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人的小娜,終于被微軟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微軟的小娜Cortana語音助手,以前在裝機時屬于是比較“驚嚇”的存在,在裝完系統(tǒng)之后的配置界面,它就會蹦出來,以機器人特有的冰冷口吻跟你“親切”打招呼:你好,我是小娜,讓我來幫您!

幫沒幫到不知道,有時候在比較安靜的環(huán)境下蹦出來這個,氣氛就有點微妙...當時有不少人對這個提示音感到厭煩,第一句話就是呵斥吐槽一聲:“閉嘴,小娜!”

因為微軟小娜的功能不是很受人歡迎,再加上它之前還會在后臺占用大量的CPU與內(nèi)存資源,導致大家對它的正面評價普遍較低。


微軟小娜不同于其他正常的預置軟件,它是屬于系統(tǒng)級別的輔助功能而存在的,想要完全移除它需要通過一點特殊的操作,所以網(wǎng)上也有很多教程教你怎么移除這個“煩人的小娜”。但是在最近,微軟已經(jīng)開始將Cortana完全從Windows系統(tǒng)中剝離出來。

不管是Windows10和Windows11,微軟小娜都要成為不少人的回憶,從2014年公開至今近10年的光陰,小娜想要接觸25億智能設備的夢,終究是破碎了,作為背靠微軟的夢幻開局,小娜是怎么被人嫌棄的?

微軟小娜Cortana(科塔娜)最開始出現(xiàn)于2014年微軟開發(fā)者大會,首發(fā)平臺為Windows Phone 8.1,它的名字來源于微軟旗下的一款叫做光環(huán)Halo游戲里的機器人角色,在游戲中也有著指引和陪伴的功能,這也是初期在微軟相關(guān)社區(qū)里比較受歡迎的名字。

關(guān)于這個還有彩蛋,因為在游戲劇情中,Cortana為了救游戲角色士官長而犧牲了自己,有網(wǎng)友測試詢問Cortana現(xiàn)在士官長怎么樣了,得到的回答是“他剛失去了一位非常親近的人,我想我們該讓他一個人靜靜?!?/span>
在初期的時候,命名計劃中還有一個叫做Alyx的名字,微軟的前CEO 鮑爾默還想取名為Bingo,意思也很簡單,就是讓人有“答對了,好耶”這一類的感覺,或者是簡單的帶上微軟品牌相關(guān)的名字。但是最后還是Cortana這個名字被保留了下來。

比起Cortana,國內(nèi)更順口的是直接稱呼為微軟小娜,在發(fā)布之后,微軟小娜陸續(xù)登陸了Windows、Android和iOS(2015年12月)、Xbox One(2016年8月)、微軟手環(huán)等平臺。

在2017年3月,微軟說Cortana的月活躍用戶有1.42億,當年還說要打造成終極人工智能。當時還會經(jīng)常搞一下直播活動,和粉絲一起交流。

但是在2017年7月卻發(fā)生了一件事:微軟結(jié)束對 Windows Phone 和微軟智能手機應用商店的支持,后續(xù)直接關(guān)閉了。

這對微軟小娜來說是個很嚴重的消息,重要的轉(zhuǎn)折點不是PC,而是2010年底發(fā)布的Windows Phone,在自家的移動設備平臺上,微軟能很容易地打通各個環(huán)節(jié),手機定位可以為用戶制定各種出行策略、日歷可以聯(lián)動微軟的Outlook、小娜的對話數(shù)據(jù)可以反哺Cortana的模型進化等等,多個功能一起“修煉”。

一切看起來還好,但是最后Windows Phone卻在顛簸中翻車了,其中機型區(qū)別對待對用戶體驗不太友好,生態(tài)也不如Android和iOS,導致體驗和用戶數(shù)量都往下掉,在車上的Cortana遭受牽連,便成了緩慢去世的“陪葬品”。
有數(shù)據(jù)顯示:
2017 年第一季度,Windows Phone 市場份額僅有 0.1%,在 2018 年部分國家 Windows Phone 的市場份額更是接近于 0。

沒有了手機設備的入口,Cortana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變傻了”,因為獲取信息的來源被切斷,無法再提供個性化的主動規(guī)劃,便陷入了一問一答的模式,而在爆火GPT的AI對話模型出來之前,基本上就是尬聊的情況,你說個“你好”,它能直接給你上網(wǎng)搜索個關(guān)于“你好”的頁面。

