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劇《勞倫西婭》(Laurencia)介紹
中文名稱:勞倫西婭
外文名稱:Laurencia(英文);Лауренсия(俄文)
Лауренсию
劇本:尤金?曼德爾伯格(Eugene Mandelberg,1900-1966年)根據(jù)洛貝?德?維加(Lope de Vega,1562-1635年)的戲劇《羊泉村》(Fuente Ovejuna)而作。
編舞:瓦赫坦?恰布基安尼(Vakhtang Chabukiani,1910-1992年)
戲劇導(dǎo)演:埃馬努伊爾·伊奧斯福維斯·卡普蘭(Emmanuil Iosifovich Kaplan)
作曲:亞歷山大?阿布拉莫維奇?克萊恩(Alexander Abramovich Krein,1883-1951)(又譯:亞歷山大?阿布拉莫維奇?克雷恩(Alexander Abramovich Crain)
舞美和服裝:索尼科?維爾薩拉德祖(Soliko Virsaladze)
指揮:伊薩來?埃茲羅維奇?謝爾曼(Isai Ezrovich Sherman)
首演日期和地點:1939年3月22日在基洛夫歌劇和芭蕾舞劇院(Kirov Opera and Ballet Theatre)
克萊恩
演員表:
勞倫西婭——納塔莉亞?杜丁斯卡婭(Natalia Dudinskaya)
弗朗多索(Frondoso)——瓦赫坦?恰布基安尼
哈辛塔(Jacinta)——埃萊內(nèi)?契克瓦亞德祖(Elene Chikvaidze)
戈梅斯(Gomez)——米哈伊爾?杜德科(Mikhail Dudko)
帕斯庫阿拉(Pascuala)——塔蒂安娜?維切斯洛娃(Tatiana Vecheslova)
門戈(Mengo)——米哈伊洛夫,米哈伊爾?米哈伊洛維奇(Mikhail Mikhailovich Mikhailov)
埃斯特萬(Estevan)…………列昂尼德?列昂耶夫(Leonid Leontyev)
胡安(Juan)…………尼古拉亞?歷山德羅維奇?索利安尼科夫(Nikolai Alexandrovich Soliannikov)
?
1.劇情簡介
人物表:
戈梅斯…………當(dāng)?shù)胤饨I(lǐng)主,騎士團指揮官
埃斯特萬…………村長,勞倫西婭的父親
勞倫西婭…………埃斯特萬的女兒
胡安…………神父,弗朗多索的父親
弗朗多索…………胡安的兒子
門戈…………小提琴手
哈辛塔…………鄉(xiāng)村青年
帕斯庫阿拉…………勞倫西婭的女朋友
?
第一幕
第一場
故事背景發(fā)生在十五世紀末的西班牙卡斯蒂利亞的羊泉村。
羊泉村——羊泉村是西班牙的一個小村莊。村民們勞作回來。老人們聚集在中心廣場,正在焦急地等待當(dāng)?shù)胤饨I(lǐng)主指揮官戈梅斯競選歸來,希望戈梅斯會很有禮貌,因為這場競選活動是成功的。慶?;顒又?,年輕人高高興興地在跳舞。埃斯特萬的村長的女兒美麗勞倫西婭騎著驢子上場。愛上她的弗朗多索,在這個時候,府首在她的面前。勞倫西婭從驢子上跳下來,驢子順從地頂著她。弗朗多索被冷落了,但埃斯特萬讓他放心。村民們遇到了熱情的勞倫西婭和她暗戀的年青的弗朗多索。村民們在開勞倫西婭的玩笑,因為勞倫西婭喜歡挑逗她的崇拜者弗朗多索。當(dāng)?shù)氐囊魳芳倚√崆偈珠T戈到來,勞倫西婭的朋友帕斯庫阿拉請他演奏小提琴,在他的小提琴伴奏下,女孩們跳起抒情舞蹈。門戈自己手握小提琴,與帕斯庫阿拉跳舞,一片可愛的笑聲。 然后,四個女孩和他們的騎士一起跳舞。年輕人加入到勞倫西婭的舞蹈中。弗朗多索乞求女孩與他一起跳舞,但她的朋友加入了這種風(fēng)趣地舞蹈。弗朗多索充滿激情的舞蹈感化了勞倫西婭。在雙人舞中(倫西婭和弗朗多索每個人都跳一個具有挑戰(zhàn)性的炫示部舞向觀眾介紹自己),這對年輕人試圖達到在互訴衷腸,但勞倫西婭再次跑向她的朋友。與帕斯庫阿拉共舞,再之后是勞倫西婭,由四名騎士伴舞。
聽到從遠處傳來的軍樂聲,中斷了所有人的舞蹈。指揮官戈梅斯一行進入村莊,埃斯特萬給他送上一杯葡萄酒。指揮官的隨叢推開給他獻花的女孩。村民們禮貌而謹慎地歡迎他,畢恭畢敬的向他致敬,但他自己并沒有回應(yīng)村民的問候。迷人的勞倫西婭引起了他的注意,喜歡上勞倫西婭和帕斯庫阿拉,他專制地留住他們。戈梅斯下令將人們驅(qū)散出廣場,只留下勞倫西婭,而勞倫西婭的女友帕斯庫阿拉也留在廣場上,戈梅斯騷擾勞倫西婭并邀請女孩去他的城堡,但諷刺的是勞倫西婭冷漠地加以拒絕,他失去理智并大發(fā)雷霆,戈梅斯命令士兵強行帶走勞倫西婭和帕斯庫阿拉,在門戈的幫助下,女孩們設(shè)法逃到樹林里。戈梅斯與他的士兵憤怒地離開村莊。
?
