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宅的桌面:ROG棱鏡S、魔導士NX鍵盤、戰(zhàn)刃3、PS5和Switch都要有

為何我又折騰桌面
實際上我的桌面在這幾年已經(jīng)歷過幾次不小的變化,從原來1米的雜亂桌面,再變成辦公娛樂空間,又再進化到升降桌升級1.0,最后再來到這次2.0的升級計劃。而產(chǎn)生這次2.0的原因,只在于這臺心念念的PlayStation 5,又稱之為plash speed 五代路由器。

不知各位下山了沒有,我是在線上搶了7次無果后才轉(zhuǎn)到線下的。只能說運氣還不錯,抱著試一試的態(tài)度到某東的電器城市旗艦店,居然真的給我預定到了一臺PS5。

當時提貨的心情就不多說了,當真的扛回家后,突然發(fā)現(xiàn)桌上沒有她的位置,這怎么行!是時候又要升級桌面了。與其說升級不如說是一次整理和收納的過程。將有線的變成無線,將雜亂變得整潔。

所謂的無線桌面
以目前的情況,是很難辦到真的無線。PC主機需要電源線,顯示器需要走兩條線,路由器、NAS、PS5、Switch、鍵盤鼠標、耳機音響……;所謂的無線桌面,怎么可能真的無線?如何將眼底下的線給“消滅”掉,才是無線的核心,然后我就圍繞的這個思路來“藏”線和重新規(guī)劃桌面。
區(qū)域規(guī)劃
如何在1米2的桌面空間放置我需要的東西?首先顯示器肯定是不能動的,最多往左邊再移一下。再將機箱放到地上,以便騰出更大的空間。然后確定兩臺游戲主機以左青龍右白虎的陣型,放置在顯示器兩旁。當大區(qū)域規(guī)劃完畢后,接下來就是如何集成化了。
減線與斷舍離
桌面布置中最惱人并不是秋風,只有線材。當設備一多,就開始亂起來。鍵盤、鼠標、音響可以直接換無線的,但顯示器、游戲主機可沒有無線的可選,只能依靠理線,走線,物品擺放來隱藏它們。

在我一頓購入、升級、整理操作后,目前最終的成品就如圖這樣,我稱之為桌面升級2.0。
接下來我就分享此次桌面的整理思路,希望能給各位小伙伴帶來幫助,最終能打造出屬于自己的理想桌面。

首先是理線思路
要想真的無線化是比較難的,只能盡量的把線給藏起來。但提到理線,這也是最讓人頭痛的一個問題。如果要快速的將插線板,電源線等隱藏起來,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在桌底安裝理線槽,如西格納理線槽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電線固定扣
不過安裝西格納理線槽是需要在桌底打孔的,但我并不想破壞樂歌E5的桌面結(jié)構(gòu),于是我就只能轉(zhuǎn)變方法,使用一些小東西將它們以走線的方式藏起來。

這里我先用到電線固定扣,主要是將在桌底與桌腳上將線的大體走勢給定下來。安裝方式也簡單,直接粘在桌腳上即可。建議買大號的,也就是22-25mm,這樣除了可以同時收納多根線材以外,也用于固定包線管。

而且電線固定扣有4個大小檔位,可應用到雙線或三線上,不一定非要用上包線管。
魔術貼和納米雙面膠帶

然后在一些散開的地方,我們再用魔術貼理線帶把線材給綁扎上,這樣線材就拉直了。魔術貼是可以自由剪裁的,所以長短自己定,用途也比較廣。

與電線固定扣配合使用后,可以讓線材不懸空,不落地。

遇到一些小物件或開關類,我們就用納米強力雙面膠帶來固定。如Yeelight燈帶的開關,LED氛圍燈我就是用膠帶貼在桌底或邊緣的。

同樣的,納米強力雙面膠也是自由剪裁,長短自定。相較普通雙面膠,它要的優(yōu)勢是撕下也會不易留殘膠,清理起來方便。
aigo 智能插線板和固定器

或許有人注意到,在燈帶開關旁有個排插。實際上這個排插我是倒貼在桌底的。因為我的PC機箱現(xiàn)在放在桌底,將排插倒裝后,可以把一些設備放在機箱上充電。如無線鍵盤,無線鼠標,充電寶等。

