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學會了好好工作,卻沒學會好好休息
轉(zhuǎn)自: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521/15/74915402_978329711.shtml

其實大部分人理解的休息可能就是瘋狂睡覺,瘋狂娛樂,
但每個節(jié)假日這樣瘋狂下來,周一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特么的怎么比上周五還累。
其實大部分人并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休息,所以導致越休越累的窘境。
關(guān)于休息,關(guān)于如何讓自己更高效的放松,下面的文字可以給你一些答案。
1.
每天讓自己忙成狗
并不能實現(xiàn)財務(wù)自由
出來工作以后,發(fā)現(xiàn)身邊的小伙伴工作都很積極,每晚加班到十一二點,老板不要求九九六,自己安排九九六。
到了周末心里還惦記著工作,我心里非常佩服這些小伙伴,為了工作拋頭顱灑熱血,但我心里并不認可這樣的行為。
每天坐在電腦面前十一二小時并不能讓我們獲得財務(wù)自由,獲得的可能是頸椎病。
試想一下,你每天晚上加完班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宿舍,剛吃完飯就已經(jīng)十點半了。
你匆匆忙忙洗了個澡,想躺在床上玩會手機,一看時間已經(jīng)十二點了,你想起第二天還有七點起床擠地鐵,便趕緊關(guān)掉手機睡覺,這樣的生活就這樣日復一日的持續(xù)著。
你吃著老板畫的大餅,心里想著,再熬一下就好了,再這樣熬多幾年等公司上市就可以實現(xiàn)財務(wù)自由了。
可是,最后你的身體熬不住,先倒下了。
最喜歡倡導努力工作勞動的往往是上層階級
他們總說勞動最光榮,光榮的事都給我們干了,享受的事都被他們占了。
并不是說我們不要勞動,而是要學會平衡工作與休息,讓自己太過忙碌會阻礙自己的成長,但不會讓自己實現(xiàn)財務(wù)自由。
高效率的提高工作投入才是我們的未來,而好好休息的今天,就是為高效工作的明天鋪下道路。

2.
其實大部分人
都不懂得如何休息
之前網(wǎng)上有個很火的段子,說不懂休息的人等于會上班的豬。
人?=?吃飯?+?睡覺?+?上班?+?玩。
豬?=?吃飯?+?睡覺。
代入:人?=?豬?+?上班?+?玩。
即:人?-?玩?=?豬?+?上班。
結(jié)論:不會休息的人?=?會上班的豬。
經(jīng)常有人抱怨沒有比放假更累的活動了,而且假期越長身體越累。
對于休息,我們有兩個誤解。
第一個誤解是休息等于被動娛樂,被動娛樂指的是無需大腦思考,被動接受信息的放松方式,比如刷電影電視劇、宅在家里玩游戲、胡吃海喝等。
第二個誤解是休息等于瘋狂補覺,對于體力勞動者而言,適當?shù)脑黾铀邥r間是可以補充體能的,但是對于腦力勞動者而言,瘋狂的補覺并不會讓我們更有活力。
周末瘋狂補覺會打亂我們的睡眠節(jié)律,導致生物鐘出現(xiàn)混亂,所以會出現(xiàn)越睡越困的現(xiàn)象。
當休息方法不對的時候,我們便會陷入休息的誤區(qū),然后越休越疲憊。
社會學家發(fā)現(xiàn)了兩個關(guān)于休息的悖論。
第一個悖論是:“半世紀以來,人們可自由支配的休息時間總體上是一直呈增加趨勢,但人們主觀上卻覺得自己的休息時間在減少?!?/p>
我們時常會感覺,有時候雙休之后比單休還要疲憊。
第二個悖論是:“休息的意義本來在于恢復疲勞、放松神經(jīng),重燃生活的熱情,但現(xiàn)在人們休息之后,卻往往覺得很無聊很疲累?!?/p>
正因為我們誤解了休息的本質(zhì),所以放假的時候多采取瘋狂被動娛樂和瘋狂睡覺進行報復性休息。

3.
工作日休息
讓大腦進行深度放松的秘訣
我們工作日休息的目的是為了第二天更有精神更有活力的工作。
下班之后我們的休息就可以圍繞如何讓極度疲憊的大腦和較疲憊的身體進行最大限度的放松來進行。
前面有提過,對于腦力工作者來說,最累的并不是身體,而是大腦。
所以我們首要的是對大腦進行深度放松,讓緊繃的大腦可以舒緩下來,其次再通過一些不那么劇烈的運動讓身體放松下來。
一、遠離電子產(chǎn)品
我們要做的第一步是盡量遠離電子產(chǎn)品,我們白天的工作都是通過手機和電腦進。
在對了一天的電子產(chǎn)品后,我們的眼睛會開始疲勞,下班之后如果我們還總是對著電子產(chǎn)品。
我們的眼睛可能會感覺腫脹、干澀、異物感、眼皮沉重、視物模糊等,嚴重時還會頭暈、頭痛、惡心。
二、給自己創(chuàng)造“寧靜時刻”
什么是寧靜時刻,我的理解是經(jīng)過一系列活動后可以讓自己放下白天的焦慮,呼吸開始平緩,內(nèi)心開始舒緩,對未來充滿了斗志。
下班之后,我們盡量花一到兩個小時左右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寧靜時刻,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寧靜時刻,因為每個人讓自己放松下來的方法都不同。
比如我,我的寧靜時刻流程一般是先去健身房慢跑30分鐘,跑完后用Kindle看30分鐘自己愛看的書,接著洗個舒服的熱水澡。
最后敷個面膜,一邊敷面膜一邊冥想,當冥想結(jié)束時,我的內(nèi)心充滿了平靜,呼吸也沒有白天那么急促,這樣便達到了屬于自己的“寧靜時刻”。
每個人都可以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寧靜時刻”,雖然活動形式不同,但是有一些原則是共通的。
首先“寧靜時刻”一定要流程化,確定活動后每一項都要執(zhí)行,其次是要在每一項活動中建立屬于自己的儀式感。?

節(jié)假日休息
創(chuàng)造心流,給自己換個腦
節(jié)假日我們應(yīng)該要做的是放下一周工作狀態(tài),讓自己轉(zhuǎn)換一下角色,節(jié)假日的你需要扮演并不是公司名片上的角色了。然而在節(jié)假日我們要如何更高效的休息呢?核心在“心流”二字。
心流是指我們在做一件事所達到全神貫注,不受打擾甚至時間流逝都不知道的忘我狀態(tài)。
我們可以通過創(chuàng)造心流來達到最高級的放松效果。
在節(jié)假日我們可以嘗試不一樣的東西,做自己熱愛的事情,通過交替用腦和創(chuàng)造心流讓自己高效休息。
根據(jù)心理學家謝切諾夫的實驗,交替更換用腦的內(nèi)容,可以減緩大腦的疲勞。
還有一種很容易創(chuàng)造心流的方法,那就是和最有安全感的人相處,一起聊天,一起暢談未來,這樣可以讓我們很快的進入心流狀態(tài),從而在不知不覺中讓自己的身心放松下來。

5.
學會如何好好休息
等于學會如何高效工作
下班之后,刷了一晚上的微博、朋友圈、抖音的我們不能算是休息,只能算是浪費生命,休息并不是簡單的玩和睡,而是要達到身體和大腦的深度放松。
從小到大,身邊的長輩就教育我們要好好工作,卻沒有人教育我們要好好休息,但休息跟工作是同樣重要的,沒有前一天的的高效休息,就沒有第二天的高效工作。
愿你我都能做一個既好好休息,又好好好工作的人。
轉(zhuǎn)自: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521/15/74915402_9783297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