?
第二場
在森林的溪邊。勞倫西婭在小溪里漂洗亞麻布衣服。弗朗多索向勞倫西婭表達他的愛戀,但女孩并沒有給他一個明確的答復(fù)。當(dāng)她挑逗并躲避他時,他們被戈梅斯的狩獵隊的號角聲打斷,這對年輕人試著朝不同的方向逃跑,但指揮官注意到這個女孩。他出現(xiàn)在勞倫西婭面前,他把他的弩放在地上,靜靜地站在哪里,“大古典舞”(Grand pas Danse)中,指揮官試圖想吻勞倫西婭,但遭到她的抵抗。在最后一刻,弗朗多索回來,大膽地沖向指揮官,并用弩弓威脅指揮官,迫使指揮官放開勞倫西婭,弗朗多索勇敢地保護了這位他所心儀的女孩。等待勞倫西婭逃離后,弗朗多索拿起弩和狩獵的號角,并消失在森林中。指揮官撤退,發(fā)誓要對他們倆人進行報復(fù)。
不久,村里一群女孩們拿著用籃子裝著的亞麻布衣服,來到溪流邊浣洗,而且她們比工作更感興趣的是聊天和跳舞。她們無憂無慮地稍微爭論某種舞蹈。帕斯庫阿拉展現(xiàn)出他正確的舞姿。然后,此刻看到快樂的小提琴手門戈到來,他們躲起來并偷偷地看著。門戈此時的反應(yīng)是假裝把亞麻布衣服拿到籃子里,女孩們高興地與他見面,他們不僅在洗衣服,還與門戈進行愉快的交談。他們完成工作后,看到武裝的士兵,女孩們散開回到村里。一個村民女孩哈辛塔突然出現(xiàn)來到舞臺上,戈梅斯的士兵追趕她并與她調(diào)情,哈辛塔乞求門戈救她,門戈試圖幫助哈辛塔,面對士兵無所畏懼并保衛(wèi)著女孩,在自制吊索的幫助下,他成功了,哈辛塔逃離淫蕩的士兵追遂。戈梅斯帶著他的隨從來到森林外面。門戈向他投訴士兵,試圖為士兵調(diào)嬉哈辛塔進行辯護。指揮官把門戈吊起來抽打,并下令他的士兵把他帶走。指揮官試圖非禮筋疲力盡性感的哈辛塔。當(dāng)她憤怒地拒絕時,他把她交給了士兵。門戈和哈辛塔女孩被走了。一位信使出現(xiàn)——稱其國王要調(diào)用一名指揮官參戰(zhàn)。戈梅斯離開羊泉村。勞倫西婭帶領(lǐng)村民幫忙,折磨受傷的門戈出現(xiàn)。勞倫西婭受傷打著繃帶。弗朗多索來到森林,勞倫西婭被勇敢保護者弗朗多索在戈梅斯面前的勇氣以及愛和奉獻所感動面無法掩飾,現(xiàn)在深信他的愛,同意嫁給他。被折磨的哈辛塔在其外表下掩蓋著她內(nèi)心幸福的愛。所有人都對她表示同情。
?
?
