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國中張飛真的可以把綠豆放在手中捏碎嗎
如今我們對于張飛這個形象普遍都是認(rèn)為他是一張大度黑臉大胡子的形象,但是具體歷史上的張問飛是怎樣的一個形象,如今我們是只能靠推測而來的,
有人說張飛其實是一名儒將,他也是一名書法家,更是一名畫家,但其實這些都是后續(xù)的說法,而史書上是沒有記載的,所以至于張飛到底是個怎么樣的人答,目前我們還無法確切得知。
玄德回視其人:身長八尺,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玄德見他形貌異常,問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張,名飛,字翼德。(省略)”
玄德曰:“我本漢室宗親,姓劉,名備。(省略)”(省略)玄德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涂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fēng)凜凜。
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關(guān),名羽,字長生。(省略)”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長大喜。同到張飛莊上,共議大事。
書中去看,張飛之形容武力,實超凡人,身長八尺,豹頭環(huán)眼,燕額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
具含豹子的靈巧敏捷,老虎的雄威勇猛,駿馬的騰奔力量,非常之人,做非常之事。
在劇中的場景是當(dāng)時的張三爺為了展示自己的威力,給關(guān)羽一個下馬威,徒手抓起他售賣的綠豆,一用力,硬生生地給捏成豆粉,這份武力值讓關(guān)羽不敢小覷,也讓劉備大為欣賞,從而使他有資格進(jìn)入三結(jié)義的劉備集團(tuán)的圈子,成為最早的元老!
回到問題本身
張飛抓把綠豆,一叫勁捏碎了,成了豆粉。實際不太可能
力學(xué)角度上的不可能
綠豆顆粒小,而且非常硬,人的手掌是軟的,綠豆會陷進(jìn)肉里,起到緩沖的作用,讓人使不上勁。
另一方面,綠豆與核桃、雞蛋相比個頭非常小,并且內(nèi)部構(gòu)造為實心,更增加了難度。
當(dāng)一顆綠豆放在手里,基本上可以將其視為一點,受力面積有限。
根據(jù)目前公開的資料,人類握力極限是Mike burbe在2009年創(chuàng)造的,達(dá)到了195kg。
即便如此,如果讓他全力來捏綠豆,分散在綠豆上的力也非常小,很難將其捏碎。
捏綠豆也可以這樣,讓一大把綠豆相互擠壓摩擦,可以使一部分綠豆被壓碎,但不可能將所有綠豆都捏成粉。
歷史角度的不可能
我國除了五谷還有若干本土蔬菜果蔬,其實大部分作物都是從國外引進(jìn)的。
這其中就包含綠豆。事實上,綠豆原產(chǎn)地是印度、緬甸等地,距離我國倒是不太遠(yuǎn)。
但是,三國時期的關(guān)羽是基本上不可能賣綠豆的,因為綠豆的廣泛傳入已經(jīng)是北宋時期了。
就算是達(dá)官貴人有幸嘗到綠豆的鮮,物以稀為貴,價格絕非平民能販賣。當(dāng)時還是市井小民的關(guān)云長又怎么可能批發(fā)這么昂貴的綠豆去售賣呢?
那么,是不是捏碎綠豆就不可能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我們需要選擇捏一把綠豆而不是一顆或者幾顆。因為隨著手中綠豆數(shù)量的增加,其受力面積也在增加。
在手掌施加給綠豆的力不變的情況下,綠豆承受的力在加大。并且,綠豆之間相互擠壓,手掌的緩沖作用也不再明顯,這樣就增加了破碎的可能性。
我們在捏綠豆時需要不斷地改變手掌的力度和用力方向,就如同電視劇中張飛實際操作的那樣,目的是讓手中的綠豆處于動態(tài)擠壓的狀態(tài)。
這樣一來,我們巧妙利用了綠豆之間的摩檫力,讓綠豆更容易碎。就如同我們捏核桃的時候,手握兩只核桃不斷擠壓,就很容易將其捏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