此外,aigo 智能插線板也支持米家APP,可以通過遠程控制電源的開關,也支持加入設備聯(lián)動。例如我現(xiàn)在的設定就是雙擊無線開關后,插線板會隨著顯示器屏幕燈一同斷電。

固定aigo 智能插線板時,我用到了插排固定器,是可纏繞線的款式。盡管會厚一點,但線材可以收得更短,理線也更簡單了。

價格比普通的那種貴幾元,但很值得為之多付幾元。如我就用它將插排的線給收短了許多,這樣也就不會讓線纜到處亂竄了。平時是16元包郵,共3個裝。

而在細小電纜上,我用插頭固定器進行再一步的收納,其實這里用束線扎或魔術貼也行,只不過將線纜繞線后看著更美觀,而且也可以用來固定走線用。常規(guī)是9.9包郵,共4個裝。
插座收納盒

主排插我依舊放在桌面的角落里,但是用了一個插座收納盒將它隱藏起來。這個挑選沒有太深的技巧,但一定要買大號的,這樣不光能放進10插位的排插,還能容納下較大的適配器。然后再從頂部的軟膠開孔引出數(shù)據(jù)線,平時給手機充電就靠它了。

我個人不建議選購那種頂蓋帶支架或卡槽式的,這只會給后期清灰增添麻煩。直接選有三面開口,便于左右走線就行。
如果你考慮更省心的布置設計,那么公牛的這款收納盒插座也值得考慮。它里面自帶7個電源插孔位,也留有適配器擺放處,相當于盒子和插排的組合套餐。
顯示器增高架

顯示器是有考慮加裝顯示器支架,但升降桌因為有框架的存在,所以并不支持安裝,但就這樣直接把顯示器平放在桌上又感覺有些“空洞”。于是乎就入了一個實木顯示器增高架,這樣不光可以放上喜歡的手辦或者擺件,下面還能擱置一把鍵盤,起到一定的防塵作用。

而為了配合桌面的配色,我選了一個北美黑胡桃木配色,尺寸為55CM長、20CM寬,2CM厚度。包裝發(fā)過來是分開的,用戶得自己把4個支架腳給裝上,然后整體高度達到8CM。

顯示器增高架這東西是一分錢一分貨的存在,建議不要考慮便宜的紅胡桃木。我翻了幾家的買家秀,也就深色的黑胡桃木會好一些,其余的就看自己想要的尺寸和細節(jié)了,比如是要大圓角還是直邊角。假如要買鋁合金腳的,那么記得問一下店家是否有配硅膠套,這樣可以避免腳柱磨花桌面。
aigo 魔方插座

考慮到可能會遇到臨時要接電的情況,我就擺了一個方形的aigo 魔方插座在旁邊。由于aigo 魔方插座是方形設計,放在桌面時并不會太過突兀。而表面的微動開關,除了用于控制電源通斷電以外,還起到過載保護用途。當電流超過限值10A時,過載保護開關會自動斷開電源,避免了許多安全隱患。

aigo 魔方插座除了具有3個國標插孔以外,還是2A1C配置,為一些HiFi播放器和小電流設備充電是再合適不過了。實測USB-C輸出能達到20W,支持快充協(xié)議,用來給手機充電都行。

恰巧aigo 魔方插座能塞到顯示器增高架下,不用時推進去避免積灰,倒是一個不錯的收納方式。

桌面設備升級推薦
Yeelight屏幕掛燈Pro

為了進一步減少桌面的線材,我將明基ScreenBar Plus升級到性價比較高的Yeelight屏幕掛燈Pro。就實際體驗來說,兩者的區(qū)別并不大。

我看中的主要是Yeelight屏幕掛燈Pro的無線控制器設計。有了這個2.4Ghz無線控制器以后,我可以將無線控制器放在桌面的任意位置,不會和明基ScreenBar Plus一樣存在線材上的束縛,同時也讓桌面變得更干凈。

掛燈的所有操控均依靠旋轉(zhuǎn)和按壓2.4Ghz無線控制器來完成。如輕按是打開正面掛燈,長按開啟背后氛圍燈,左右旋轉(zhuǎn)調(diào)節(jié)亮度,在按壓的同時旋轉(zhuǎn)為調(diào)節(jié)色溫,邏輯性并無問題,上手很快。