第二幕
在胡安神父家門口的地方。全村的村民在慶祝勞倫西婭和弗朗多索的婚禮。埃斯特萬在打理婚禮儀式的準備工作。呈現(xiàn)婚禮禮儀。當(dāng)他停止時,新婚夫婦的父親會祝福他們。每個人都走向桌子。邀請參加婚禮的吉普賽人開始舞蹈。舞蹈是“父親的舞蹈”。青年人迎接老年人,每個人都為自己的有信參加婚禮而喝酒。吉普賽人表演了“弗拉門戈”,從平穩(wěn)的舞步轉(zhuǎn)變?yōu)槌錆M激情和暴風(fēng)雨般的舞蹈。悲傷是哈辛塔不能忘記剛她發(fā)生的一切。為了消除這種悲傷,門戈為其演奏了一首快樂的旋律,開始了一場盛大的“響板舞”。 弗朗多索和兩位朋友邀請勞倫西婭,帕斯庫阿拉和哈辛塔跳舞?!按蠊诺湮琛遍_始,包括一段著名抒情的 “六人舞”(Pas de six)以及一些具有挑戰(zhàn)性的炫示部舞:四個女孩,兩個男孩,帕斯庫阿拉,勞倫西婭和弗朗多索。結(jié)尾部舞由所有的獨舞者在舞蹈。快樂的婚禮在西班牙民族舞蹈“霍塔舞”(Jota)中達到高潮。
突然,指揮官的一名警衛(wèi)突然闖入婚禮現(xiàn)場,使得熱烈的慶祝舞蹈活動突然暫時停止。指揮官從馬背上跳下來,直接來到餐桌前。埃斯特文希望和憤怒的指揮官緩關(guān)系,與新婚夫婦一起迎接他,給戈梅斯倒了一杯葡萄酒??吹胶透ダ识嗨鞔┲榧?,指揮官憤怒地打掉埃斯特文手中的酒杯,并命抓住令弗朗多索。士兵捆綁新郎。埃斯特文試圖用自己的手杖撐著站起來,因為他受傷,。勞倫西跪在她的父親和未婚夫身上祈禱,但指揮官命令士兵把她被帶到他的城堡。警衛(wèi)將被捕者帶走。親戚和客人他們絕望地互相照顧著。村民們憤怒的情緒勢不可擋。
第三幕
在指揮官的城堡前邊的森林里。受到戈梅斯暴力打擊羊泉村的村民在晚上集會——“小團體”在聚集。有必要對戈梅斯進行抗力斗爭,但是大家都太怕他。他們的意志在恐懼和絕望中喪失,只有怒罵暴君,年輕人有意沖向城堡,但老人們在此制他們。一切都是陰沉和沮喪的。在森林的深處,被折磨而逃出城堡衣衫襤褸的勞倫西婭出現(xiàn),看起來很憔悴,但她的心中充滿了憤怒和熱忱的斗志。在她的獨白中,她憤怒地譴責(zé)男人,指責(zé)他們有懦弱和怯懦,她對恐懼的村里男人們感到羞辱并要求他們?nèi)ケ﹦?。她充滿激情的呼聲贏得了男人們的共鳴。男人涌向城堡。勞倫西婭呼吁婦女女記住自己的不滿和報復(fù),她們都愿意跟她一起,并且追隨男人戰(zhàn)斗。人們持著大干草叉,鐵鍬和斧頭,沖向戈梅斯的城堡。
村民們闖入戈梅斯的城堡,人們在城堡內(nèi)部的房間里肆意揮動,就像一陣可怕的潮汐。弗朗多索被村民從牢中救出,然后轉(zhuǎn)向試圖逃跑但被抓獲的戈梅斯。 絕望的戈梅斯,試圖用金子賄賂村民,但最終被村民殺死。死亡暴君的首級被放置在一根柱子上,象征羊泉村的勝利,弗朗多索揮舞著戈梅斯鮮紅的斗篷作為一面勝利的旗幟,村民們游走在城堡中,他們舉起雙臂慶祝勝利。
?
2.舞蹈結(jié)構(gòu)
?
?
3.作品分析
《勞倫西婭》是由西班牙劇作家尤金?曼德爾伯格根據(jù)洛貝?德?維加的話劇《羊泉村》創(chuàng)作的,這部話劇收集在劇作家《洛貝?德?維加?卡皮奧12卷劇本集》(Volume 12 of the Collected plays of Lope de Vega Carpio)中,第一卷于1619年在馬德里出版,該劇被認為是在1612年和1614年之間創(chuàng)作的。1476年,在卡斯蒂利亞(Castile)的科爾多瓦(Córdoba)一個不足300人羊泉村發(fā)生了一起真實的歷史事件。在卡拉特拉瓦(Calatrava)騎士團的指揮官費爾南?戈梅斯?德古斯曼(Fernán Gómez de Guzmán)虐待了村民,他們綁架了一名村民并殺了他。阿拉貢國王費迪南德二世的宗教裁判所派出了一名法官到達村莊進行調(diào)查時,法官想方設(shè)法折磨村里所有人,即使村民在遭受酷刑的痛苦下,誰都沒有說出殺死指揮官的人,但最后一次威脅地問村民:“誰殺了戈梅斯指揮官?”。村民們也只是回答說:“羊泉村做到了,是所有的人民殺死了暴君”。 后來國王細加考察,了解到戈梅斯不僅在村里作惡多端,而且背叛國家,想投靠葡萄牙,于是赦免全體村民,并將羊泉村收歸國王直接管轄。