雖然在Android和iOS等設備上有獨立的APP,但是谷歌和蘋果也有自己的語音助手服務,在別家的地盤上,自然是越來越力不從心了。而且比較尷尬的是,主打功能向的微軟小娜,漸漸的還沒有主打調(diào)皮聊天的“妹妹”微軟小冰來得受歡迎。

除了在手機上,智能音箱也是一個非常適合語音助手的場景,然而微軟沒有把握好這條賽道,生態(tài)都被亞馬遜在微軟小娜發(fā)布7個月后誕生的Alexa 搶走了,到2017—2018年,微軟才推出智能音箱產(chǎn)品,和哈曼卡頓合作的智能音箱Invoke售價199.95美元(之后降價到100美元也沒人買),三星推出了搭載小娜的音箱,則被市場分析師認為毫無前景。

?當時亞馬遜和谷歌的主打50美元左右的智能音箱,亞馬遜說自己的Alexa有4萬種技能,而小娜只有300多種,差距過大,美國4000萬臺在用的智能音箱,3000萬臺是亞馬遜家的。有小娜的工作人員對于這種情況也說:在14年的時候,我們都認為亞馬遜的技術(shù)是不如谷歌和微軟的,但是他們找到了正確的使用場景,推出了正確的設備。
在2017年,Cortana還說自己的用戶有1.48億,這個數(shù)字看上去比較漂亮,但是大家是把微軟小娜的搜索框作為入口,用來搜索自己保存在微軟生態(tài)里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至于語音識別,還是算了吧。

錯失了機會之后,2018年的微軟小娜迎來了管理層的更新,負責企業(yè)市場的安德魯?舒曼上線了,它主要是在微軟負責企業(yè)文檔搜索和用于工作場景的語音助手等方向,所以微軟小娜的方向開始轉(zhuǎn)變?yōu)橐粋€辦公屬性的工具,在2018年底就有消息說:Cortana團隊將并入Office團隊。

其實也就是2018年,文章開頭的微軟小娜后臺搜索占用過高,廣泛被大家吐槽,就是因為Cortana試探的決策引起的,微軟在測試將微軟小娜這個工具轉(zhuǎn)型,但結(jié)果大家都知道了,折騰了一年,在2019年又將微軟小娜和之前集合的文件搜索功能分離。

從此之后的幾年里,微軟小娜從各個平臺下線:從Skype里撤銷小娜機器人、剔除控制其他設備的技能、通過系統(tǒng)更新的方式從與哈曼卡頓合作的智能音箱中移除、從Xbox系統(tǒng)移除、下線Android和iOS的獨立應用、微軟小娜官方公眾號合并到微軟科技、下線Windows上的應用。
之后在電腦上還看見有小娜的應用圖標,就可以直接右鍵卸載了。

這次微軟小娜也被掃進了歷史的雜物堆,就和之前的大眼夾一樣,在早期的時候,向Cortana詢問“Do you like Clippy?”就會觸發(fā)大眼夾的彩蛋,這下好了,這兩個估計會成為其他軟件的彩蛋吧?

提起大眼夾,這里給大家說一個冷知識:大眼夾作者其實也覺得自己設計的大眼夾“過于簡單和沙雕”,他都不好意思放進自己的作品集里面,在為了找工作和“炫耀”的成分,才會提到自己就是大眼夾的設計師。

好信息是煩人的小娜沒了,壞消息是微軟的Windows Copilot來了。

與其說微軟小娜的退場是想給大家一個清凈,倒不如說是為了給Copilot鋪路,作為微軟小娜的“全新升級版本”,頗有一種彎道超車的感覺,有潛力滲透進系統(tǒng)的各個角落成為新一代的“煩人小娜”,如果說在微軟的規(guī)劃里,一個引導系統(tǒng)使用的角色是必要的,那不管是小娜還是Copilot,或是其他的助手,都會持續(xù)存在。
鐵打的Windows,流水的語音助手。
引用資料:
雪球-掉隊的“微軟小娜”不說再見
一鳴網(wǎng)-微軟小娜成棄子,AI語音助手“行路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