并且Yeelight屏幕掛燈Pro還支持米家APP。當接入后,我們就可以更加直觀的對掛燈進行調(diào)節(jié)。如一鍵切換當前模式,調(diào)節(jié)亮度、色溫,開啟氛圍燈,又或者呼喚小愛同學進行語音控制等等
。

如果有其它支持米家APP的設備,還可一同加入智能聯(lián)動或燈組,直接一鍵開關所有燈具,甚至推門智能自動開燈都可完成??傊敀鞜艨芍С置准褹PP后,整體可玩性變得很高。


在光路這塊,Yeelight屏幕掛燈Pro的透光板處采用霧面磨砂設計,實測能夠看到光線的切割效果呈拋物線。坐在桌前并不會出現(xiàn)直射眼睛情況,而面前的鍵盤,鼠標等物件均很清晰。在深夜游戲或辦公時,會讓我的聚焦點始終是在屏幕與桌前。


Yeelight屏幕掛燈Pro還有一個隱藏設計,那就是燈具的管蓋是能打開的。并且因為包裹的膠并不多,只需稍用力就能取下。然后我們抽掉霧面透光板,其光路會產(chǎn)生質(zhì)的飛躍哦。

值得一提的是,Yeelight屏幕掛燈Pro在背面是設有40顆燈珠的,可通過Overwolf和Razer Chroma燈光協(xié)議輕松實現(xiàn)游戲氛圍燈效,整體可玩性相當高。能同時兼顧游戲與辦公需求,這點是明基ScreenBar Plus所無法比擬的。
無線鍵盤.ROG魔導士NX

鍵盤方面,我從104鍵換成了68鍵的ROG魔導士NX。由于是68鍵的布局,所以ROG魔導士NX的整體尺寸確實很小,能夠為我本就不富裕的1米2桌面騰出許多空間。


為了緊湊的布局,自然會去掉右側(cè)的數(shù)字鍵區(qū)域。在剛上手ROG魔導士NX時需要一個過渡的過程,但當掌握了FN組合操作后,如FN+Ins切換F1和數(shù)字行,QWERT兼顧媒體鍵功能等,其實際效率只比104鍵位稍低一點而已。

ROG魔導士NX鍵盤采用NX機械軸,也是ROG自研的軸體。目前有三個軸體可供選擇,分別為NX山楂紅、冰川藍和摩卡棕機械軸。而我入的為冰川藍機械軸,觸發(fā)鍵程2.3mm,觸底鍵程4mm,觸發(fā)壓力65gf,回彈鍵程2.2mm。
手感上介乎于黑軸與青軸之間,解發(fā)鍵程更長,壓力需要大,敲擊起來段落感更強,“嘀嗒”聲很響,機械感最強,輸入文字時很有節(jié)奏感。

鍵帽部分使用雙色注塑工藝,主體為PBT材質(zhì)。相較ABS鍵帽,PBT的特點就是不易打油,長期使用后對手感影響不大。而且出自ROG之手,水口處的做工處理都相當工整。

在ROG魔導士NX的左側(cè)還設有一塊Smart Bar觸控條,滑動或點觸此區(qū)域后可實現(xiàn)調(diào)節(jié)音量,打開指定網(wǎng)頁,顯示器亮度控制,預設輸入文字,宏功能等各種玩法,屬于ROG魔導士系列的特色之一。由于Smart Bar觸控條也自帶背景光,所以在調(diào)節(jié)時會伴隨有相應的燈效表現(xiàn),過程變得很直觀。

除了Fn鍵以外,ROG魔導士NX的所有按鍵均支持編程。我們可以通過設定,將任意按鍵綁定宏,在游戲過程中實現(xiàn)一鍵觸發(fā)的效果。例如我將右Alt設為了預設文字輸入“救救我救救我!”。

值得一提的是,ROG魔導士NX還附贈了一個防塵罩,罩上后就再也不必擔心鍵位間的落灰問題了。而且光影透過防塵罩時還會附加一種朦朧效果,顏值略有提升。如果將防塵罩倒過來放,又可作為底部托盤,起到防滑和收納的目的。