1936年,莫斯科大劇院委托作曲家克萊恩創(chuàng)作根據(jù)洛貝?德?維加(Lope de Vega,1562-1635年)的話劇《羊泉村》創(chuàng)作了芭蕾舞劇《勞倫西婭》,對西班牙經(jīng)典戲劇的吸引力并非偶然:西班牙內(nèi)戰(zhàn)(Guerra Civil Espa?ola,1936年7月17日-1939年4月1日)爆發(fā),而與封建壓迫者沖突的社會抗議活動的動機極其相關(guān)。 劇作家是尤金?曼德爾伯格,他使用了劇本里的主要情節(jié),主題是羊泉村人民反抗暴君戈梅斯指揮官村民起義的故事。編劇集中了羊泉村所有能夠在芭蕾舞中展示的事件,摒棄了洛貝?德?維加原作中的場景和角色。主角英雄是民眾,但與此同時,將其中一些代表人物真實而生動地寫出來。不包括與未來芭蕾舞劇基本理念無關(guān)的卡斯蒂利亞國王與封建領(lǐng)主斗爭的動機。
芭蕾舞劇的創(chuàng)作是在斯大林進行大規(guī)模鎮(zhèn)壓人民的氛圍中進行的,目的是“在他們自己之中”發(fā)現(xiàn)敵人。即使作者想要滿足當(dāng)局的意識形態(tài)要求,也可能得到負面評價。因此,莫斯科大劇院根據(jù)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維奇(Dimitri Shostakovich)的音樂上演的反映蘇聯(lián)集體農(nóng)莊生活芭蕾舞劇《明亮的小溪》(The Bright Stream)受到了嚴厲批評,這也對組織創(chuàng)作受到了影響。會議決定只有經(jīng)過批準成熟的的劇目,才能在莫斯科大劇院上演,而列寧格勒的基洛夫劇院是實驗場地, 蘇聯(lián)許多新創(chuàng)作的芭蕾舞劇在這里首演,這樣包括《勞倫西婭》在內(nèi)的作品都轉(zhuǎn)到了列寧格勒基洛夫芭蕾舞團上演。芭蕾舞劇的戲劇性基礎(chǔ)被話劇化了,并在蘇聯(lián)的劇院中多次受到考驗,作為外國經(jīng)典的典范作品,服務(wù)于社會主義思想。洛貝?德?維加的經(jīng)典話劇《羊泉村》這在過去不是很受歡迎,在西班牙是被禁止上演的,但并沒有禁止在其它劇院演出。除了1876年在俄羅斯列寧格勒小劇院上演之外,并很快被審查禁止上演,再次在基輔,一位杰出的俄羅斯格魯吉亞導(dǎo)演康斯坦丁?馬爾扎諾夫(Konstantin Mardzhanov)(科特?馬賈尼什維利(Kote Marjanishvili)在格魯吉亞上演并于1919年敗露。這位導(dǎo)演主要的愿望是創(chuàng)新,是想創(chuàng)造一部將話劇,歌劇,芭蕾舞劇和啞劇結(jié)合在一起的綜合劇場藝術(shù)。)在蘇聯(lián),這部話劇被解讀為西班牙農(nóng)民反對封建領(lǐng)主的斗爭的劇作。選擇這部話劇可能是蘇聯(lián)人民受到對西班牙內(nèi)戰(zhàn)的興趣以及在馬德里的共和黨被禁止多年選舉之后的影響。這樣一個真實的劇本,在那里用舞步作為載體是很有意義的,并可以用舞蹈作為娛樂性插舞以達到戲劇性的目的。與此同時,農(nóng)民革命的故事,顯然是蘇聯(lián)芭蕾舞的理想主題。恰布基安尼是第一個創(chuàng)立了一個新的舞蹈語言,由他自己的特殊的方式,融合了民間舞蹈與古典芭蕾的舞蹈。他著重展示了男性舞蹈的魅力重要性,特別將其冠以英雄”式舞蹈概念,并促進在芭蕾舞界推廣。憑借無以倫比的精湛技藝與對芭蕾舞藝術(shù)的深刻理解,恰布基安尼的表演并以獨特的個人風(fēng)格對現(xiàn)代芭蕾舞的發(fā)展起到深遠的影響作用。
在這里有必要解述一下“戲劇芭蕾”(Хореодрама(俄文);Choreodrama)也稱“話劇芭蕾”或“舞蹈劇”,意旨采用話劇的敘事結(jié)構(gòu)及導(dǎo)演手法來編導(dǎo)芭蕾,這是一種帶有情節(jié)的音樂表演,在啞劇和舞蹈的幫助下呈現(xiàn)敘事場景。在創(chuàng)作“戲劇芭蕾”作品中,不僅有編舞,還有導(dǎo)演,編舞負責(zé)舞蹈,而導(dǎo)演負責(zé)戲劇,不象其它的芭蕾作品,其編舞和導(dǎo)演集一人之手,稱之為編導(dǎo)。 “戲劇芭蕾”中的戲劇性元素要多于純粹的舞蹈表現(xiàn)手段,舞者的技巧和身體能力用于展示舞蹈,它試圖用表演性的啞劇——演員的面部表情和手勢以及舞蹈的幫助下,能充分表達故事的情節(jié)和關(guān)系的發(fā)展。蘇聯(lián) “戲劇芭蕾” 時期主要在1927-1957年的“斯大林時代”。在20世紀中葉,蘇聯(lián)芭蕾舞史上的一個新時期開始了。編導(dǎo)從戲劇中受到啟發(fā),其審美在實踐中得到了發(fā)展?!皯騽“爬佟睂τ趪鴥?nèi)和世界芭蕾舞劇的發(fā)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出現(xiàn)了許多“旗幟鮮明”人物形象,其第一部“戲劇芭蕾”是由羅斯蒂斯拉夫?扎哈羅夫編導(dǎo)的《巴赫奇薩拉伊的泉水》,由基洛夫芭蕾舞團于1934年9月28日在列寧格勒首演,其中瑪麗在舞會上的舞蹈揭示了角色的性格特征,反映在她的命運之中。編導(dǎo)扎哈羅夫羅成為“戲劇芭蕾”真正的理論家,他在其《編導(dǎo)的藝術(shù)》一書中詳細闡述了“戲劇芭蕾”的原則:“如果廉恥過去舞劇的典型特點是以表演舞蹈為主,而內(nèi)容經(jīng)常退居第二位,那未現(xiàn)代的蘇維埃舞劇已成為芭蕾舞戲劇,其中情節(jié)舞蹈是內(nèi)容的基本舞步 和有決定意義的傳達者。”蘇聯(lián)“戲劇芭蕾”在由萊奧尼德?拉夫羅夫斯基編導(dǎo)的全本《羅密歐與朱麗葉》中達到高峰,舞蹈鮮明地揭示了朱麗葉的精神世界,她從一個無憂無慮,天真的女孩脫變成一個大膽,充滿激情的女孩,準備為她所愛的人做任何事情。但在50年末,走向下坡,暴露出許多缺欠,因過份地注重作品的戲劇性,低估了音樂和舞蹈作為芭蕾舞劇內(nèi)在內(nèi)容的表達,從而弱化了音樂和舞蹈在作品的重要性,忽略了舞蹈結(jié)構(gòu)形式的可能性,逐漸縮小了舞蹈的表現(xiàn),從而最終走向它的死胡同。
比較著名的“戲劇芭蕾”有:《勞倫西婭》和《群山之心》(瓦赫坦?恰布基安尼);《美男子約瑟夫》(卡西揚?格列伊佐夫斯基);《足球隊員》(弗拉基米爾?莫伊謝耶夫);《黃金時代》和《巴黎的火焰》(瓦西里?伊瓦諾維奇?瓦伊諾年);《螺栓》和《清澈的小溪》(費奧多爾?洛普霍夫);《小姐與流氓》(康斯坦丁?波亞爾斯基);《幻滅》,《村姑小姐》,《塔拉斯·布爾巴》和《在意大利的天空下》(羅斯蒂斯拉夫?扎哈羅夫);《高加索俘虜》和《寶石花》(萊奧尼德?拉夫羅夫斯基);《紅罌粟》(列夫?拉希林和瓦西里?蒂霍米羅夫);《加雅涅》(尼娜?亞歷山德羅夫娜?阿尼西莫娃);《青銅騎士》(拉?魯波維奇);《安娜?卡列妮娜》(瑪莉婭?米哈伊洛夫娜?普利謝茨卡婭);《阿紐塔》(弗拉基米爾?瓦西里耶夫)。
恰布基安尼把《勞倫西婭》重點放在芭蕾舞劇的舞蹈和戲劇性上——舞步必須賦予其意義?!皯騽“爬佟痹诋?dāng)時蘇聯(lián)被認為是芭蕾舞團的唯一可接受的形式,芭蕾的創(chuàng)作是蘇聯(lián)芭蕾舞劇重要的一步,該芭蕾舞劇本來應(yīng)該滿足蘇聯(lián)藝術(shù)思想的要求。這一趨勢將導(dǎo)致新一代的編導(dǎo)的誕生,如:尤里?格里戈羅維奇(Yuri Grigorovich),他在60年代后期以復(fù)排《斯巴達克斯》而聞名。
?客觀地說,這些要求促進了這種相當(dāng)保守藝術(shù)的發(fā)展:一種新型的“英雄戲劇芭蕾”被創(chuàng)造出來,芭蕾描繪了群眾角色,從被動背景變成了劇中的積極參與者, 出現(xiàn)了一個強大的男性舞蹈,對掌握芭蕾技巧的要求提高了。 對表演要求的現(xiàn)實性,從而導(dǎo)致民間舞蹈元素和表演者戲劇性技巧的采用得到擴展。
《勞倫西婭》通常被稱為“斯大林主義古典主義”( Stalinist classicism)式的芭蕾舞劇。這是一部華麗和壯觀 “戲劇芭蕾”的作品,有著最崇高的意義。熱烈的情緒和動作節(jié)奏,給人留下一個象彈簧般突然被釋放的印象,通過舞蹈形式生動地表達出來,古典舞步融合了西班牙的節(jié)奏。炫技獨舞和雙人舞,和諧的群舞,驚心動魄的群眾場景:在這些生動的舞蹈背景下,一個戲劇性的故事展開,索求愛的喜悅被暴力殘酷地摧毀,反過來又遭到了憤怒村民的爆動。芭蕾舞以村民的狂歡結(jié)束。沒有透露的是村民是如何逃避殘酷的陣壓的。在劇中,基于歷史起義,他們堅持團結(jié)在一起,所以沒有人被槍斃,告訴當(dāng)局“羊泉村做到了”。人民的勝利——以及勞倫西婭和弗朗多索從此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恰布基安尼的芭蕾舞劇滿足了蘇聯(lián)人的需求。
