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錘40K】帝國其它動力盔甲的一點簡介

戰(zhàn)斗修女動力盔甲:

戰(zhàn)斗修女所配備的動力盔甲較之阿斯塔特修士們的動力盔甲更加輕便,沒有那么厚重。這種盔甲和阿斯塔特動力盔甲一樣在技術上都有著古老的源頭,它們由高領主高格·范迪爾下令開發(fā)完成,算是他唯一留存至今的成就(其余的部分已經和此君的性命一般都灰飛煙滅了,詳見“叛教時代”)。戰(zhàn)斗修女們的動力盔甲在火星上投產,可以為穿戴者提供非常優(yōu)良的防護并強化她們的力量,同時幾乎不會影響到她們動作的敏捷性和靈活性。不過,因為戰(zhàn)斗修女并不像阿斯塔特修士那樣可以依靠黑色甲殼的植入和動力盔甲直接相連的緣故,戰(zhàn)斗修女們的動力盔甲在力量方面的補強和在維生系統(tǒng)方面的支持并不像阿斯塔特修士的動力盔甲那樣強力而全面,但也足以令她們更為便捷地使用各種重型的武器了。至于動力方面,戰(zhàn)斗修女和阿斯塔特修士們的動力盔甲倒是沒有很大的不同,除非動力源遭受損毀,否則盔甲本身是不會失去動力的。
?

自第38個千年中葉以來,薩巴特(Sabbat,原文的直譯有女巫的意思)式樣的頭盔成為了戰(zhàn)斗修女動力盔甲的標準配置*,頭盔上配備了通訊裝置和呼吸裝置,因而使得它的穿戴者可以在真空環(huán)境和惡劣環(huán)境下作戰(zhàn)。除此之外,頭盔還配備有可以發(fā)現敵方隱蔽目標的全光譜過濾裝置和確保戰(zhàn)斗修女那相對于阿斯塔特修士而言更加孱弱的凡人身軀在戰(zhàn)斗中時刻保持警醒的精神增幅裝置(psycho-oculal buffering),部分修女的頭盔還配備有靈能護目鏡,以立刻發(fā)現靈能者和惡魔的蹤跡。雖然如此,很多情況下戰(zhàn)斗修女們卻并不戴著頭盔進入戰(zhàn)場,像卡利西斯星區(qū)的戰(zhàn)斗修女修會更是對授予這種頭盔有所保留:只有那些已經證明自己的修女們才有資格戴上它。
?*也存在其它樣式的頭盔,譬如歐菲莉亞型
?審判官動力盔甲:
在審判庭中,動力盔甲也常有使用,它增強了穿戴者的力量,允許穿戴者在危險環(huán)境下戰(zhàn)斗,并提供了一系列包括聲訊鏈接和自動感應系統(tǒng)在內的輔助設備,不過,就和戰(zhàn)斗修女動力盔甲的使用者一樣,因為缺乏黑色甲殼帶來的神經鏈接的優(yōu)勢,審判官的動力盔甲在不少方面較之阿斯塔特的動力盔甲還是有所不如。
圣錘型動力盔甲:

即使是在神圣的修會當中,圣錘型動力盔甲也較為罕見。對那些預期要與惡魔戰(zhàn)斗的人來說,圣錘型動力盔甲彌足珍貴,允許其侍從持有這種裝備的審判官往往有著充足(或絕望)的理由。這種動力盔甲的電池組在滿充時可以持續(xù)運作一個星期,或者它也可以配用與阿斯塔特動力盔甲相同的動力源。此外,這些盔甲都在三角宮深處的地牢中刻上了五芒星型的結界??淘诳咨系慕Y界會傷害直接攻擊盔甲穿戴者的惡魔生物,但這種手段并不是長久的保障:有些結界在首次與惡魔遭遇之后就宣告失效。盡管如此,圣錘修會的仆從們依舊認為結界是一種報復性打擊的手段,以期即使在自己身死的情況下也可以削弱或殺死這些受詛咒的生物。
伊格納圖斯型動力盔甲:

伊格納圖斯型動力盔甲堪稱機械神教的杰作,每一套這種型號的動力盔甲都是為審判庭成員量身打造的,雖然比不上阿斯塔特動力盔甲那樣經久耐用,這種動力盔甲比起在貴族、行商和其它帝國勢力中常見的同類產品來卻也強得多了。和其它型號的動力盔甲一樣,伊格納圖斯型動力盔甲同樣以厚重的陶鋼裝甲板為外殼并由電子肌肉束來驅動它們,否則盔甲的穿戴者僅憑自己的力量將舉步維艱。這種盔甲可以通過與機魂的語音對話來控制,或者,在穿戴者植入了大腦接口、神經脈沖單元或其它類似裝置的情況下直接進行控制。
在佩戴頭盔之后,這種動力盔甲能夠保護它的穿戴者不受毒氣的影響,甚至允許穿戴者在水下乃至真空環(huán)境中存活——只要盔甲的動力尚存。伊格納圖斯型動力盔甲配備有允許使用者在夜暗環(huán)境下視物的顯示器,顯示器可以自動關閉以防止盔甲的穿戴者被突如其來的強光(譬如一顆閃光彈)致盲,此外,盔甲還配備有聲訊念珠和鳥卜儀。在動力齊備的情況下,這種動力盔甲可以持續(xù)作戰(zhàn)五日不休(在非戰(zhàn)斗狀態(tài)下的持續(xù)運行時間會更長一些),但若是動力部分受損或能量耗盡,則盔甲就會變成一套堅硬無比的活棺材——但至少頭盔的機魂會在盔甲失去供能的時候自動開啟通風口,以免被困在其中的審判官窒息而亡。
因為經常需要面對使用巫術的異端,審判官使用的動力盔甲上往往刻畫有宗教性質的肖像、神圣的符文以及可以擾亂附近敵對靈能者施法的六芒星護符。
寂靜修女動力盔甲:

寂靜修女動力盔甲的全名“Vratine Armour”直譯過來的意思是“誓言之甲”,它只有在寂靜修女的新人立下她最終的職責誓言——同時也是她此生最后一次說話——之后才會被授予給她們。這種先進的戰(zhàn)斗盔甲與古老的軍團阿斯塔特動力甲和月石(Selenite)型虛空裝甲享有部分共通的技術,譬如在后者上應用的硅酸鹽網格(Silicate-mesh),但在不附加額外設備的情況下,它們并不像前兩者那樣能夠將穿戴者完全地與外界環(huán)境隔絕開來。盡管如此,它在面對實彈武器和能量武器時還是能夠為使用者提供強有力的保護。每一套寂靜修女的動力盔甲都會依照其穿戴者的個人情況進行調整,以保證盔甲不會影響穿戴者動作的靈活性并能提升她們的反應速度。
禁軍動力盔甲:

禁軍動力盔甲是一種極為復雜,精工細作的護甲,由人類之主帝皇的精英衛(wèi)士禁軍穿戴。這種護甲的打造完全不惜工本——資源的消耗、部件的稀缺和知識的隱秘皆不在考慮之列——而只是為了它可以最完美地適應其所面臨的職責:將禁軍以最理想的狀態(tài)武裝起來。這種優(yōu)越性光是從瓷金強化的盔甲外觀就可見一斑,每一套這樣的甲胄都是字面意義上的價值連城。這種名為瓷金的材料在量子層面上近乎呈現惰性,因此相較于其它防護材料而言,它最不容易受到靈能者操控的以太能量的侵蝕。在泰拉圍城期間,帝皇端坐于黃金王座上與混沌邪神在非物質界進行戰(zhàn)斗的時候也身著瓷金材質的甲胄——雖然從釋放靈能力量的角度來講,暴露在外的皮膚更為適宜,但若是全然失去甲胄,帝皇在黃金王座上釋放的能量就足以將他的血肉焚燒殆盡唯余骸骨。
除卻特殊的材質之外,禁軍甲胄的結構復雜和精巧程度也堪稱帝國之冠,即使阿斯塔特戰(zhàn)士身著的動力盔甲與之相比亦是遠遠不如,更不用說在堅實的材質之外禁軍盔甲還配備有近距離傳感器陣列和折射力場發(fā)射裝置了。每一套盔甲都是為它的穿戴者量身定做,在經過與使用者的磨合之后更是變得獨一無二。與之相對應地,盔甲上的華麗裝飾也因人而異。但是,在極強的個人特色之外,禁軍的作戰(zhàn)裝備也同樣保留了相當的標準化元素以便他們可以在戰(zhàn)場上及戰(zhàn)場外快速識別對方。

