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年前 二戰(zhàn)最大航母“信濃”號被擊沉 美國潛艇部隊歷史最佳戰(zhàn)績
77年前,即1944年11月29日,美國海軍潛艇部隊取得了可能是歷史上最大的戰(zhàn)績。

“射水魚”號潛艇擊沉了日本海軍“信濃”號航空母艦,同時,該艦也是二戰(zhàn)中最大的航空母艦。不過,要說的是日本人自己對這個戰(zhàn)績也做出了部分貢獻。這艘航母出航時存在重大缺陷,使其成為一個相對容易攻擊的目標,而且在被擊中之后,并不具備自救能力。

“信濃”號航空母艦的此次出航,12臺蒸汽鍋爐中只有8臺可以運行,四根主軸中一根的軸承溫度非常高,這就是為何它的航速沒有達到設計的27節(jié),而只有18節(jié)。這就讓“射水魚”號潛艇趕上了這艘巨型航母,并占據(jù)了有利位置進行了魚雷齊射,四枚魚雷成功擊中了“信濃”號。

“信濃號”艦長阿部俊雄此時只能寄希望于被魚雷擊中的航母不會沉沒,但是由于水密隔艙沒有封閉,抽水系統(tǒng)也沒有安裝完畢,缺少有經(jīng)驗的船員,無法阻止海水涌進艦體左側的艙室。艦長下令向右側艙室注水,以減少艦體的傾斜角度,但收效并不明顯。

被魚雷擊中后約6小時,“信濃”號航母側傾超過20°,電力系統(tǒng)全部停止工作。這艘航母已經(jīng)無法挽回,但艦長阿部俊雄仍抱有一絲希望。僅僅一小時后,他就下令棄船,由于棄船命令的延后一個小時,近1500名日本水兵喪生。在這艘航母最終沉沒前,2515名船員中,只有1080人撤離,其余1435人包括艦長阿部俊雄在內(nèi),隨船沉入海底。

隨“信濃”號沉沒的還有搭船運往吳海軍基地的50架戰(zhàn)斗機和9艘神風艇,因此,這艘超級航母的損失比“大和”號、“武藏”號戰(zhàn)列艦的沉沒更加狼狽,這兩艘戰(zhàn)列艦在沉沒之前至少還對美軍造成了一些象征性的損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