這是一部典型蘇聯(lián)時代的作品,其特點是社會主題具有戲劇性和現(xiàn)實的解釋以及大膽的舞蹈?!秳趥愇鲖I》也是歷史芭蕾上重要的作品,產(chǎn)生在佩蒂帕的帝國遺產(chǎn)之間。
恰布基安尼是一名格魯吉亞舞者,以其精湛技藝而聞名。在三十年代,他是基洛夫芭蕾舞團最耀眼的舞者之一,并且經(jīng)常與尼金斯基相提并論。他經(jīng)常與納塔莉亞?杜丁斯卡婭搭檔,他們的舞伴關(guān)系因其經(jīng)常展示而被銘記。恰布基安尼創(chuàng)立了一種英勇氣質(zhì)的舞蹈風(fēng)格。他在男性舞蹈的歷史發(fā)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同時也是一位天才編舞家,為基洛夫芭蕾舞團編導(dǎo)了好幾部芭蕾舞劇。他將經(jīng)典劇目中的許多男子炫示部舞大膽拿來重新編排,以適應(yīng)自己的能力,包括《舞姬》(La Bayadère)中的索羅的炫示部舞和《海盜》(Le Corsaire)中奴隸的炫示部舞。
1937年,恰布基安尼編導(dǎo)了他的第一部芭蕾舞劇《群山之心》(The Heart of the Mountains),《勞倫西婭》是他編導(dǎo)的第二部芭蕾舞劇。1939年,蘇聯(lián)受到納粹德國入侵的威脅,《勞倫西婭》反暴政主題看起來是一個合適的選擇,農(nóng)村女孩帶領(lǐng)村民發(fā)動起義使得蘇聯(lián)人在本質(zhì)上能感同身受。恰布基安尼試圖融合古典舞蹈的元素——認為大量的”娛樂性插舞“(Divertissements)——戲劇和意義,從而創(chuàng)造了 “舞蹈劇”。他深受格魯吉亞民間傳統(tǒng)的影響,因此,為角色帶來以各種民俗元素而編導(dǎo)的舞蹈形式。芭蕾舞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因其古典與性格舞蹈,現(xiàn)實主義以及漂亮的服飾的完美結(jié)合而受到高度贊揚。
恰布基安尼必須遵守斯大林的蘇維埃文化政策的規(guī)定,要求芭蕾舞劇的故事情節(jié)需要有顯著的合理性,而不是無聊的或形式主義;它應(yīng)該讓人們以民間舞蹈而非宮廷行為方式中受到啟發(fā)。理想情況下,敘述元素應(yīng)該反映“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集體農(nóng)莊或工廠的生活),但不能從嚴肅的文獻中吸取,最好以革命性的主題為題材。
恰布基安尼于1924年從第比利斯芭蕾學(xué)校畢業(yè)后,從1926年在列寧格勒芭蕾舞學(xué)校繼續(xù)深造,并于1929年在瑪麗婭劇院的舞臺上首次亮相,在那里他不僅成為最杰出的舞者, 重要的是他是男子古典舞蹈“英雄風(fēng)格”的創(chuàng)造者。 他的表演以雕塑姿態(tài),嚴謹?shù)墓诺滹L(fēng)格,高超的技巧為特征,同時又具有暴風(fēng)雨般的氣質(zhì)和巨大的表現(xiàn)力。 作為一名編舞者,他推出了芭蕾舞劇《巴赫切薩拉伊的噴泉》(Fountain of the Bakhchisarai)和《群山之心》,并在其中飾演了主角?!秳趥愇鲖I》成為他第二次經(jīng)歷當(dāng)編舞家的過程。
恰布基安尼寫道:“我為創(chuàng)作一部關(guān)于新西班牙的戲劇,關(guān)于西班牙人民爭取獨立和自由的斗爭的想法而著迷。在這部芭蕾舞劇,吸引我的是不僅包含有豐富的西班牙風(fēng)格,能在劇中出色的使用,即西班牙人民現(xiàn)在經(jīng)歷的——他們英勇奮斗和無私奉獻祖國想法和愿望”。