①禁軍的右肩甲上是雙頭鷹的徽記,這是永恒警惕的標志,也是禁軍被授權——必要的時候以武力的形式——執(zhí)行帝皇的意志的象征。
②每一套禁軍盔甲上鑲嵌的寶石都是各自從泰拉地表之下采掘出來,由技藝嫻熟的匠人手工切割。它們的顏色精準到無可挑剔以至于光是這個特征就已經自成一種藝術之美,不只在禁軍的盔甲上,在禁軍的衛(wèi)戍連隊中亦是如此。在禁軍從一個組織專任至另一處時,這些寶石會被小心地從他的盔甲上取下并用所需的合適顏色的寶石取代。
③禁軍左肩甲板上的顏色標志著他所屬的衛(wèi)戍連隊或衛(wèi)戍組。后者的組織層級取決于它的目的。左肩甲板上的顏色總是與禁軍的戰(zhàn)袍,或是任何禁軍可能穿戴的其它袍服的顏色相匹配。
④所有禁軍的盔甲均由被稱為瓷金的極為稀有的材料制成,這種材料天然呈燦爛的金色,與帝皇的衛(wèi)隊相得益彰。通過被嚴守保密的化學處理過程,瓷金也可被染上色彩,或是在分子層級上整體改變顏色。這一過程極為耗費心力,且耗資不菲,但比起簡單地重新涂裝來說,這種處理方式才配得上禁軍在人類帝國中的地位。
⑤禁軍武器的握柄——圖中所示是一柄禁軍長矛——有時,或者說,經常會重新加工以和他們的盔甲相匹配,不過,并不是所有的衛(wèi)戍連隊都會這樣做。
澤斯引擎護甲:
一種由澤斯的引擎修會使用的源自黑暗時代技術的寶貴遺產,設計用于允許穿戴者在澤斯車輛城市危險的引擎室環(huán)境中行動。盡管它不如大多數動力盔甲那么先進,澤斯引擎護甲還是能為穿戴者提供相當程度的危險環(huán)境防護能力,它的活塞和伺服裝置也可以極大地強化穿戴者的力量。其配備有可以維持10個小時的呼吸裝置(與其配用的電池通常的持續(xù)時間相當)以及可以讓穿戴者地獄高熱和絕大多數電磁輻射的護板。有鑒于沒有任何氏族會主動將哪怕是一套這種不可替代的引擎護甲交易出去之故,當前絕大部分在該世界以外的地方出現的引擎護甲都是從已經死亡的澤斯人城市和永無休止的戰(zhàn)爭造成的傷亡者者中回收而來。
阿爾坎邦聯(lián)護甲:
這種當地出產的被稱為風暴甲的動力盔甲是古老且珍貴的傳家之寶,只有那些有能力和財力維護它的貴族家族才能將它代代相傳。盡管堅固無比,這些盔甲同時又很不穩(wěn)定且難以維護,這使得它們更像是地位的象征而不太像真正軍用的設備。但是,在戰(zhàn)斗中它們的有效性是毋庸置疑的。每套盔甲都為它的穿戴者進行了個人化的調整,這種調整常被稱為“巴洛克式樣”。它的穿戴者以貴族兄弟會“蒸汽之血輕步兵(Steamblood?Zouaves)”*的名義扮演著標準連隊編制之外的重步兵的角色,“輕步兵”的指揮官,喬恩·米爾頓·馬欽就擁有一套厚重得多的個人化改造程度更高的被稱為雷霆甲的動力盔甲。
風暴甲是由高質量且堅固的甲殼護甲包裹的動力外骨骼。它們的頭盔由裝甲完全包覆,僅在為穿戴者提供抬頭顯示的部位使用了防彈玻璃??自陔p臂末端搭載有武器系統(tǒng):為遠程戰(zhàn)斗準備的重伐木槍(由盔甲背后的彈藥包通過彈帶供彈)和近戰(zhàn)用的鋸子或鉆頭。風暴甲配有聲訊互聯(lián)通訊系統(tǒng),使得它的穿戴者可以相互之間在不對外發(fā)出聲音的情況下交談。在有必要對外界發(fā)聲的情況下,這種盔甲則配備有用于播放振奮人心的音樂或放大穿戴者聲音的黃銅喇叭。這些護甲還配備有一次性火箭,使得自身可以獲得爆發(fā)性的速度、觸及高層、或為一次快速下墜緩沖。在盔甲上搭載的冷卻系統(tǒng)則確保穿戴者即使在火焰焚身的情況下也不會感到不適。在有必要的情況下,盔甲的穿戴者還可以鎖死他們護甲的雙腿,使得他們整體化身為重伐木槍的槍架。
*Zouaves這個詞的原義就是法國在殖民時期組件的佐阿夫輕步兵,所以除非存在更貼切的譯文,否則頂著“輕步兵”的名頭承擔“重步兵”角色的這個矛盾感是繞不過去的
又及:帝國衛(wèi)軍的辛提蘭燧發(fā)槍團(Scintillan Fusilier)似乎有為軍官大量配備一種裝飾華麗卻沒什么防護能力的動力盔甲,其主要功能是更好地展示軍官的紋章和勛章。
?
?
巣都獵爵盔甲的介紹在793中繼站中已經存在,B站專欄亦有一條關白發(fā)布,在此不再贅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2e7a0040101cscd.html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9380018?from=search
此外,尚有部分lexicanum詞條中的內容未及確認其究竟是阿斯塔特動力盔甲的亞型還是帝國其它動力盔甲的型號,故暫未附入本文,請見諒
?
原文鏈接:
https://warhammer40k.fandom.com/wiki/Power_Armour
http://wh40k.lexicanum.com/wiki/Power_Armour#fn_5
翻譯僅供交流學習之用,版權歸GW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