此外,由于ROG魔導士NX采用無邊框鍵帽懸浮式設計,所以日常打理也不必拔下鍵帽,只需要一把毛刷就能輕松處理鍵位間的污垢。


作為一款雙模無線鍵盤,ROG魔導士NX內(nèi)置了4000mAh大電池,最大可維持400小時的長效續(xù)航。配合Armoury Crate奧創(chuàng)軟件后,可以在十多種燈效模式間自由切換,并可對其顏色范圍、亮度和閃爍頻率等進行自定義調(diào)節(jié),徹底打造成屬于自己特有的閃耀鍵盤。
無線鼠標.ROG戰(zhàn)刃3

ROG戰(zhàn)刃3無線版是一款有線+2.4G無線+藍牙的三模鼠標,擁有19000 DPI光學傳感器(可調(diào)至26000 DPI)、最大速度400 IPS、50g最大加速、1000Hz(1ms)回報速率并且采用熱插拔微動,支持AURA SYNC神光同步。

鼠標的外觀尺寸為123mm*68mm*44mm,屬于中大型范疇,但上手時卻相當輕巧,符合其89g的重量。由于采用非對稱設計,所以更適合右手型玩家。

在傳統(tǒng)的三鍵設計下,我們可以看到左右鍵并不是平面,而是略向內(nèi)凹陷的弧形。當手指放上去時會自己找到合適的按壓點,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點擊時的觸感。

正常持握時ROG戰(zhàn)刃3無線版剛好能完全托住我的手掌,尾部沒有懸空,長時間使用下來也不易手酸,腕部不累,持握感非常棒。此外,在鼠標的兩側(cè)還帶有防滑紋理的側(cè)裙設計,保障在進行激烈對抗游戲時的持握穩(wěn)定度,甩狙也不會連同鼠標一起甩飛出去。

左側(cè)的兩個鍵位,位于大拇指能完全掌控的位置,稍用力就能獲得不錯的點擊反饋。而且這兩個快捷鍵可在Armoury Crate奧創(chuàng)軟件中進行配置,能設定為宏或者快鍵功能。例如我就會將其設為FN鍵,對于游戲或辦公都很實用。

ROG戰(zhàn)刃3無線版的一大特色是有三個發(fā)光塊,除了尾部LOGO和滾輪以外,左側(cè)裙邊也是一個發(fā)光位,只不過此處是以激光鏤刻ROG光效的形式呈現(xiàn),如同黑客帝國的代碼般,相當有科技感。


鼠標的功能鍵布局比較集中,模式切換、配對按鈕(PAIR)、設置切換鍵均放到了底部。值得一提的是,ROG戰(zhàn)刃3無線版最多可同時連接3個藍牙設備,切換方式是通過按下配對按鈕(PAIR),對于有多設備的用戶來說是非常實用的功能。

左側(cè)的兩個鍵位,位于大拇指能完全掌控的位置,稍用力就能獲得不錯的點擊反饋。而且這兩個快捷鍵可在Armoury Crate奧創(chuàng)軟件中進行配置,能設定為宏或者快鍵功能。例如我就會將其設為FN鍵,對于游戲或辦公都很實用。


ROG戰(zhàn)刃3無線版的一大特色是有三個發(fā)光塊,除了尾部LOGO和滾輪以外,左側(cè)裙邊也是一個發(fā)光位,只不過此處是以激光鏤刻ROG光效的形式呈現(xiàn),如同黑客帝國的代碼般,相當有科技感。


鼠標的功能鍵布局比較集中,模式切換、配對按鈕(PAIR)、設置切換鍵均放到了底部。值得一提的是,ROG戰(zhàn)刃3無線版最多可同時連接3個藍牙設備,切換方式是通過按下配對按鈕(PAIR),對于有多設備的用戶來說是非常實用的功能。

為了獲得更優(yōu)秀的手感,在“校準”項中還針對不同的鼠標墊表面設置了預設。毫無疑問,搭配ROG的鼠標墊才是最佳答案。

既然是RGB燈效的無線鼠標,那么續(xù)航也是個重要問題。ROG戰(zhàn)刃3無線版在關閉燈效時,能提供85小時的續(xù)航時長。開啟光效后,也能保證最多42小時續(xù)航,即便是每天使用4小時,也能維持10天。

況且ROG戰(zhàn)刃3無線版還采用了快充技術,充電15分鐘即可回血12小時。實際使用時完全不必糾結(jié)續(xù)航問題,因為在充電狀態(tài)下也能作為有線鼠標正常使用。
ROG棱鏡S游戲耳機
考慮到桌面RGB燈效的統(tǒng)一問題,耳機我暫時沒有選擇無線款,而是用著敗家之眼的ROG棱鏡S耳機。


ROG棱鏡S是一款配備了ESS 9281 4路DAC解碼芯片,50mm釹磁鐵單元,支持虛擬7.1聲道,AI降噪麥克風,AURA SYNC神光同步的游戲耳機。而包裝盒上的PS5標注和HiRes小金標,說明了這款耳機可在兼顧PC、主機游戲的同時,對HiFi音質(zhì)也有追求。


耳機整體為全黑配色,其單元外殼延續(xù)了D形設計,辨識度非常高。當開啟燈效模式后,殼體的邊緣與LOGO均會亮起,并有7種燈效的顏色與閃爍速度可供調(diào)節(jié)。而接入AURA SYNC后,可與其他設備進行神光同步,達成RGB統(tǒng)一燈效,形成一個極具風格的電競氛圍。

值得一提的是,ROG棱鏡S在原來RGB燈效開關處多了一個音浪模式調(diào)節(jié)。開啟后,會根據(jù)麥克風的人聲展現(xiàn)音波效果,比呼吸燈還要更有個性。不過在此模式下,其余的7種燈效會成為不可選擇狀態(tài),這點需要特別注意。

佩戴舒適度上,ROG棱鏡S的頭梁和耳罩部分都是采用蛋白皮+海綿填充。不過按壓后,耳罩部分要相較頭梁處來得更柔軟。

戴上后,頭梁會很好地貼合頭頂,并緩解耳機所帶來的重量。然后耳罩將我們的耳朵完全包裹住,在保證物理隔音效果的同時,也提升游戲時的臨場氛圍感。

此外,除了自帶的蛋白皮耳罩以外,ROG棱鏡S還為玩家準備了一對混合材質(zhì)織物耳罩。冬天保暖,夏天透氣,是個相當貼心的產(chǎn)品細節(jié)。
盡管是個主打游戲的耳機,但是它卻支持MQA格式音源。在ESS 9281 4路DAC解碼芯片的加持下,ROG棱鏡S在Hifi音樂上也能勝任哦,只不過目前這方面的音源不多。

將三個設備在AURA SYNC中勾選神光同步后,無論是鍵盤、鼠標還是耳機,所有設備顏色都形成了同步過渡,做到了燈效控制的一體化,形成一個極具個性的桌面氛圍。
如果不喜歡這種桌面氛圍,也可以在AURA SYNC選項中一鍵關閉,以更省電的方式使用,都是統(tǒng)一接入AURA SYNC神光同步后的優(yōu)勢。

在體驗了幾個小時的各類游戲后,我最直接的感受是音效的氛圍感十足,人物的對白清晰。配合ROG戰(zhàn)刃3時,游戲體驗提升明顯,當人物揮砍時只需鼠標輕點,轉(zhuǎn)向時也是輕移即可,靈活性較強,連招后的打擊感也不錯。

值得一提的是,ROG棱鏡S的佩戴感相當輕,在硬件更優(yōu)秀的情況下,重量反而比普通的棱鏡更低,這個“減法”對游戲玩家來說相當實用,畢竟一場游戲時長可不低哦。
存儲設備

為了配合桌面的RGB燈效,我在支架上擺了一款自帶RGB的希捷極光俠移動硬盤。實際我原來是給PS4用的,但現(xiàn)在換了PS5后用途就變成了存放游戲安裝包,電影,動漫等。

通過Toolkit軟件,我可以對希捷極光俠移動硬盤的RGB燈效進行調(diào)節(jié)。如亮度、顏色、變化頻率、圖案模式等。

現(xiàn)在我只要接上極光俠移動硬盤,燈帶就會點亮并以彩虹光效流動。

考慮到穩(wěn)定性,極光俠移動硬盤在接口方面并沒有采用單USB 3.0設計,而是技術更成熟穩(wěn)定的USB3.0+USB2.0接口。畢竟容量最高達到了5T,普通接口可能會供電不穩(wěn),從而導致硬盤無法運轉(zhuǎn)或驟停的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希捷酷玩極光俠移動硬盤支持3年內(nèi)的免費原廠數(shù)據(jù)救援1次,如果真的哪天因我操作不當,至少還有拯救內(nèi)部資料的機會。這也是我一直習慣以機械盤來存放數(shù)據(jù)的原因,畢竟是好幾年存下來的動漫劇集,都是時間與心血。
希捷酷玩游戲移動固態(tài)硬盤

出于對速度的追求,我還入了一個希捷酷玩游戲移動固態(tài)硬盤(昵稱金屬極光俠固盤)。相較上面HDD的極光俠,其外觀從塑料的升級為了金屬材質(zhì)。

盤體的整個表面無一顆螺絲,有的只是底部的防滑膠體以及溝槽切口設計,完全是鋁制外殼一體成型,想自行拆開應該很困難。而在溝槽切口內(nèi),還內(nèi)嵌著隱藏式RGB燈條。

金屬極光俠固盤的尺寸約10*52*104mm,一只手就能夠輕松掌控,便攜性不言而喻。因表面有磨砂處理,所以手感相當細膩,有種類膚質(zhì)感,讓我忍不住會來回撫摸。

接口方面,采用現(xiàn)在主流的USB Type-C接口,規(guī)格為USB 3.2 Gen2×2,屬于現(xiàn)行的旗艦配置。

通過CrystalDiskInfo的讀取,可以看到金屬極光俠固盤默認標注為Seagate FireCuda,容量500.1GB,屬于酷玩系列產(chǎn)品。接口為UASP(NVM Express),標準NVM Express 1.3,支持S.M.A.R.T.,TRIM,VolatileWriteCache技術功能。
根據(jù)官方標注,金屬極光俠固盤的速度可高達2000MB/s,這可比我現(xiàn)用的所有固態(tài)移動硬盤都要快得多,那么實際速度真能達到嗎?

我們首先調(diào)用CrystalDiskMark進行測試,讀取成績1892 MB/s,寫入為1713 MB/s,基本符合官方的實驗室成績。相較常見的移動固態(tài)硬盤來說,金屬極光俠固盤的表現(xiàn)已相當優(yōu)秀了。并且在測試過程中,盤體的溫度始終不會太高,金屬殼體的散熱效果確實優(yōu)秀。

換到AS SSD Benchmark后,讀取為1690 MB/s,寫入1190 MB/s??紤]到AS SSD Benchmark一貫給的分值都不高,所以成績下降并不意外,畢竟不能與CrystalDiskMark的原盤讀寫成績相比。
值得注意的是,要想達到2000MB/s的速度,必須連接至USB 3.2 Gen 2x2端口,不然達到1000MB/s就到頂了。所以一定要檢查自己的主機是否帶有此端口,就算是雷電3,4都不行哦?;蛘哂靡粡垟U展卡,將PCIe接口轉(zhuǎn)接為USB 3.2 Gen2×2即可。

金屬極光俠固盤也支持鏡像同步Sync Plus功能,簡單設置后即可達成雙向同步備份。例如我將本地Game文件夾設為目標,那么當向其添加新文件時,金屬極光俠固盤中會自動同步鏡像一份。

而當我在Game文件夾中刪除任意一個文件后,那么金屬極光俠固盤也會自動清理掉。簡單說,常規(guī)的備份是單向,而Sync Plus功能是會同步增減,是一個相當實用的數(shù)據(jù)備份功能。
那么如果不小心誤刪了呢?那也不必擔心。因為Sync Plus中設有【存檔刪除的文件】功能,當使用刪除操作后,文件只是被暫時移動到【Archive】文件夾中,有些類似于PC端的回收站,后續(xù)要找回可再將其拖出來。此外,希捷金屬極光俠固盤還附贈了3年內(nèi)免費一次原廠數(shù)據(jù)救援服務,自身也達到5年質(zhì)保。

我們在Toolkit軟件中還對固盤的RGB燈效進行調(diào)節(jié)。不過因為不是燈帶,所以并沒有彩虹光效,只能是色彩的閃爍或者變換,稍許有點遺憾。

以金屬極光俠固盤的傳輸速度來說,不僅僅是數(shù)據(jù)存儲空間那么簡單,在其中運行3A游戲大作都毫無壓力。游戲加載速度也遠超普通機械硬盤,已可作為一個移動式的游戲空間來看待。而且在游戲過程中也并無明顯燙手感,品控優(yōu)秀。