《勞倫西婭》編舞的基礎(chǔ)是西班牙的民間藝術(shù),以古典舞蹈的形式構(gòu)成,其中一個顯著特征是,它在同一高度,具有戲劇性方面和舞蹈藝術(shù)的特點,兩者并不是分開存在,而是緊密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維娜?米哈伊洛夫娜?卡巴列夫斯基(Krasovskaya, Vera Mikhailovna)在她書中關(guān)于恰布基安尼的寫道:“每個場景都可以看到恰布基安尼的無窮無盡的創(chuàng)造力。這就像他能夠傳達劇中所有演員火熱的氣質(zhì),而這種氣質(zhì)和激情從至始至終滲透在《勞倫西婭》中,編舞大膽地結(jié)合古典舞蹈,雜技技術(shù),怪誕的方法,使他們服服于共同的現(xiàn)實任務(wù)”。
《勞倫西婭》于1939年3月22日在基洛夫劇院首演,取得了巨大成功。在第二年五月,該劇作為“列寧格勒藝術(shù)十年展”在莫斯科上演,之后在國內(nèi)外許多城市上演。
讓我們來用芭蕾大師費奧多?洛普霍夫的話說:“恰布基安尼的芭蕾舞好或者不好,有著杰出或者平庸的音樂,有著精彩的故事,還有比較普通的一首——首先是他自己,還有編舞和演員。抒情英雄角色的古典舞者恰布基安尼幾乎從學(xué)校的板凳席變成了觀眾的偶像,他征服觀眾的他有不尋常的外表——一個狹窄的腰部,寬闊的肩膀,一個驚人美麗的體操運動員的軀干,在其基礎(chǔ)上讓恰布基安尼舞蹈而竄紅,因此他的每一個動作都是有意義的,充滿熱情的感染力,他以一種如此瘋狂的步伐完成了巡回演出,旋轉(zhuǎn)舞曲,旋轉(zhuǎn)動作,并帶有感應(yīng)觀眾席的導(dǎo)火索。對現(xiàn)代劇場的影響力是巨大的,阿列克謝?埃莫拉耶夫(Aleksey Yermolayev)和他為男性舞蹈的新英雄主義方向鋪平了道路,并促使舞蹈編排者反思男子芭蕾,反對的對女子來說,以前盛行。恰布基安尼本人充分利用了這一點......查布基尼創(chuàng)作了西班牙舞者的形象,正如李斯特創(chuàng)作了他的“匈牙利狂想曲”,這些作品都源于民間藝術(shù),但同時也是綠葉。恰布基安尼侵潤到詩歌本質(zhì)最隱秘的地方。他向我們展示了舞蹈音樂作為傳達芭蕾英雄狀態(tài)的主要手段——他們的思想,感情,意圖和行為。他表明舞蹈能夠純粹地創(chuàng)造舞蹈形成,一個以前被認為不能做到的藝術(shù)形象?!?/p>
即使在支持者和反對者的反對之下,芭蕾舞劇的第一幕場景中不常見的豐富舞蹈也相當(dāng)激烈,他們相信舞蹈有權(quán)不僅僅作為直接源于劇情的敘述而存在。在第二幕中使用了經(jīng)過時間考驗的結(jié)構(gòu)形式的舞蹈引起了恰布基安尼對舊的和藝術(shù)落后芭蕾的責(zé)備。正是在這些偉大的變化中,角色的人物才得以鮮明地揭示出來:勞倫西婭的意志和勇氣,弗朗多索的勇敢和忠誠以及帕斯庫阿拉的無憂無慮的歡樂。與此同時,在觀眾眼中,芭蕾舞劇的“缺點”是讓觀眾看不到指揮官無法在舞臺上展開的舞蹈,盡管在舞臺上,他騎在馬背上壯觀離去以及從他到婚禮的灑桌上勇敢地跳躍。
1948年11月14日,在以澤查利?帕利亞什維利命名的第比利斯國家歌劇和芭蕾舞劇院(Tbilisi Zacharia Paliashvili Opera and Ballet State Theatre)(帕利亞什維利(1871-1933)是格魯吉亞作曲家。作為格魯吉亞古典音樂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他的作品以其民歌傳奇與19世紀浪漫古典主題兼收并蓄相融合而聞名。他是格魯吉亞愛樂樂團的創(chuàng)始人,后來也是第比利斯國家音樂學(xué)院的院長。格魯吉亞第比利斯國家歌劇和芭蕾舞劇院于1937年以他的名字命名)上演;由以杰出和獨特技術(shù)風(fēng)格而聞名的格魯吉亞芭蕾舞女首席維拉?特希格納德祖(Vera Tsignadze)飾演同名角色。1956年,芭蕾舞劇在莫斯科大劇院上演的。這次是由瓦赫坦?恰布基安尼和瑪婭?普利謝茨卡婭(Maya Plisetskaya)合作的。
1964年2月9日,魯?shù)婪?努里耶夫(Rudolf Nureyev)為皇家芭蕾舞團(The Royal Ballet)演出了選自《勞倫西婭》第二幕中的“六人舞”(Pas de six),勞倫西婭和弗朗多索炫耀的炫示部舞通常以精品集粹節(jié)目的形式而表演。
