御,見鬼焉。公撫管仲之手曰:“仲父何見?”對曰:“臣無所見。”公反,誒詒為病,數(shù)日不出。
????????齊士有皇子告敖者曰:“公則自傷,鬼惡能傷公?!夫忿滀之氣,散而不反,則為不足;上而不下,則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則使人善忘 ?;不上不下,中身當心,則為病 ?!?/span>
????????桓公曰:“然則有鬼乎?”
????????曰:“有。沈有履,灶有髻 。戶內(nèi)之煩壤,雷霆處之;東北方之下者,倍阿鮭蠪躍之;西北方之下者,則泆陽處之 。水有罔象,丘有峷,山有夔,野有彷徨,澤有委蛇。”
????????公曰:“請問,委蛇之狀何如?”
????????皇子曰:“委蛇,其大如轂,其長如轅,紫衣而朱冠。其為物也,惡聞雷車之聲,則捧其首而立。見之者殆乎霸。”
????????桓公囅然而笑曰:“此寡人之所見者也 ?!庇谑钦鹿谂c之坐,不終日而不知病之去也。
【《東周列國志》原文022-09】
????????卻說齊桓公自救燕定魯以后,威名愈振,諸侯悅服。桓公益信任管仲,專事飲獵為樂。
????????一日,獵于大澤之陂,豎貂為御,車馳馬驟,較射方歡,桓公忽然停目而視,半晌無言,若有懼容。
????????豎貂問曰:“君瞪目何所視也?”
????????桓公曰:“寡人適見一鬼物。其狀甚怪而可畏。良久忽滅。殆不祥乎?”
????????豎貂曰:“鬼陰物。安敢晝見?”
????????桓公曰:“先君田姑棼而見大豕。是亦晝也。汝為我亟召仲父!”
????????豎貂曰:“仲父非圣人。烏能悉知鬼神之事?”
????????桓公曰:“仲父能識‘俞兒',何謂非圣?”
????????豎貂曰:“君前者先言俞兒之狀。仲父因逢君之意,飾美說以勸君之行也,君今但言見鬼。勿泄其狀。如仲父言與君合。則仲父信圣不欺矣!”
????????桓公曰:“諾!”
????????乃趨駕歸,心懷疑懼。是夜遂大病如瘧。
????????明日,管仲與諸大夫問疾。
????????桓公召管仲,與之言見鬼:“寡人心中畏惡,不能出口。仲父試道其狀!”
????????管仲不能答,曰:“容臣詢之!”
????????豎貂在旁笑曰:“臣固知仲父之不能言也!”桓公病益增。
????????管仲憂之。懸書于門:“如有能言公所見之鬼者。當贈以封邑三分之一。”
????????有一人,荷笠懸鶉而來,求見管仲。管仲揖而進之。
????????其人曰:“君有恙乎?”
????????管仲曰:“然!”
????????其人曰:“君病見鬼乎?”
????????管仲又曰:“然!”
????????其人曰:“君見鬼于大澤之中乎?”
????????管仲曰:“子能言鬼之狀否?吾當與子共家!”
????????其人曰:“請見君而言之!”
????????管仲見桓公于寢室?;腹嚼壑匮P而坐。使兩婦人摩背,兩婦人捶足。豎貂捧湯,立而候飲。
????????管仲曰:“君之病。有能言者。臣已與之俱來。君可召之!”
????????桓公召入。見其荷笠懸鶉,心殊不喜。
????????遽問曰:“仲父言識鬼者乃汝乎?”
????????對曰:“公則自傷耳。鬼安能傷公?”
????????桓公曰:“然則有鬼否?”
????????對曰:“有之。水有‘罔象',邱有‘峷',山有‘夔',野有‘彷徨',澤有‘委蛇'?!?/p>
????????桓公曰:“汝試言‘委蛇'之狀!”
????????對曰:“夫‘委蛇'者,其大如轂,其長如轅,紫衣而朱冠。其為物也,惡聞轟車之聲,聞則捧其首而立。此不輕見,見之者必霸天下!”
????????桓公囅然而笑,不覺起立曰:“此正寡人之所見也!”于是頓覺精神開爽,不知病之何往矣。
????????桓公曰:“子何名?”
????????對曰:“臣名皇子,齊西鄙之農(nóng)夫也!”
????????桓公曰:“子可留仕寡人!”遂欲爵為大夫。
????????皇子固辭曰:“公尊王室,攘四夷,安中國,撫百姓,使臣常為治世之民,不妨農(nóng)務足矣,不愿居官!”
????????桓公曰:“高士也!”賜之粟帛,命有司復其家。
????????復重賞管仲。豎貂曰:“仲父不能言,而皇子言之,仲父安得受賞乎?”
????????桓公曰:“寡人聞之:‘任獨者暗,任眾者明,微仲父,寡人固不得聞皇子之言也!”豎貂乃服。
????????時周惠王十七年,狄人侵犯邢邦,又移兵伐衛(wèi),衛(wèi)懿公使人如齊告急。諸大夫請救之。
????????桓公曰:“伐戎之役,瘡痍未息。且俟來春,合諸侯往救可也!”
????????其冬,衛(wèi)大夫?qū)幩僦笼R,言:“狄已破衛(wèi),殺衛(wèi)懿公,今欲迎公子毀為君?!?/p>
????????齊侯大驚曰:“不早救衛(wèi),孤罪無辭矣!”
????????不知狄如何破衛(wèi)?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