其它小東西
杰士The Three II音響
因為桌面較小,左右又各放置了一臺游戲主機,因此并沒留給音箱太多的空間。又考慮到接線的問題,我就桌邊加了一個立柜,將客廳的杰士The Three II音響給搬了過來。

杰士The Three II音響在外觀顏值、產(chǎn)品細節(jié)和配置上均有可圈可點的地方。箱體的頂部與底面均使用胡桃木面板,用料厚實堅固,給人一種穩(wěn)重感。光滑的漆面,也使The Thre符合現(xiàn)今家用音箱的定位,很適合擺放在臥室或者書房中。

音響的內(nèi)部配置是由兩個2.25英寸高音單元+一個5.25英寸低音單元,以及兩側(cè)各一個5.25英寸雙膜共振低單反射器組成。有源加無源的配置,帶來聲音溫暖,韻味十足的表現(xiàn)。放在客廳,臥室或書房中,都充滿了魅力。

而有線與無線的多種接入方式,也讓用戶有了更多的選擇,適用范圍很廣。不過杰士The Three II音響也有令人遺憾的地方,如不支持APP,不能接入至NAS中。但如果你要找高品質(zhì)的小空間音響,那么杰士The Three II音響很值得推薦,低音締造者并不只是說說而已。

擔心播放器或手機帶不起杰士The Three II,我還特意加了一個乂度的XD05 Basic前端。它內(nèi)部采用ESS的ES9018K2M DAC,支持PCM最高32位/384kHz與DSD256采樣率,最大推力為500mW。

乂度XD05 Basic可接入包含PC、手機、播放器和游戲機等各種設備,配合無線藍牙模塊后,更可將播放器當作轉(zhuǎn)盤使用,自身也支持LDAC協(xié)議,音質(zhì)我并不擔心。此外,乂度XD05 Basic還能通過硬件采樣率調(diào)節(jié)(SRC),將低碼音頻的采樣率進行提升處理,直接調(diào)用網(wǎng)絡音源時,這個功能會變得相當實用。
aigo 鋼鐵俠固態(tài)U盤
盡管現(xiàn)在都用移動硬盤居多,但在一些地方還是很需要U盤的,例如將港行賬號轉(zhuǎn)移到PS5上時,就得用到U盤。
當初入手這個U盤,主要看中的就是與漫威鋼鐵俠的聯(lián)名。現(xiàn)今國內(nèi)廠家對版權(quán)的意識已相當高,很少會有山寨的情況,而這個aigo 鋼鐵俠U盤也是獲得了正版授權(quán)的,插上后“方舟反應爐”圖案可是會亮的哦。

外觀是U盤,但實際上是固盤體質(zhì),實測讀取速度可輕松達到400MB/s以上。而256GB的容量也讓其能存入上百部的電影,如需要與朋友分享東西時,我會帶上它。反正很好看,就暫時作為一個擺件放在玩偶旁了。
桌面鎖夾式耳機掛架

當桌面沒有耳機支架位時,可以考慮這種鎖夾式掛架。它的支架處為整體鋁合金材質(zhì),耐用肯定無話說的。裝卸方便,穩(wěn)定度也高,大概可適配到6.5CM厚的桌面或桌腳上。

寫到末尾
還是得感謝PlayStation 5,如果沒有她,我至少會拖到年底才整理桌面。當整理改造完成后,整個人的心情都好了許多。
關于搶PS5這個事,如果沒有特定軟件的話,可以與我一樣到線下碰碰運氣。大商場不加價,只是會讓你帶上手柄和耳機套裝,實際算一算也就貴個150到200,畢竟手柄耳機是按原價銷售。

整理線纜方面,我強烈推薦魔術貼和電線固定扣,兩者配合即可將桌下的線纜全部歸類,當然,以上內(nèi)容只是我個人對于桌面整理的理解,希望能給大家?guī)硪恍┎诲e的靈感。如果您也有桌面布置上的心得,歡迎在評論區(qū)留下足跡。
By 尼古拉斯lalala :打開一瓶快樂肥宅水,點亮PS5主機,拿起手柄,夜生活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