1979年,瓦赫坦?恰布基安尼再次為第比利斯國家歌劇和芭蕾舞劇院復(fù)排上演了這部芭蕾舞劇,由I.艾斯庫拉瓦(I.Askurava)設(shè)計舞美和服裝,由伊琳娜?讓蒂耶莉 (Irina Jandieri),瑪麗娜?亞歷克西祖(Marina Alexidze),納塔利婭?帕皮娜什維莉(Natalia Papinashvili),魯蘇丹?阿巴希澤(Rusudan Abashidze),斯韋特蘭娜?戈契婭什維莉(Svetlana Gochiashvili),瓦列?阿布拉德祖(Valeri Abuladze),扎哈麗婭?阿莫納什維莉(Zakharia Amonashvili),弗拉基米爾?朱魯哈德祖(Vladimer Julukhadze),努克里?馬加拉什維利(Nukri Magalashvili),努格扎爾?馬哈泰利(Nugzar Makhateli)和謝爾蓋?泰雷珍科(Sergei Tereschenko)飾演主要角色。
在同一個劇本的主題中,作曲家萊因霍爾德?格利埃(Reinhold Glière)寫了芭蕾舞劇《卡斯蒂利亞的女兒》(The Daughter of Castile)并于1955年在莫斯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內(nèi)米羅維奇-丹琴科劇院(Stanislavsky and Nemirovich-Danchenko Theater)上演。
2010年6月5日,米哈伊爾?梅塞爾(Mikhail Messerer)進行細心研究并精心修訂了1956年莫斯科芭蕾舞團版本,在米哈伊洛夫斯基芭蕾舞團重新上演。
?
4.作曲家亞歷山大?克萊恩
亞歷山大?克萊恩,于1883年出生于下諾夫哥羅德州,1951年4月25日在莫斯科州的舊魯扎(Staraya Ruza)去逝。他是一位蘇聯(lián)作曲家。 1896年,克萊恩在14歲時進入莫斯科音樂學(xué)院學(xué)習(xí)大提琴課程。他的第一部作品是P.朱根森(P.Jurgenson)于1901年出版的。在1917年革命之前的幾年中,他在莫斯科人民音樂學(xué)院任教。 1917年,他被任命為莫祖-納科姆普羅斯(Muzo-Narkompros)藝術(shù)部門的主管,莫祖-納科姆普羅斯是新成立的藝術(shù)和教育部的音樂部門。在整個1920年代,克萊恩被廣泛認為是俄羅斯猶太民族學(xué)校的領(lǐng)導(dǎo)者??肆值拈_拓精神導(dǎo)致他將神圣和世俗的猶太音樂的語調(diào)和風(fēng)格融入了一個相對先進的習(xí)慣,受到法國印象主義的影響,以及他的朋友亞歷山大?斯克里亞賓的音樂。克萊恩自己是一個猶太人,其猶太人的遺產(chǎn)是產(chǎn)生不斷靈感的來源;許多器樂作品的標題有非常明顯的例證,比如《希伯來文隨想曲,作品第24號》(Caprice Hebraique,Op.24),以及《為單簧管和弦樂四重奏而作的猶太素描》(Jewish Sketches for clarinet and string quartet)。 1921年,他創(chuàng)作了《為男高音獨奏,合唱團和管弦樂隊而作的珈底什》(Kaddish for tenor soloist, choir, and orchestra)。 20世紀20年代中期以后,他還為莫斯科猶太戲劇劇院的劇作寫過音樂。還有大量的音樂,無論是純粹的古典設(shè)計還是蘇聯(lián)的音樂。后一類是革命歌劇《扎格穆克》(Zagmuk,1930),《列寧紀念碑》(Threnody in Memory of Lenin,1925)以及《美國,世界無產(chǎn)階級突擊隊》(U.S.S.R., Shock Brigade of the World Proletariat,1925年)。
《勞倫西婭》的音樂反映了作曲家對吸取西班牙民間藝術(shù)的創(chuàng)造力,飽滿和諧的色彩,明亮的管弦樂,浮雕性,表現(xiàn)力和舞蹈性的旋律,即興發(fā)展等特征,同時具有浪漫情感熱烈、熱情的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