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智慧:先行后言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子貢問君子,孔子說:“先將要說的做出來,然后再說?!?
????在中國文化中,“君子”心懷天下、志向高遠,君子的志向可能需要一代人甚至幾代人才能實現(xiàn),無論具體要做什么事,都很難憑一己之力辦到,用語言更加說不清楚,就算說得清楚別人也不一定能懂,容易被誤解,所以說了也白說。 ????如果說出自己的志向,一些從未有過遠大志向的人,自己習慣了躺平,卻看不得他人成功,看到努力向上的人,往往把他劃歸異類,打壓排擠;一些曾經有過遠大的志向,但是卻被現(xiàn)實的殘酷打敗,后來歸于平庸的人,害怕別人的成功會證明自己的失敗,也會以過來人的姿態(tài)勸說,讓志向高遠的人打消念頭,這樣他們的內心才會恢復平靜,才會感覺安全;所以不如不說。 ????因為要做的事情太大,還沒開始做就說出來,會給人說空話、說大話的感覺;或者要做的事不符合實際情況根本做不成,說出來也貽笑大方;不如先做起來,經過實踐檢驗,再說出來,說出的話符合實際做到的事,說話做事才值得信任,所以先做后說。 ????說任何話之前都要衡量情況,深思熟慮后再做出合理判斷,多做實事、少說空話,言行一致才是最務實的做事態(tài)度。
標簽: